鸿雁
一条“雪中送炭”的能源生命线
2009年12月14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站在土库曼斯坦阿姆河河畔。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与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卡里莫夫共同出席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的启用仪式。
此刻的阿姆河右岸,飘扬着中、土、哈、乌四国的国旗。这个曾经的古代丝绸之路驿站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四个国家的元首共同出席,足以表明这条天然气管道在中国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地位。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是中国修建的第一条跨国天然气管道,它开启了中国利用国际能源的新历史。
据美国能源情报署2013年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占据全球第一大国际石油贸易市场之位几十年后,美国已让出了这一位置,接替它的是中国。
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在向世界第二大天然气消费国迈进。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807亿立方米。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攀升至147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预计到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将达2600亿立方米,供需缺口达750亿立方米。
一些石油公司经理预测,从2020年至2025年,天然气将取代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
作为“新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能源运输通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每年可以提供相当于我国2008年天然气消费量一半的供应量。而4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相当于4000万吨的石油。中土天然气合作协议的达成,对缓解石油供应带给我国的能源需求压力可谓“雪中送炭”。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保证我国的能源供应的“生命线”。
“丝绸之路经济带”迎来“中国机遇”
2013年9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与土库曼斯坦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一道,共同见证了中石油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签署土库曼斯坦加尔金内什气田年300亿立方米商品气产能建设交钥匙合同等协议。
在接见在土中资企业代表等活动中,习主席多次高度肯定中土天然气合作。他指出:“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穿越中亚大地,将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战略利益融合在一起,中土互利合作开启了新纪元;中土乃至中亚、俄罗斯的油气合作,是我们对外合作的支点,是基石,你们是能源合作的战略实施者。”
也正是在此次出访中亚及俄罗斯之行中,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倡议,不仅获得中亚各国的共鸣,还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出访中亚四国过程中,习近平主席两次出席油气合作项目竣工投产仪式,四次见证中国石油与所在国家有关企业签署能源合作协议。这些协议的签署和能源工程建设项目的竣工投产,为我国天然气进口再添重要保障。
中国与中亚及俄罗斯的油气合作,不仅为当地带来市场,还带来了技术和资金,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就业岗位和税收的增加,进而对天然气输出国家和管道过境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
据统计,仅中亚油气合作,就为当地提供了3.4万余个就业岗位、超过300亿美元税费和2亿美元公益投入。
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中亚及俄罗斯各国也感受到了“中国机遇”的魅力。
时至今日,土库曼斯坦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天然气供应国。从2009年12月,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到2013年8月26日,土库曼斯坦累计向中国供应天然气超过600亿立方米。
根据《中国和土库曼斯坦关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两国承诺将加快C线的建设并尽快启动D线工程,确保D线在2016年建成并通气。中土还新签了250亿立方米供气合同,预计到2020年左右,土库曼斯坦每年向中国出口天然气总量可达到650亿立方米以上。
资料显示,2012年我国管道天然气进口99.3%来源于土库曼斯坦,其他则少量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而这其中绝大多数的天然气贸易都是通过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实现的。
作为世界第六大天然气储备国,土库曼斯坦探明天然气储量约265万亿立方英尺,探明石油储量6亿桶。虽然该国的油气资源开发仍处于初级阶段,但市场空间广阔;哈萨克斯坦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备国,2012年石油探明储量为300亿桶,探明天然气储量为85万亿立方英尺;2012年乌兹别克有估计65万亿立方英尺的天然气探明储量,在欧亚大陆地区排第四,世界第19位;俄罗斯更是世界最大天然气储备国家、第二大煤炭储备国,以及世界第九大原油储备国。
能源出口是这些国家主要的经济支柱,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正迫切寻找能源进口的途径。土、哈、乌、俄四国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共同支撑起了这条能源“生命线”。
从中亚地区源源不断输送来的“蓝金”,大大缓解了国内供气紧张的局面,也在环境建设、节能减排、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创新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显然成为提振中亚以及世界经济的一项新举措,而天然气这种绿色清洁的能源势必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起着引擎作用。
链接:世界最长天然气管道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阿姆河右岸的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从阿拉山口进入中国,成为“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全长约一万公里,其中土库曼斯坦境内长188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长530公里,哈萨克斯坦境内长1300公里,其余约8000公里位于中国境内。管道分AB双线敷设,单线长1833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天然气管道。C线已于2011年末开工,目前尚未完工。C线与已建的A/B线并行敷设,C线将输送來自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3个国家的天然气。这条管道线路长度为1840公里,其中哈国段1305公里,管径为1219毫米,设计压力为10兆帕,设计输气能力为每年250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