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经济“软着陆”

2014-08-04 19:17王臻
中国西部 2014年1期
关键词:不良贷款政府经济

王臻

2013年岁末,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獻出版社联合发布2014年《经济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明年我国经济增长将进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的新阶段,预计2014年全年GDP增长7.5%。

针对2014年中国的经济走势,结合蓝皮书的预测,记者专门采访了四川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研究员。

《中国西部》:中国经济经过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在发展中积累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您如何看待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蓝定香:经济快速增长,首先可以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如果中国没有经历二三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也不可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可以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第三,经济发展在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是第一要务。要将发展经济作为手段和途径,来实现国力的增强和百姓的安居乐业。

至于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在发达国家也是屡见不鲜的。一是资源消耗过多,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粗放式发展的后果就会导致资源过度消耗。二是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污染相对严重。三是过于强调经济增长,反而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如贫富差距拉大等。

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引发的负面影响是无法绝对避免的。但如果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能提前预见到上述负面因素,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预防,可能就会减少这些负面影响。

可喜的是,中国目前已经开始意识到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提出“调结构、转方式”,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负面影响。

《中国西部》: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重大的转折期,而且经济增长的速度将可能降到新的台阶下。对此您有何评价?

蓝定香:经济增长的速度放缓是必然的。下一步,地方政府对干部的考核办法将会作出相应调整。比如,针对重点开发区域,GDP可能仍是十分重要的考核指标;而如果是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考核的就可能是“绿色产业的GDP”。

GDP的增长幅度可能会随着政策的调整而降低。但这个问题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政府从战略层面上已经发现了问题,不能再像过去那样一味地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过高、过快,一定要适当地控制速度,转变方式。从干部的考核办法来看,已经体现出了政府改革的决心和力度。其次,经济增速的降低,不会很快、很急,也就是说不能靠“硬着陆”,因为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水平仍然很低,说明我们还不富裕,必须依靠经济发展。所以,经济增速的降低必然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过程。

《中国西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您认为这一改革措施对拉动中国经济将产生哪些促进作用?

蓝定香: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验来看,市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这么多年来,中国一直在走市场经济的道路。从最初的“补充地位”,到后来的“基础性作用”,再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决定性作用”,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之后,许多过去由政府来管的事,今后要交给市场去管,从而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让民营中小企业焕发青春。如果这一措施能落实到位,对改革开放将是一次巨大的推动。未来中国的发展动力,就决定于市场机制能否进一步发挥作用。

理论界有些人认为,前二十年,中国的改革开放速度很快,市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近十来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市场机制的作用在某些方面被削弱了,甚至在某些领域,改革出现了后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换句话说,就是让政府做该做的事。在经济学理论中有一种观点,就是让政府成为经济的“守夜人”。在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发达国家,市场的力量相当强大,市场体系很完善,政府只需要做好公共服务和法律法规的完善,当市场出现意外而“失灵”时,政府再干预市场。

未来,政府就是应该发挥好“站岗”“放哨”的作用,而不去参与实质性的资源配置等具体工作。但有一点,就是政府要把“游戏规则”定好,建立完善的市场体制,让市场去发挥决定性的作用。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许多重大决策如果能真正得到贯彻和执行,将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因为各级政府要做到真正放权,让市场发挥作用,还需要时间。

《中国西部》:2014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13年中国GDP增长7.7%,增速与2012年持平。2014年中国主要处于战略机遇期,预计GDP增长7.5%左右。您认为这一预测是否合理?

蓝定香:7.5%的这个预测,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一方面,中国社科院在研究方法上比较科学,信息资源也较为权威;另外,在对实践的追踪和事实的把握方面,也比较可信,作出的预测和分析也相对更到位。另一方面,国家在宏观层面的政策导向,也要求适当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调结构、转方式。因此,2014年中国的GDP增长应该会比往年稍微降低一点。第三,国际形势也不太支持中国保持过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一些企业的国际订单都在减少,销售收入随之降低,这样逐级传递,也会在许多领域体现出经济增速趋缓的现象。

《中国西部》:2014年《经济蓝皮书》还指出,预计未来银行资产质量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短期不良贷款可能继续小幅增加,长期发展取决于整体经济走势。如果经济增速过快,不良贷款在未来两三年内可能集中暴露。您认为不良贷款带给我们哪些信号?不良贷款与经济增速放缓是否有关?

蓝定香:在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部分实体企业由于目前发展比较艰难,以往积累的负债可能无法偿还,甚至有些企业濒临破产,这样就可能产生一批“呆坏账”。企业的亏损与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也有一定的关系。过去,企业只追求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大量引进项目,扩大产能,就可以把产品销售出去。现在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的需求也会减少,产品销路不畅,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回流,这样自然就会产生不良贷款的问题。

但我认为更多的不良贷款可能还是来自地方政府的债务。过去,地方政府通过融资平台贷了大量的款,投入到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还款主要依靠土地出让金。但由于目前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进行调控,土地不再像过去那样“值钱”,甚至出现了多次流拍的现象。很多时候,土地卖出的价格很高,但房地产开发的收入却无法像过去那样暴涨,导致整个链条上的利润大大减少,就会引起连锁反应,出现还贷问题。

当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真正目的,是让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比如,过去企业在环保设施方面投入很少,政府监管也不到位。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企业必须在环保方面加大投入,引进一批高质量、高标准的治污设施。这样一来,企业的成本随之也会增加。如果企业的发展方式不进行有效的转变,在同样的产能条件下,利润必然会减少,最终会导致贷款无法偿还,形成不良贷款。

在短期内,可能有不少企业将感受到生存的压力。因为除了要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员工的福利待遇随着物价的上涨也会相应提高,这些都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在国家倡导“调结构、转方式”的大环境下,企业必须要能承受这种风险,这种代价也必须要付出。像“小水泥”“小钢材”等这类企业无法适应这种形势,将继续被“关停并转”,最终被市场所淘汰。

猜你喜欢
不良贷款政府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用活“三字经”密织不良贷款防控网
不良率农行最高
经济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