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文化不再设围墙

2014-08-04 02:15撰文孟杰
中华民居 2014年4期
关键词:国图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

撰文/孟杰

现代图书馆文化不再设围墙

撰文/孟杰

WENHUA BUZAI SHEWEIQING

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如此种种,仿若在告诉人们书里可以带来一切,而事实上,书在古代的中国也确实被冠上了一种类似于身份的象征,与书有关的一切,也就一同放到了象牙塔里,令普通百姓触摸不到。反观今日,书来得要容易得多,像国家图书馆、清华图书馆以及北大图书馆这些代表高大上的标志性图书馆早已经向所有渴望知识的人儿敞开大门,这个变化里有几许波折,可能已经没有多少足以道尽,却是留下了诸多或者精彩,或者感人,或者趣味的历史掌故,以供后人消遣。这些藏在背后的人文情节仿佛是有了意识般的融在了浩瀚的书海,成为里面最最引人的奇妙一页。

国图内景

国图折梅 GUOTUZHEMEI

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是古代文人所笃信的一记铁律,大概缘于那个时代的印刷技术远没有如今这般的方便,且价格也十分的昂贵,即使在许多读书人都有殷实家庭的情况下,也做不到买尽天下好书,于是借书就成了这些书山掮客的最好途径,由此可见,可以自由出入,不必东奔西走的图书馆所被今人拥有自然成为该是令先贤无比羡慕的一件事。

图书馆自是林林总总,但无疑都被视为了知识的海洋,其中,颇为著名的国图凭借背后的诸多历史掌故,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国图的前身是始建于1909年的京师图书馆,百年来,京师图书馆陆续更名为国立京师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北京图书馆,再后来才改称国家图书馆。无疑,它端立北京,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崛起,前后有缪荃荪、陈垣、梁启超、任继愈等名士都曾出任馆长,仅此一点,便足以说明国图地位的崇高。

而著名教授葛剑雄也在《我的图书馆情缘 》一文中这样写道:“在担任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的助手期间,我得知他曾在研究生的最后学年开始当过三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的前身)馆员,而他的族伯谭新嘉先生还是该馆的元老,与他亦师亦友的前辈学者中有好几位都是当初的馆员或编纂委员,如向达(觉明)、贺昌群(藏云)、刘节(子植)、王庸(以中)、谢国桢(刚主)、赵万里(斐云)、王重民(有三)、孙楷第(子书)等,更加深了我对图书馆人的敬意。”

时间经不起推敲,很多曾经与国图发生过交集的名士已经作别,一念及此,不免让人心情变得复杂,或许,这座曾被誉为“八十年代北京十大建筑”榜首的国家图书馆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地标,而是承载那些先贤的圣地。

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白石桥高粱河畔,紫竹院公园旁。坐落在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图书馆1987年落成,总馆占地7.24公顷,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地上书库19层,地下书库3层,书库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0万册。2008年9月9日二期馆舍(现称总馆北区)建成并投入使用,国家图书馆建筑总面积增至25万平方米。

清华有爱 QINGHUAYOUAI

知识的魅力自是无穷的,它在几千年里,给无数期望改变命运的白丁带来了升华的可能,而这些个体的集合又催化了现代生活的到来。我想,祖先缔造幸福的开始,也是源于知识无差别的开放,而说到这一点,最有爱意的一章,必须送给清华图书馆。

清华大学的图书馆是中国历史上建成极早的公共藏书阁,培育了诸多名留文史的“大咖”,而他们与清华大学的邂逅也就成为鼓励后来人习文弄墨的“馆训”。

中国“三钱”之一的钱钟书在进入清华大学后便立下宏远——横扫清华图书馆,以致他的名字写遍了馆藏的图书甚至英语词典的借书期限卡。他的同学饶余威在《清华的回忆》一文中写到钱钟书时说:“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画下佳句,又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出自此君之手笔。”

很多人不知道,钱老的夫人杨绛也在清华大学读过书,且对清华图书馆有特殊的情感,曾在文章《我爱清华图书馆》中提到:“我在许多学校上过学,最爱的是清华大学;清华大学里,最爱清华图书馆。”正是因为二人在文学上、读书上有太多的共同话语,才有了最后喜结连理、执手一生的爱情传奇。可见,清华大学的图书馆还是一个有爱的地方。

清华大学图书馆

清华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12年,馆舍由连成一体的东西两部分组成。图书馆建筑总面积2.8万平方米,设置阅览座位2000席。清华大学图书馆近年每年订购中外文图书近5万册。到2012年底,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馆藏总量约有446.2万册(件),形成了以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文献为主体,兼有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科学文献等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北大藏韵 BEIDACANGYUN

这个世界有很多东西都是因为关联而变得奇妙起来,如同人看见彩虹是因为云朵的存在,而读书的魅力则是源自图书馆的辅助。

北京大学曾经是新文化运动的阵地,进而掀开了中国白话文改革的帷幕,很多人不了解,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里,北京大学图书馆是重要的一件道具。

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作为那个时期的风云人物,在推动文学发展的同时,也对北大图书馆的成长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图书馆建设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当时时代的关系,曾经起到重要的凝聚作用。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后,积极动员社会捐书,并聘任了著名共产主义斗士李大钊作为图书馆主任,在此期间,毛泽东主席担任过图书馆职员,并深受其影响,读了许多进步书籍,再无须赘述,也可想象,北大的图书馆对于新文化运动的助力,对于后来中国发展的意义,有多大了吧。

再后来,颇类似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预言态势,北京大学图书馆又经过了很多新文化运动战将的接替,进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学图书馆,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红学发轫者——胡适。

胡适曾经留学海外,在担任了北大校长之后,亲自过问图书馆的事宜,并且通过自己的留学经验,大胆的以美英为模式,使北大图书馆又跨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北大图书馆

新图书馆落成后,北京大学图书馆新旧馆相连总面积超过51000平方米,可容纳藏书650万册,提供阅览座位4000多个,全馆设有采访部、编目部、期刊部、流通阅览部、信息谘询部、自动化部、自动化研究开发部、古籍特藏部、视听资料室、文献服务部、总务科、保安部、馆长办公室及行政部门等。

猜你喜欢
国图国家图书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110岁国图正青春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那风·那雪·那年除夕》(国画)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
图书馆中文图书借阅排行榜(2016年3月)
他永远是我们的老学长——清华大学受助研究生来信摘编
谁是国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