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陈诗宇
风透湘帘花满庭
——唐宋时期装修中的帘、帐、格子门、窗、亮隔组合
撰文/陈诗宇
在现代化的城市住宅中,若没有玻璃窗、空调、暖气,我们很难想象如何能够度过炎炎夏日和瑟瑟寒冬,但任何时代的人们,都具有足够的智慧,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为自己营造最适合当时当地气候、环境的居住空间。唐宋时代的人们同样如此,除了花样繁多的驱寒、避暑设备之外,仅仅在居室的装修上做文章,便能获得一个能够调节室内温度的居住环境。
唐宋中原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尚未遭到严重破坏,冬日尽管气温低,但少有狂暴的风沙侵袭,因此居室多采用轻薄的隔断,如编竹糊泥的薄版、木版、糊纸的格子门,而不用坚固厚实的砖墙。为了适应不同气候,往往根据四季变换,更改各种可拆卸的帘、帷帐、幕、格子门、窗、罩的组合搭配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光线。陆游在《居室记》中记载了其堂后居室的情况:“东西北皆为窗,窗皆设帘障,视晦明寒燠为舒卷启闭之节”,帘视天色晦明而舒卷,窗视气候寒燠以启闭,这便反映了古人最基本简单的调节光线和温度的方式。
帘与帐自先秦以来,一直是宫室、住宅中最重要设备之一,在开敞的堂前、门窗内外悬垂,以它的卷舒而自由改变室内与外界的通透程度。在唐宋诗词中,有大量描绘卷帘拂帐意境的诗句,如夏竦《文庄集·奉和御制七夕》中的“扇分兰露侵衣滴,帘卷天香拂帐来”。在敦煌唐代壁画中,不管是宫室、佛殿,还是居室、宅邸,都可以看到不少帘子的形象,或是围绕殿阁、回廊檐柱间一周,或铺满居室开敞的向阳面,或舒或卷(图1)。
到宋、金时候,这种做法依然流行,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宣德楼上皆垂黄缘帘”;宋楼钥《攻媿集·北行日录》:“大安殿门九间……又行廊七间,两厢各三十间,中起左右翔龙门,皆垂红绿帘”;《金史》中有“红罗明金缘红竹帘”;《南宋馆阁录》中有“殿后秘阁五间高四丈,阁上下周回设朱漆隔子黄罗帘”、“紫罗绿细竹帘六”、“槛外青绢绿竹帘九,夏设”等描述。
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帘大多施于堂前或者楼阁周回、窗隔外,并且缘以黄、紫、绯、红、青绿各色帘缘。帘缘的颜色似乎也有等级之分,普通建筑以青绿为多,而宫室则以黄、紫、绯为多,如《景德四图》、《中兴瑞应图》、《西游记图》等图中描绘宫室所用垂帘,甚至还有销金、明金花样(图2)。南宋徐松《中兴礼书》中有“……用绯绢壁衣、额道、绯缘帘、红结钩绦,今欲乞并用紫色”,可见紫比绯高,和当时的服色等级制度是吻合的。
图2-1 :宋人 景德四圖卷 契丹使朝聘
图2-2 :中兴瑞应图 显仁梦神
图2-3 :西游记图 白莲公主听唐僧说法
图2-4 :金初 岩山寺壁画
很重要的是,帘还有“凉帘”与“暖帘”之分,宋《禅院清规》规定:“堂中冬夏替换毡席及凉帘、暖帘。”《敕修百丈清规》中有:“四月下暖帘,改用凉帘;九月初一日,下凉帘,上暖帘”。南宋日僧在《五山十刹图》中详细绘制了径山寺与天童寺僧堂的门帘与堂帘,应是竹制凉帘(图3)。还有以斑驳的湘妃竹制成者,如元《西游记图》、《荷亭对弈图》中所绘。暖帘可用织物制成,或用油纸制成透光度高的帘子,《金瓶梅》中有“厅前放下油纸暖帘来,日光掩映,十分明亮”。
图3 :南宋 《五山十刹图》:天童寺僧堂四方帘
图4 :南宋 泸县宋墓砖雕:立于居室帐幔前的侍女
图5 :郭忠恕 《明皇避暑宫图》:檐柱间装格子门,台檐装擗帘竿,下装勾栏、上装腰串,垂帘
有时还可以在帘上作画,如“梅稍月油单绢暖帘”,以绢为底制成油绢,再在其上绘制大幅梅稍月影图,颇为雅致。这在唐宋时一般被称为“画帘”,张祜《乐府杂题》:“玉堂前后画帘垂,立却花骢待出时”。在南宋《仙馆秾花图》中,便描绘了亭台檐柱间悬挂的一圈青缘暖帘,尽管帘皆卷起,但还是可以清晰的看到其上绘制了水墨山水(图),若将画帘垂下,亭外花影重重投射,与帘上图画交相掩映,当是极赏心悦目之景。
除了暖帘之外,冬日在柱间还可以悬挂各种厚实的帐幔、壁衣(图4),还有在壁内悬挂双层垂幕的做法,以增加保暖度。白居易在《日高卧》一诗中描绘自己冬日生活:“夹幕绕房深似洞,重裀衬枕暖于春”,展示了这种“夹幕”的使用方式。唐传奇《梅妃传》中有一个著名的情节:唐玄宗背着杨贵妃与梅妃偷欢,在杨贵妃闻风大怒而至时,玄宗只得情急“披衣抱妃藏夹幕间”。在《聊斋》中也记载了女子藏匿于夹幕间的情节,可见夹幕使用的广泛。
帘、帐则一般悬于门窗内外,但《营造法式》中还记载了一种挂帘方式,即在檐柱、斗拱之外围安装“擗帘竿”,上至檐下,下抵台沿,杆间以腰串相连,用以悬帘,“凡擗帘竿施之于殿堂等出跳栱之下,如无出跳者,则于椽头下安之”。这样可以将帘子与建筑门窗、墙壁之间还形成了一个走廊,层次更为丰富(图5)。
图6-1 :格子门
图6-2 :截间格子
图6-3 :截间带门格子
图6-4 :阑槛钩窗
图 6-5:何荃《草堂客话图》
唐代之前的版门原本封闭不透光,墙壁也没有透光性,用于采光的窗户则大多为固定于墙壁无法开合的直棂窗,灵活性差。唐代中后期将通用的版门和直棂窗结合,发展出上半段为通透直棂窗的“格子门”。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革,在后世的发展、运用极其广泛。在北宋《营造法式》中,便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绘制,一个格子门的框架由四周的桯和中间的腰串构成,上部置格眼,有方格、球纹等多种,下部为障水版,中部还可以加腰华版(图6-1)。
格子门上部的格眼背面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安装油纸、纱罗等,五代冯贽在《云仙杂录》中记载:“杨炎在中书,后阁糊窗用桃花纸,涂以冰油,取其明甚。”陆游《纸阁午睡》云“纸阁油窗晚更妍”,油纸透光防水性好,在冬季使用可以保暖并保证采光。夏季则可以使用组织稀疏的纱罗织物,通风透气,并可以阻挡蚊虫,如唐代刘方平《月夜》所称:“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由于这种格子门兼具了良好的闭合保暖性以及较好的透光性,还可以自由拆卸,很快便被各种建筑所采用,既可以安装在外檐柱间成为房屋外围隔断,也可以安装在内柱间成为划分空间的“截间格子”(图6-2、6-3、6-5)。
图7 :金 山西侯马董海墓砖雕:檐柱间装六扇四抹格子门,格眼花样繁多,腰华版、障水版雕饰人物花鸟
随着格子门的广泛使用,可开合的槛窗也随之出现,《营造法式》还记载了一种“阑槛钩窗”(图6-4),在檐柱间下部安装外挑可坐的栏杆,其上再安装可开合或拆卸的槛窗,可以使用在亭台水榭或楼阁上,这种做法直到明清还很普遍。在格子门、窗的内外,依然还可以搭配各种帘、帐,使空间划分,光线、气温的调节有了更丰富的手段。
宋代以前的外檐装修等能够存留至今的绝少,大多经过后世的多次改装,但出土文物和传世绘画中,可以看到许多清晰的宋金门窗形象。河南、山西等北方地区出土有大量宋金壁画、砖雕墓,往往模拟墓主人生前的居室形态,极其详细的描绘了当时建筑构件以及室内外装修情况。其中便有不少雕刻精美的格子门,有的不仅格眼纹样复杂,还在腰华版、障水版上雕刻花鸟人物故事(图7),并且往往和竹帘、帐幔共同使用,格子门内垂帐、幕,外垂竹帘,以红结花钩绦钩挂。格子门、帘、帐的组合,已经成为北宋居室外檐装修的通用方式。(图8)
图8-1 :北宋 河南新安石寺李村宋四郎墓:堂前帘帐并悬
图8-3 :南宋 宁波三门县叶梦鼎墓石雕:檐柱间装四抹、五抹格子门,门外垂帘、垂花结钩绦
图8-2 :金 山西汾阳东龙观金墓:堂前檐柱下左右装格子门,门外悬帐
图8-4 :南宋 高宗瑞应图:檐柱间装槛窗,窗外装销金额道、缘竹帘,垂红结钩绦
大约从南宋初年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隔断,即在檐柱外台基的外沿安装地袱,立细槫柱,上装额、串以及横披窗,再在其间安装上下布满方格眼的隔扇,若全部装满这种隔扇,则整个房屋除了屋顶,全部都被均匀的格子所包围。这种方格眼隔扇,可以包围在原本没有隔断、通透的亭台楼阁之外,也可以包围在檐柱间已经装满格子门的房屋外,还可以装在走廊两侧。在存世南宋画中,绝大部分建筑的外围都采用了这种装修方式,区别只是隔扇拆卸的程度不同而已,与日本建筑外观装修形态很接近(图9)。
这种做法在北宋《营造法式》中无载,布满格眼的隔断也仅在室内“照壁屏风骨”中有采用。有研究认为,这种装修或可称“隔”、“亮隔”、“取明隔子”,是南宋北方居民的南迁,为了适应江浙一带冬夏温差大的一种辅助调节手段。宋代袁文在《瓮牖闲评》中提到“‘取明隔子’人多呼为‘亮隔’”, 朱熹《楚辞集注》中认为“‘网户’者以木为门扉,而刻为方目,使如罗网之状,程泰之以为今之‘亮隔’,其说是也”。罗网之状的“亮隔”很有可能指的便是这种构件,得名的原因也许在于这种隔断上下布满格眼,透亮度好。
图9-1 :南宋《四景山水图》冬景:冬季居室、回廊四周装满亮隔,内装格子隔截,内门垂画帘,临水隔子内装勾栏
图9-2 :南宋《仙馆燭花图》:亭台外檐周回安装亮隔,四围拆除中间四扇,檐柱间垂青缘画帘
图9-3:南宋 马远 《燭燭侍宴燭》:宫室四周装满亮隔
图9-4 :马麟 秉燭夜燭图页
图10-1 :南宋 湖北襄樊檀溪南宋墓
图10-2 :明 计成《园冶》中的各式窗棂
与装饰华丽的格子门不同,这种外围亮隔样式则相对简单,没有任何雕饰,仅是简单的黑色方孔格眼而已。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亮隔并非永久固定的建筑构件,只是临时的保暖设施,元代张翥《蜕岩词》中便提及“亮隔不是常设之物”,装在外檐下,容易为风雨所毁,需要时常更换,雕饰太过精美则有浪费之嫌。另一方面由于亮隔最重要的用途是围护并且保证采光,格眼越简单,透光率越高,所以绝大部分的亮隔只有一种样式,在深色漆竹木制成的框架中装满方格眼,背糊透亮耐水的油纸。
另外还有一种样式,在细长的纵棂上中下各施三到五根的横棂(图10-1),相对于均匀的方格眼来说,透光度更高一些。这种样式同样也使用于格子门和槛窗中,并一直流行到了明清。在明代称为“柳条式”,计成在《园冶》中记录了其各种变换样式(图10-2)。到清代被称为“一码三箭”式。
图11 :南宋《女孝经图》:格门被尽数拆除,额、燭柱、地袱
图12-1 :南宋《层楼春眺图》:春季拆除楼阁外围亮隔,仅留四角数扇,檐柱间装格子门,门外装青缘竹帘,楼侧凉亭将亮隔、格子门一并拆除
图12-2 :南宋《四景山水图》秋景观山:亮隔拆除,但檐柱间保留部分格子
外围的隔子出现以后,用以调节居室气温、光线的隔断变化组合便变得更加丰富而灵活,加上帘帐、室内外的格子门等等,便形成了一套极具特色的可适应季节变化的装修组合方式。
《南宋馆阁录·省舍》中对南宋秘书省三馆、秘阁的布局以及陈设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中有大量关于“隔”、“帘”使用的描述,如“阁后道山堂五间,……前有绿漆隔三十扇,冬设夏除。……紫罗缘细竹帘六,夏设”。殿堂楼阁往往周回设隔、窗隔、窗槛,一般还标注“冬设夏除”,说明是冬日为避寒所设,而气候炎热或者需要开阔空间的时候,则可以将其尽数拆除,仅留下附于阑额、檐柱、地面用以安装格门的额、槫柱、地袱,这种情况在《女孝经图》、《中兴瑞应图》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图11)。堂前或隔、窗外装设的罗缘竹帘,有的标注“夏设”,可见在卸去窗隔以后,还可以使用竹帘来调节光线和温度。
图13 :南宋《水阁纳凉图页》《水阁招凉页》《柳风水榭页》《荷亭婴戏图团扇》:将亮隔与格子门全拆除的凉亭、水榭
综上,通过文献记载以及传世南宋绘画、石刻,我们便可以看到随着四季变化以及建筑类型不同,亮隔、帘、帐、格子门、勾栏的组合方式也有各种各样的变化:
寒冬时节,人们在居室的檐柱间装满格子门,内柱间根据空间划分需要安装截间格子或者截间版帐,形成独立但又可透光的小空间,其间可悬挂各种暖帘、帐幔、帷幕,特别是在出入频繁的门上。外围则在台沿安装落地亮隔,并根据需要留出出入口或安装可开合的隔扇。这样在建筑外围与檐柱间形成了两层围护,保暖性好,同时也具有很高的采光性(图9)。
春秋气候宜人的时候,则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调节亮隔和格子门的装卸或开合,把向阳面的亮隔拆除,仅留边角及北面数扇,再辅之以舒卷自如的竹帘,室内形成良好的空气对流。若是楼阁或者亭台水榭,一般还在亮隔内侧安装勾栏,便于凭阁远眺或临水赏景(图12)。
图14 :南宋《四景山水图卷》夏景:将横披窗也一并拆除的凉亭、水榭
炎天暑月时,亮隔则被尽数拆除(图14),上端的横披窗有时甚至也一并卸除(图15)。一般厅堂楼阁往往还把檐柱间的格子门也卸去数扇。若全部卸去,则成为一个通透的凉亭,柱间周回装满凉帘,使建筑内部空间通风、凉爽。
大约15世纪初开始,中国气候进入一个寒冷的“明清小冰期”,城镇人口的高度密集化也提高了对防火的需求,所以坚固厚实可抵挡寒风并防火的砖墙得到普遍推广。此时装修精美、结构稳定的格子门继续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被大量使用在建筑阳面,成为我国传统民居中最重要的门窗、隔断类型。但外围轻薄的纸质亮隔已然不合使用,便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因其可拆卸、易损毁的特性,至今没有一例宋元以前的实物存留。
但是在明清建筑中,我们多少还能见到一些残留的痕迹。比如“落地明罩”,便是安装在园林中敞厅四围的落地窗,实例如苏州拙政园著名的远香堂,四面安装全用心仔上下空透的落地长窗,镶嵌玻璃,玲珑剔透。
图15-2 :朱瞻基行乐图 卷
图15-1 :故宫
另外明清官式建筑中,加在外围的一圈“擎檐廊”,其实就是宋式装修拆除了外围亮隔而留下的槫柱、横披窗、勾阑,如故宫体仁阁(图15-1)二楼的回廊,以及《宣宗行乐图》中所绘(图15-2),仅是一种外檐装饰而已。其上留下的横披窗花版又称为“帘栊板”,从名称中尚可见其原始用途,是可以悬挂帘帐的。
室内的截间格子到明清发展为碧纱橱、罩等。帘帐的使用依然很广泛,《红楼梦》十七回中,贾琏回贾政道:“妆蟒绣堆、刻丝弹墨并各色绸绫大小幔子一百二十架,昨日得了八十架,下欠四十架。帘子二百挂,昨日俱得了。外有猩猩毡帘二百挂,金丝藤红漆竹帘二百挂,黑漆竹帘二百挂,五彩线络盘花帘二百挂,每样得了一半,也不过秋天都全了。”各种材质帘、幔几乎挂满整个大观园,园中四季都以“掀帘”代替“开门”。明清北方四合院建筑中,往往也在门前加装帘架或风门,夏挂竹帘,冬垂棉毡,保暖通风(图16)。
日本在平安时代以降,和同时期的宋代类似,也十分流行帘与格子的组合搭配,平安时期盛行的“寝殿造”建筑,四周均没有固定的墙体,在柱间安装称为“障”的格子门,同样也布满方格眼,并在外围悬垂青缘竹帘。设障垂帘在日本一直流行到了近代,从平安到江户时代的绘画中,都可以看到这种使用,直至今日,还有不少和式风格的建筑采用了这种搭配,其趣味与南宋如出一辙。
图16 :北方民居中的帘架
在现代建筑中,由于钢化玻璃具有很强的耐久、保暖、透光性,广泛运用在商住建筑中,落地长窗与帘帐的组合使用又悄然重现,当我们倚靠在封闭的落地玻璃窗内的栏杆上远望,感受空调带来的凉爽时,可能难以想象,千年以前的中国人,不费一度电,却能享受到不亚于我们今日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