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4年1—6期 总第66—71期
总目录
·专题研究: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对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几点思考
李雪涛(1:1)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路径和内容选择
张春燕(1:5)
《水浒传》库恩译本的翻译策略及其文化传播价值
张 欣(1:10)
如何使海外汉语教材更具国别性——以编写美国AP中文教材为例
陈 绂(2:1)
北加州中小学教材使用现状调查研究
孙红娟(2:6)
泰国中学汉语教材需求分析与教材编写设计
冯丽萍(2:12)
论语言教学环境对本土教材编写的影响——兼谈泰国中学汉语本土教材的编写
陈 颖 冯丽萍(2:17)
试论海外华文教材本土化新思路
张树权(2:21)
澳大利亚汉语教学质量提高与本土汉语教师培训
崔 峡(3:1)
美国本土中文师资培训现状与探索——以旧金山地区为例
张 会(3:8)
海外本土汉语教师有效语音培训的基本策略和主要方法
周 奕(3:14)
澳大利亚中小学汉语教学的复杂性
Jane Orton(4:1)
美国明尼苏达州光明汉语学校沉浸式教学项目实践
李丹青(4:6)
泰国高校汉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曼谷北部大学教学实际为例
谭青钦(4:12)
汉语国际教育语境下的“文化活动”刍议
王学松(5:1)
孔子学院文化活动设计与反思
张 会(5:6)
孔子学院对汉语志愿者教师的指导与培养——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王建喜(6:1)
不同阶段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行为能力的对比分析
(丹麦)王阿夫(6:7)
·第二语言教学研究·
美国二语教师专业发展有效途径及启示
王添淼 方 旭 付璐璐(1:15)
反思与借鉴:英美国家第二语言教学法百年流变(1914~2013)
庄会彬(1:22)
基于语码整合理论的“五步”教学模式构建及实证研究
周亚芳(1:34)
第二语言习得顺序研究工具——蕴含量表评介
吴继峰 王亚琼(1:40)
语料库汉字偏误分类和标注体系研究
张瑞鹏(1:48)
何为国际汉语教育“国际化”“本土化”
赵金铭(2:24)
普林斯顿大学优秀汉语教师非言语行为量化研究
亓 华 陈振艳(2:32)
中型学习词典信息库的建立和属性分析
刘善涛 王 晓(2:38)
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语音习得偏误研究——以佤族学生为例
王育珊 王育弘(2:44)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述评
宋 扬(2:51)
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研究
何 姗(2:61)
(韩国)粱贞爱(2:70)
泰国高校汉语言专业研究生教育现状
(泰国)黄汉坤 (泰国)徐武林(3:2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策略——基于X大学的案例分析
吴 坚 刘立云(3:32)
东南亚国家汉语教材建设发展战略
沈 毅 陈丽梅(3:39)
晚清海关促进洋员汉语学习的政策措施研究
朱 洪(3:45)
国内三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文献的计量分析
陆平舟 周东花(4:18)
人教社高中英语教材易读性调查
郭苏颖 卢水林(4:25)
基于留学生个体差异的优秀国际汉语教师教学特征研究
黄启庆 杨春雍 刘娟娟 符红萱 朱 辉(4:33)
越南语母语者汉语趋向补语习得顺序研究
齐春红(4:42)
类词缀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运用
谢祎坤 曾立英(4:50)
学前儿童汉语二语习得中的模仿策略研究——以菲律宾Clayton幼儿园教学实践为例
王 喜(4:60)
认知负荷理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新视角
曾小燕 郑通涛(5:13)
从对外汉语教材话题的选择看编写者文化态度——基于三部对外汉语教材话题的分析
李欣蓓(5:25)
对外汉语视角下的新词语教学
周明强(5:33)
中高年级留学生韵律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以书面语写作为例
骆健飞(5:38)
克拉申“输入假说”在国内对外汉语学界研究综述
王彦超(5:43)
语言经济学:外语教育规划的新视角
石茜英 沈 骑(5:50)
让留学生们快乐地学习汉语——序向平《对外汉语教学案例评析》
李向农(5:58)
基于教材库的新加坡华文教材分析与思考
周小兵 李亚楠 陈 楠(6:11)
海外汉字教学呼唤改革创新——探寻“汉字难”的破解之道
黄金城(6:17)
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基础教材参考文献的内容分析
刘 弘 姚示言(6:24)
汉语学习者对话题兴趣度和重要性认知的调查研究
郑家平(6:33)
师范英语本科生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标准研究
孙旭春 刘立伟(6:45)
·汉语理论研究·
汉语合法句子生成的结构原则、逻辑原则与认知原则
张景嵋(1:54)
借词音系学研究二十年
于 辉(1:59)
“不”和“没(有)”在羡余否定格式中的互补性与同一性
王志英(1:66)
汉语形声字研究三十年
陈正正(1:72)
关于汉字性质的反思
谢序华(2:77)
论语言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李德鹏(2:84)
羡余否定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王志英(3:53)
汉语普通话塞音的知觉研究
张锦玉(3:58)
汉语同义词语辨析的范式——以“看起来”“看来”为例
陈 颖(3:65)
现代汉语同形异构复合词考察
赵彩红(3:73)
略论艺术语言的审美体验
太琼娥(3:83)
论诗歌文本的强会话特征
姚双云 万 莹(4:67)
预期信息构式“N就是N”
易正中(4:75)
“NP了”构式的形成机制
樊 洁(4:81)
不同人称和“认识动词”的搭配选择及其制约因素
林 青(5:64)
话语标记“怎么说呢”
刘 焱(5:74)
反预期标记的性质、特征及分类
陆方喆(6:53)
平衡图式对汉语等量语法单位的制约作用——以助动词“配”为例
邓莹洁(6:60)
范畴化理论的演进
Eleanor Rosch 著 田 禹(6:68)
·汉语国际传播研究·
新加坡华族对华语认同度的考察——基于文化合流视角
蔡明宏(1:81)
国别化汉语教材出版模式、编写理念与推广策略——以《匈牙利汉语课本》为例
蒋文燕(1:88)
东南亚汉语传播历史研究:现状与思考
罗 骥 钱 睿(2:89)
二语习得中的文化认同研究综述
王 宁 原 源 原一川(3:87)
意大利汉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朱 勇 孙 岩(4:87)
华语文教学中4项技能的标准及其相互关系
朱志平(5:82)
晚清英国来华外交官与近代对外汉语教学——以威妥玛、翟理斯为中心
卞浩宇(6:75)
美国中文领航项目给国际汉语教学项目推广的启示——以旧金山州立大学中文领航项目为例
李中山(6:83)
·其他·
为云南语言研究树立里程碑的语言学家——吴积才先生逝世三周年祭
陈友康(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