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燕燕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兰州 730050)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与不孕密切相关,据统计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中约有50%伴不孕[1],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对不孕的影响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点之一是治疗后容易复发,其5年复发率为40%~50%[3],半年后再次出现临床症状,出现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大多为残留病灶重新生长,B型超声示卵巢囊肿,边界欠清,内有散在光点[4]。本研究采用达菲林联合经阴道B型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伴不孕,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7年至2013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合并不孕的112例患者,均经过全面的不孕症检查,排除恶性肿瘤,检查肿瘤标志物癌抗原(CA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卵巢肿瘤早期检测,排除卵巢恶性肿瘤及其它不孕的原因,年龄28~38岁,不孕年限在2年以内,术前无激素类药物治疗,无其它内分泌及全身性疾病,经腹腔镜检查,病理诊断,确诊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① 观察组:药物联合经阴道B型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在月经的第1天或第2天肌注达菲林3.75 mg,在第28天,肌注第二针达菲林3.75 mg后,行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抽吸囊液并送病检,注入生理盐水冲洗囊腔,在第二针注射后20 d,经阴道B型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卵泡生长情况,内膜出现三线征时,用FSH促排卵治疗1年,自然受孕或AVF/ET。② 对照组:腹腔镜下行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联合达菲林治疗(达菲林剂量为3.75 mg,间隔28 d肌注1次,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3月,月经来潮3次后,采用FSH促排卵治疗1年,自然受孕或AVF/ET。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采用FSH促排卵治疗1年后的受精率和妊娠率;并采用阴道B型超声查优势卵泡数(Fo)。
两组患者术后采用FSH促排卵治疗1年后Fo和妊娠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受精率61.0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Fo、受精率和妊娠率比较 [n(%)]
卵巢作为女性的性腺,在激素的产生、代谢和维持女性正常生殖、生理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是密切相关的妇科疾病,多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以盆腔疼痛、不孕、月经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联合药物治疗,术中经阴道B型超声介入联合药物治疗。据统计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约有50%伴不孕,而30%以上的不孕是由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5]。由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确切病因不清,故治疗仍然是非彻底性,治疗后容易复发。
本研究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病理分型,并根据此次症状的严重程度,病变范围,对生育要求及初始情况而制定个体化方案[6]。目前国内治疗方法有开腹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联合药物治疗,腹腔镜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经阴道B型超声介入联合药物治疗。手术是清除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的最好手段。但小深部病变,由于粘连严重,导致解剖位置变化,因此手术难度大,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易致卵巢的储备功能下降。药物治疗不能消除子宫内膜异位症,只能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鉴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容易治愈的特征,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采用经阴道超声介入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穿刺,抽吸囊液,送病检,生理盐水冲洗囊腔)联合药物治疗,其创伤小、费用低,患者容易接受,并且可以缓解疼痛,提高妊娠率。本研究中,观察组受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考虑与研究例数过少有关。把握治疗时机是治疗策略的制定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术后应监测排卵,进行内分泌检查,排除其他不孕因素,利用术后半年时间助孕,以期达到更理想的效果,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复发。
参考文献
[1]吕 嬿, 冷金花, 戴 毅, 等. 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 27(10):753-756.
[2]刘冬娥, 王小飞, 李艳萍, 等. 不同处理方案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辅助生殖技术结局的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5): 362.
[3]尹 聪, 金仙玉. 复发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研究发展[J].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10, 19(4): 308.
[4]赵 轩, 刘俊丽, 陈世荣, 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治疗后复发相关因素的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6,41(10):669-671.
[5]郎景和. 重视疑难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9, 25(9): 641-642.
[6]冷金花. 子宫内膜异位症疼痛的研究现状及方向[J]. 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9, 4(5): 321-323.
[7]周灿权, 贾梦希. 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生育问题[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3, 29(7): 52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