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玲
在国际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全球化的大环境中,教学改革风起云涌,日新月异。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文教学的速度问题,有待我们勇于做出探讨。而快速作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因此,快速作文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快速作文训练的目的是优质、快速,训练的主体是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落实,并且符合初中语文新大纲提出来的在四十五分钟内完成六百字习作的要求。
快速作文的实践,古已有之,三国曹植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七步成诗,做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名句,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初唐四杰中的王勃在宴会上一气呵成《滕王阁序》,文采斐然,令人羡慕不已。而今天社会上交往日益繁密,竞争日益激烈,不少事情须快速定夺,人们相互交往凭借语言文字来沟通信息,决断问题,由于社会上有这种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快速作文的训练,切实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快速作文的能力,而使学生能适应未来千变万化的社会实践,使学生终生受益,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这种限时能力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付出辛勤的汗水,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需要具有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需要有技巧,有门路的诱导和反复的训练,这样,学生就可得其门而入,循径达目的。
为此,近些年来,笔者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讨,觉得平时写作素材的大量积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写作情境,教师精当地点拨,以及"三个快速"的培养,技巧的训练等,是十分必要的,是培养学生快速作文的重要途径。
一、深入生活,积累素材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社会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使学生深入生活,热爱生活,从而大量积累素材,才能在写作时成为有源之水和有本之木,才能"胸中有丘壑"。人们常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形象地说明了这种文思如潮,滔滔不绝的现象。因此,在初一,就应把写作素材的积累作为作文教学的重点。如:让学生写日记、周记,写读后感、观后感,做读书笔记,积累名人名言,名人轶事,积累优美的词汇,背诵自己喜欢的优美诗句及段落篇章,写家乡优美的自然风光,做一些必要的描写训练。象让学生写春风、秋风、狂风、微风、细雨、暴雨、朝阳、晚霞、伟岸挺拔的松柏、婀娜多姿的杨柳,绵延起伏的群山、陡峭起伏的崖壁,花朵的盛开、凋谢,草木的荣枯等等。
二、合理设计写作情境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各种写作情境,以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如:组织野游,让学生写山水游记,尽情地描绘家乡的名山秀水,自然风光,组织社会调查,对模范人物的采访。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这就会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扩展了写作范围,同时也为积累写作素材奠定了基础。
三、要轻指导,重讲评
平时每次作文之前,教师要尽量少指导,少给学生设置各种圈圈套套,条条框框,以致写成了一种模式,一个腔调,从而限制了同学们的写作思路,浪费了时间,影响了速度。只要材料真实、内容健康、符合要求,学生愿意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样写就怎样写,可以采用各种开头的形式,各种结构的安排,各种结尾的方法,从而为快速写作奠定基础。写作时可以互相传阅,教师在组织讲评时,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以学生为主体,可以自己读,别人评,互相取长补短。教师对于那些独出心裁,有创新意识的作品要充分给予肯定。
四、加强对"三个快速"的培养
除上述训练外,还要加强对"三个快速"的培养。即:快速构思,快速谋篇布局,快速定稿。快速构思包括快速审题,快速确定体裁,快速确定中心,快速选择材料;快速谋篇布局,就是快速安排结构的方法。也就是快速确定开头的方法,快速确定中间的过渡和结尾的安排。结构方式或以事物的起因、经过、结局为线索的纵式结构,或以几件事,几种项目,某一事物的几个方面为线索的横式结构,或以观察为序,或以逻辑为序,或以总--分方式,或以总——分——总的方式等。训练学生在极短的时间表内快速谋篇布局,快速定稿。
总之,培养快速作文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问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省时省力,从而逐步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培养学生快速作文,任重而道远,需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笔者愿随一切同仁,在这方面继续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