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中的放大与缩小

2014-08-02 08:28蒋顺清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1期
关键词:大作成才动画片

蒋顺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感情。"不少学生喜爱动画片,但不知动画片上的画原作是多大。不管它的原作画幅多大,只要是受人们欢迎的优秀作品,就可以根据需要把它放大或者缩小。大的大到能搬进宽阔的广场和大型厅堂,小的小到能制在形形色色的动画片、书签及各种小什物上。这种现象给我们作文有一定的启示:那就是说,学生在记事中可以运用放大与缩小的方法,以小作大,以大做小,以小见大来达到开拓思路和突出主题思想的目的。

一、以小见大

作家们往往善于以小见大,把一个村庄、一个单位、一个家庭、甚至一件小事,放大去看,放宽去想,与整个社会的风云变幻,整个时代前进步伐联系起来。他写的虽是一人一事的兴衰变化,表现的却是整个国家的发展命运。这就是以小见大。

学生在作文中也要学习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一件事:她晚上闲着没事干,忽然想起了同学们的名字,觉得这些名字都不是随便取定的,于是就"研究"起来。通过查阅字典,她初步懂得了陈婕的"婕"是表示汉代宫中的女官名称;宋雅的"雅"是表示高尚不粗俗,陈俊的"俊"一是表示相貌清秀好看,二是表示才智出众。根据这些字义一想,她忽然明白了,一个是盼望做官,一个是追求脱俗,一个是想要出众。原来,这些同学的家长都是为了让孩子成才啊!接着她由名字这个小问题,扩展开去,想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这个大问题。作为家长,希望孩子成才,但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名字上,而要切切实实地加以训导和培养。作为孩子,能不能长大后成为杰出人才,并不决定于起的名字如何,而要靠自己刻苦地学习和锻炼。

小作者由同学的"名字"想开去,写出了一篇很有意义的记事文来。

又如一个同学在《家庭新风》中通过家庭"链"条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新风貌,文章写道:

在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以后,家里的"链"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妹妹不再对妈妈撒娇了;"我"也不再呵斥妹妹了;爸爸对"我"也不再发火了;妈妈对爸爸也变得温和起来了。过去全家人互相的牵制,现在变成互相促进了。

二、以大作小

"以大作小"实质上跟"以小见大"指的是一个意思,只是在最初构思文章时的出发点有所不同。对于学生们来说,"以小见大"一般是现有事件素材,然后由这一事件想开去,构思成一篇反映大问题的文章。这大多在写日记和作文时常常用到。"以大作小"一般是先有命题,然后根据这个命题,逐步缩小选取素材的范围,直到把镜头对准某一具体事件,最后写成一篇有意义的文章。

比如要写一篇反映"祖国新气象"的文章,同学们就可以把取材范围由全国缩小到自己家乡,甚至家乡的某一项事业或某一个家庭的发展变化上。又比如要写一篇反映"热爱祖国"的文章,学生就可以把取材范围缩小到身边发生的某一件具体事件上。

学生们恰当运用放大和缩小的写法,写的文章那个就会立意深远,思想深刻,内容具体而充实。

为此,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力求做到:习作内容贴近儿童生活的实际、价值取向反映儿童真实思想、语音形态体现儿童现实语言发展水平。

猜你喜欢
大作成才动画片
风雨大作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动画片是怎样播放的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推荐一部动画片
看,动画片开演啦!
——介绍一部你喜欢的动画片
超市大作战
推荐一部动画片
画廊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