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城
高中语文新大纲揭示了语文的本质属性,指出了语文和其它"工具"的区别,以及它所具有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著名学者钱理群说:"中学语文教育应该多一些人文教育。在青少年时期一定要对真善美的追求打下底子,这种教育是以后任何时期的教育所无法弥补的。"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关注、探究教材文本内涵,开掘教材文本的文化底蕴。
一、确立以人文性作为分析教材文本的教学理念
从教学理念上看,关注、探究教材文本文化内涵的开掘,把课文的解读重心转移到文化上来,在文化传统、思想道德、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更深层次上解析教材文本中的文化意蕴,传承教材文本中的文化特质,进而开掘其内在的思想和趣味,而不是流于表面化和概念化,就必须以人文性作为分析教材文本的价值取向。
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角度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包容,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怀与爱护;从理性的角度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是对人类命运的忧患。在探讨课文和作品的内在特质时,要抛弃过去"惟教师""惟教参"的意识,打破主题唯一的框框,允许、提倡并鼓励师生一起利用相关资料进行言之有理的多元化的学术性探讨,鼓励争鸣,这样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语文教学的文化教育功能。
二、探究情理交融的教学策略
这里的"理"指教材文本中各种民族文化要素。"情"包括文本自身的丰富复杂的人文情感。其实语文教材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文本而具有独特的趣味,更具生动、形象性。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理性思维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看春花秋月,喜意盈怀;观惊涛骇浪,壮怀激烈;听高山流水,叹知音难觅;歌大江东去,抒壮志情怀……语文应该是激情的飞扬,语文应该是灵魂的震荡,语文应该是才华的喷涌,语文应该是思想的闪光。因此,从教材文本的特点出发,情理交融,这样才能开掘教材文本文化内涵的方向和深度。
考察作者的写作意图,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是实现情理交融的重要途径。一般说来,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品的文化内蕴是一致的。比如第五册《乡愁》,余光中是在离开出生于斯,生长于斯的故土家园20年后创作的,诗人要表达他作为一个离开母体的游子思念故园的痛苦情绪及民族的自尊心,还要表现他古典的、传统的意识和乡土的、民族的观念,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感情。他说"创作《乡愁》一诗,我只用了20分钟。为什么我只用了20分钟呢?是因为乡愁在我心中积淀了20年了。"这些正是民族文化特质中最宝贵的内涵,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关注开掘这些深蕴的文化内涵,引领学生投入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特质的深沉思考中,这样才能使课文的文化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追求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本来也就是学习人类文化遗产的过程,是接受人类文化熏陶的过程。从这个高度来认识语文教材,使用语文教材,才会使语文教材鲜活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征得到充分展现,才能有效地发挥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落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目标。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文学作品,都是历代的名篇佳作,其中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各个领域,既是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蕴含丰富的现代文化的精华。如:位卑不敢忘忧国的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无为无不为的人生智慧……正是这些代代相传的为人之道,在中华文明史上哺育了无数民族英雄合仁人志士,使他们为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著名学者吴宓先生曾提出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涵养心性,培植道德,通晓人性,谙悉世事,表现国民性,增长爱国心,确定政策,转移风俗,造成大同世界,促进真正文明"。可以说中学语文教学内容里饱含深厚文化意蕴。
语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实际,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指导学生去了解、认识、思考、联想,从而学习和借鉴。教学中,教师对这些蕴涵丰富文化信息的内容稍加点化,让学生从中接触到传统文化,了解其丰富和悠久,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认识其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文化传统。特别是教材中那些包含着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的性格、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更值得启发学生去思考,从而使科学的知识,科学的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愫、行为规范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初步的与人、社会和世界发展相一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理"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语文是文化的一部分,语文教育不能只教文不育人,关注、探究教材文本内涵,开掘教材文本的文化底蕴目的在于文化的传承。人格的培养只有通过文化的参与才能得以落实,只有真正做到既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又塑造健康人格,才能使学生的语文能力真正得到提高,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