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339例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4-08-02 03:55:53王儒强
淮海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药师我院报告

王儒强

我院339例抗肿瘤药物及辅助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王儒强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促进临床安全使用抗肿瘤药物。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1-2013年各种途径收集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表,分别从资料的来源,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所涉及的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339例ADR中男性195例,女性144例;40岁以上300例;细胞毒类药物的发生率居首,占60.18%;ADR的临床表现以消化系统反应为主,其次为骨髓抑制。结论通过进行相关的分析,可促进抗肿瘤药物合理、有效的应用。同时加强临床医生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视程度。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分析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及生活习性的改变,恶性肿瘤已经成为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根据WHO的报告显示,2008年癌症造成全球760万人死亡,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3%,预计全世界癌症死亡人数将继续增长,到2020年将超过1100万[1-2]。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肿瘤科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药物常导致较多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如何在提高肿瘤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化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已成为医师、临床药师迫在眉睫的任务。笔者就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药物应用所产生的ADR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化疗药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为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上报的339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

1.2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资料来源的科室,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所涉及的器官或系统损害和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抗肿瘤药物ADR报告来源 我院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报表收集途径主要是应用抗肿瘤药物各个病区的医生、护士上报。2011-2013年各个病区上报的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表的情况,见表1。

2.2发生抗肿瘤药物ADR人群年龄和性别分布 342例ADR报告中,男性患者194例(57.52%),女性患者145例(42.48%),患者年龄最小为14岁,最大为92岁。统计结果,见表2。

表1 ADR科室分布情况

表2 ADR年龄分布情况

2.3不同给药途径引起的ADR的统计 由统计结果显示,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有317例,占总数的93.51%,不同给药途径引起的ADR比较,见表3。

表3 ADR给药途径情况

2.4不良反应所涉及抗肿瘤药物类型 339例抗肿瘤药物ADR报告中,涉及到13类53个品种的抗肿瘤药物,其中抗肿瘤细胞毒类药例数最多,有67例,占总报告的19.76%。见表4。

表4 ADR抗肿瘤药物类别统计

2.5ADR所涉及的器官、系统损害及临床表现 根据数据显示,ADR所涉及的器官、系统损害,以消化系统最为常见,其次是血液系统分别占60.18%、16.22%。见表5。

表5 ADR累计的器官或系统损害分类及临床表现

3 讨论

肿瘤是临床医学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化学治疗作为肿瘤治疗中的常规治疗方法。目前化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不仅可以某些肿瘤的治愈率,而且对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活时间有重要作用。因此,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显得至关重要,既要最大限度发挥抗肿瘤药物的作用,又要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患者的不良反应,以便尽早采取适当措施[3]。如果在化疗中能切实掌握降低或避免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无疑对化疗的顺利实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已取得巨大进步,越来越多的抗肿瘤药物在临床应用。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和药师熟练掌握常用抗肿瘤药物的作用机理,适应症,用法用量,配伍方案以及各种毒性作用及防治方法。

339例ADR报告中,从年龄分布上看,40岁以上患者抗肿瘤药ADR发生率明显增加,发生率合计为87.6%,其中以61~80岁发生率最高。这与我院就医患者的人群分布有一定关系,符合恶性肿瘤发病流行趋势,即40岁以上年龄组恶性肿瘤发病率快速升高[4]。另外,由于中老年患者的各脏器功能进行性衰退,对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功能减低,尤其是对化疗药物的耐受程度降低,也是老年患者ADR发生率显著增加的原因之一。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老年人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而且男性多于女性,其中抗肿瘤细胞毒类药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药物对消化系统的损害最大,其次是血液系统。给药方式中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口服药物。ADR报告研究中,抗肿瘤药物消化系统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虽未见统计学意义,但普遍较高,均达40%以上[5]。可见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进行早期预防性止吐对于降低和减少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从ADR与用药情况分析,339例ADR中以细胞毒类药物为主,占60.76%。分别涵盖了作用于铂类配合物、生物烷化剂、抗代谢药及抗肿瘤抗生素,以奥沙利铂、多西他赛、顺铂、依托泊苷、替吉奥胶囊为主,其中又以铂类和紫杉类药物所占比例最大,由于该类药物可适用于多种实体瘤的治疗,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这是ADR发生较多的原因之一。这主要是由细胞毒药物的作用特点所决定的,也提醒医师在患者治疗前做全面评估,从而制订个体化化疗方案,减少化疗药物给患者带来的伤害。其次,抗肿瘤植物药位居第二位,发生率为17.7%,包括口服制剂和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应用较为普遍,但因其成分复杂,定量困难,纯度偏低,制剂稳定性也相对较低,受保存条件影响较大,易引发ADR[6]。鉴于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引起多起严重事件,以及国家对有关该类制剂法规尚待完善,再加之中药静脉给药并无系统的中医药理学理论指导,在临床应慎用抗肿瘤静脉中药制剂。

恶性肿瘤目前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杀手之一,化疗已成为治疗肿瘤最重要的方法。肿瘤化疗离不开抗肿瘤药物,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抗肿瘤药物的种类也日益增多,其作用机制不尽相同,都是通过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4]。然而,在抗肿瘤治疗的过程中,不仅会对肿瘤细胞产生作用,而且也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不良反应[5]。在临床工作中,医师和药师应该对患者、肿瘤、药物三方面进行深入了解,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配伍禁忌,对机体的损害程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用药,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对患者器官和系统的损害,以达到提高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目的[7]。在实际工作中,医师和药师应该更多的关注患者,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提前做好防备工作,出现问题及时解决,采用规范化和合理化的治疗方案,安全,合理,有效的应用抗肿瘤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机体的损害[8-9]。

医师应重视临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对抗肿瘤药物的ADR应给予充分重视,填写ADR报告表时要力求详细,以便对ADR事件进行分析,提高ADR监测质量。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建议进一步完善我院抗肿瘤药物ADR报告制度,以有效预防或避免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的治疗活动中;化疗过程中严格执行监护计划,正确应用辅助治疗药物,告知患者化疗期间合理的调整饮食、生活方式;化疗后为患者制定详细的随访及复查计划,告知出院带药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出院后生活方式调整等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化疗药物的正确、合理使用,并尽可能降低化疗药物所致的各种ADR,选取最佳化疗方案,个体化给药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提高肿瘤病人的生存率。

[1] 董志伟,乔友林,李连弟,等.中国癌症控制策略研究报告[J].中国肿瘤,2002,11(5):250-260.

[2[ 张石革.抗肿瘤药治疗监护与不良反应的规避[J].中国药房,2010,21(14):1258-1259.

[3] 郑 瑜,郑 滢,林静容.我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4):110-113.

[4] 许海江.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84例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7):1-2.

[5] 黄 萍,王铁柱,葛文超.常用抗肿瘤药物致呕吐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3,10(5):306-311.

[6] 方向红,宁 华,焦园园,等.2010-2011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4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山东医药,2012,52(34):82-84.

[7] 彭 琳.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60例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427-428.

[8] 项丹珠,曹高忠,叶晓兰.134例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16(2):116-118.

[9] 庞泽文,梁 俏.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4):37-38.

Analysisof339casesofanticancerandsupplementarydrugsadversereactions

WANGRu-qiang.

(BengbuThirdPeople'sHospital,Anhui233000,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the tumor patients'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occurr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in our hospital.Methods339 cases of patients' antitumor drug adverse reaction repor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terms of the age,sex,administration way,drug classes an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Resul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verse drug reaction mainly happened in tumor patients of over 40 years old.Cytotoxic drugs took the highest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 gastrointestinal reaction stood out remarkably, followed by bone marrow inhibition.ConclusionRelated analysi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 will ensure patients' safe use of their drugs,promote rational and effective use of anticancer drugs.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medical workers and,especially, clinical pharmacists.

Antitumor drugs; Adverse drug reaction;Analysis

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 药学部,233000

王儒强(1955-),男,安徽太和县人,副主任药师,大学。

R979.1;R969.3

A

1008-7044(2014)03-0225-03

2014-02-27)

猜你喜欢
药师我院报告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一图看懂十九大报告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报告
南风窗(2016年26期)2016-12-24 21:48:09
报告
南风窗(2015年22期)2015-09-10 07:22:44
报告
南风窗(2015年7期)2015-04-03 01:21:48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
中国药业(2014年24期)2014-05-26 09: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