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徐康宁 [东南大学 南京 210096]
□魏 巍 [安徽财经大学 蚌埠 233030]
产业聚集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李 强 徐康宁 [东南大学 南京 210096]
□魏 巍 [安徽财经大学 蚌埠 233030]
利用区位熵指数对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37个行业的聚集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皖江城市带产业聚集水平较低、产业聚集资源依赖性较强、产业聚集结构不合理以及中心城市产业竞争力不强。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市实际情况,提出皖江城市带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应加大聚集程度较高产业承接力度、依托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提升核心城市产业竞争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避免恶性竞争等措施。
产业聚集;区位熵指数;产业转移;皖江城市带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产业跨区域转移有利于实现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在此背景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批复意义重大,是国家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规划》的批复给安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做好产业承接、重点承接哪些产业的转移以及承接的依据是什么,都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文章首先对皖江城市带各个城市产业聚集程度进行实证研究,以此了解各地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自身的特点,拟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探讨。
产业转移是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其本质上是生产能力在空间上的整体或部分转移。国外学者对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者赤松要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模式”,主要用于说明当时日本的工业成长模式,反映了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作用[1]。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用比较优势的动态转移来分析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2]。日本学者小岛清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一国应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实行专业化,出口该产品;同时收缩比较劣势产业,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转移到国外,然后再由东道国将产品出口到母国[3]。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提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论,其基本思想是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发达地区应该促使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品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4]。英国学者约翰·邓宁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他用O-L-I模型来说明企业的对外投资和扩张行为[5]。波特在产业区位理论和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转移中的战略管理理论[6]。施姆兹勒试图说明递减的边际成本支持了产业的聚集,产业集聚能吸引相关产业的转移[7]。贝尔顿等通过对浙江省织里镇童装产业集群的跟踪调查发现产业转移已经开始深刻影响集群的演化和升级[8]。
国内学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综合来看,国内学者主要从产业转移的成因、模式、效应等角度展开研究的。陈建军认为,地区之间发生产业转移最基本的条件是两地区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这种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是产品和要素的流动[9]。陈建军和胡晨光研究长江三角洲次区域的产业集聚发现,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到一定阶段,就会促使传统产业索洛剩余递减,推动传统产业向区外转移[10]。张公嵬和梁琦研究得出,1999~2007年之间中西部地区的TFP增长率平均高于沿海地区5~6个百分点[11]。冯根福、刘志勇和蒋文定对1993~2006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只发生了部分的相对产业转移,绝对产业转移的现象尚未发生,并有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和许多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现象[12]。刘红光、刘卫东和刘志高研究发现,中国产业转移具有明显“北上”特征,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明显。在出口带动下,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需求增加,导致了中西部地区承接了大量资源型产业转移,但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还在进一步向东部地区集中[13]。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群已成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相比,皖江城市带形成时间相对较晚,但随着《规划》的批复,皖江城市带已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程必定针对产业转移的“区域粘性”,提出皖江城市带应提升产业水平,优化空间布局,整合城市资源配置,从产业和空间两个方面培育其产业承接能力[14]。李停从晋升博弈的角度,得出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合作的可能性很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应改变现行官员考核和晋升机制、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建立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机制方面加强城市间的合作[15]。吴雪萍对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基础设施投入、要素成本和对外开放程度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16]。李强和徐康宁通过构建比较优势和政府政策的两城市承接产业转移博弈模型,得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将获得更高的收益、城市之间的合作比不合作将带来更高的收益等结论[17]。
学者们丰硕的研究成果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总的来看,学者们主要从如何做好产业承接、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如何从政策层面引导产业转移等角度进行研究的,对产业承接方的产业发展现状关注则较少,而承接方的产业发展现状(产业聚集)又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产业聚集和产业转移之间又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促进本地产业聚集;产业聚集又有利于形成产业集群,从而更有利于吸引产业转移。为此,本研究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扩展:1. 对皖江城市带的产业聚集程度进行实证研究;2. 从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现状和自身特点出发,提出承接产业的重点。
产业产值,
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聚集所使用的指标主要有行业集中度、区位熵指数、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DO指数等。为全面考察皖江带九个城市当前产业聚集现状及其在全国所处的地位,我们这里选用区位熵的测度方法。
(一)区位熵指数
区位熵是指一个地区某种产业或产品生产在全国(全省)的产业或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与该地区某项指标(产品、产业、人口等)占全国(全省)该项指标比重之比,用于反映地方专业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表达式为:
式中,Eij表示区位熵,i表示某城市,;j表示某产业,表示i城市j产业的产值,表示i城市的所有表示j产业的全国(全省)总产值,表示全国(全省)所有城市、所有产业的工业总产值。一般来说,Eij越大,表示i城市j产业的产业聚集程度越高。当Eij>1,表示i城市在j产业上聚集程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专业化生产优势;Eij<1,表示i城市在j产业上聚集程度较低,尚未形成专业化生产优势。
(二)数据来源
为保持统计口径一致,选取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行业分类数据,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安徽统计年鉴》。选取了以下37个行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B06)、黑色金属矿采选业(B08)、有色金属矿采选业(B09)、非金属矿采选业(B10)、农副食品加工业(C13)、食品制造业(C14)、饮料制造业(C15)、烟草制品业(C16)、纺织业(C1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C18)、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C19)、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C20)、家具制造业(C21)、造纸及纸制品业(C22)、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C2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C2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C2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C26)、医药制造业(C27)、化学纤维制造业(C28)、橡胶制品业(C29)、塑料制品业(C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C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C33)、金属制品业(C34)、通用设备制造业(C35)、专用设备制造业(C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C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C3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40)、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41)、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C42)、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C4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D4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D45)、水的生产和供应业(D46)。
对皖江城市带及各市2009年37各行业相对于全国的区位熵指数进行了测算,并总结出各地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详见表1)。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产业聚集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聚集水平较低
从各个城市的行业区位熵来看,各地都已形成聚集程度较高的优势行业,如铜陵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池州的非金属矿采选业聚集程度较高,其区位熵都在13以上,但皖江城市带的行业聚集程度总体不高,虽然区位熵高于1的行业有12个,但聚集程度最高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行业区位熵仅为2.17,其他产业的区位熵均在2以下,优势产业较少。
(二)产业聚集资源依赖性较强
尽管每个城市都有其聚集程度较高的优势行业,但从各市聚集程度较高产业来看,绝大部分产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强,要素禀赋是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产业聚集的重要原因。如池州的非金属矿采选业、铜陵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马鞍山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安庆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宣城的橡胶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都是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产业,对资源有高度的依赖性。此外,这些聚集程度较高的行业资源消耗大,对环境污染严重,绝大部分均属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与此相反的是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聚集程度不高。
(三)产业聚集结构不合理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但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等产业聚集程度不高,区位熵最高的农副食品加工业仅为0.84,虽然滁州、巢湖、宣城和安庆的农副食品加工业区位熵均在1.8以上,但这似乎与安徽农业大省的省份不相符。此外,安徽是劳动力资源大省,但纺织业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聚集程度都不高,以至于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外出务工。
(四)中心城市产业竞争力不强
合肥和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中心城市,但从两市37个行业聚集程度来看,都缺乏聚集程度高、能够带动皖江城市带其他地区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其中合肥聚集程度最高的行业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区位熵仅为3.8;芜湖聚集程度最高的行业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其区位熵也仅为3.9。中心城市的产业集聚度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皖江城市带产业综合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表1 2009年皖江城市带各市相对于全国的行业区位熵
(续表)
《规划》的批复给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机遇,但各市如何做好承接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更为重要。本部分在各市产业聚集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各市实际情况,拟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的重点。
(一)加大聚集程度较高产业承接力度
国内学者对产业聚集是否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尚未达成共识,但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认为产业聚集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并有研究得出:产业聚集不但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而且随着产业聚集程度的提高,产业聚集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渐增长[18]。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是安徽工业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并且每个城市都有其聚集程度较高的优势行业,在此基础上,各地应加大对自身聚集程度较高产业的承接力度,引导产业向区域内聚集,进而带动安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依托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
滁州、巢湖、宣城、池州、安庆五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依然较高,城镇化率均不高,这充分体现农业在这些地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这为劳动密集型和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滁州、巢湖、宣城、池州、安庆五市应应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重点承接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木材加工、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涉农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此外,沿江地区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加大产业承接力度,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成为带动安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三)提升核心城市产业竞争力
对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应重点承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附加值较高产业的转移。此外,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应当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皖江地区的快速发展。合肥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也是皖江城市带的核心城市,应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争建成区域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作为次中心的芜湖应着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提升皖江地区产业综合竞争力。
(四)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避免恶性竞争
产业聚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中,七个城市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区位熵均在1以上,六个城市的家具制造业和塑料制品业区位熵均在1以上;此外,各地“十二五”规划显示的各地重点发展产业也是高度雷同,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是合肥、马鞍山、巢湖、芜湖、宣城的重点发展产业,装备制造业是合肥、马鞍山、巢湖、芜湖、池州、安庆的重点发展产业,这将导致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势必会产生激烈的竞争。因此,地方政府应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建立合理的分工协作机制,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
1.合肥市。目前装备制造、橡胶制品、橡胶制品、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等产业的聚集程度较高,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应重点承接这些产业的转移,将合肥打造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此外,合肥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金融和商贸中心,应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大研发投资力度,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力争建成区域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2.滁州市。滁州应重点承接非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聚集程度较高产业的转移力度,进一步壮大这些产业的发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滁州是国家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其第一产业占GDP比重在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中最高,达到23.3%,农业人口达到351万,因此,滁州应发挥自身优势,重点承接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木材加工、家具制造等涉农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3.马鞍山市。马鞍山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安徽省重要工业基地,在铁矿石资源的带动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因此在承接产业转移选择上,应重点承接资源开发、钢材深加工等产业链。在进一步巩固汽车及零部件制造、装备制造、电力能源、精细化工、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地位的基础上,应着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4.巢湖市。巢湖应重点承接化学纤维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聚集程度较高产业承接力度,形成支撑巢湖工业发展的优势产业。借助江北产业集中区的建设,重点承接新型化工、高新技术等产业的转移。巢湖市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第一产业比重达到20%,因此,应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加大承接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等产业的转移力度。
5.芜湖市。芜湖是皖江城市带的次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区位熵大于1的行业有11个,但尚未形成聚集程度较高、具有绝对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应加大承接汽车及零部件、材料、光电、家用电器等产业转移力度,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此外,应着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从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使得芜湖成为安徽当之无愧的次中心城市。
6.宣城市。宣城毗邻长三角,民营经济活跃,矿产储量大,在承接产业转移上,首先应该加大橡胶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聚集程度较高产业的承接力度,巩固其优势产业地位。其次,应充分发挥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优势,重点承接农副食品加工和木材加工等产业的转移。为进一步提升其产业竞争力,应重点承接发展汽车零部件、机械设备、医药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建成重要的机械制造和农副食品加工基地。
7.铜陵市。铜陵是我国重要的铜工业生产基地,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聚集效应最为明显,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完善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产业链,形成有色金属冶炼产业集群。其次,应做好化工、电子材料、水泥生产等发展基础较好产业的承接力度,争取承接纺织服装、医药环保、装备制造、能源等可持续发展产业的承接,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将铜陵建设成安徽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8.池州市。池州市的非金属矿采选业聚集程度最高,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应着力延伸非金属矿采选业产业链,形成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此外,池州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江南产业集中区也设在池州市贵池区境内,这些条件都将有利于池州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因此,池州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重点承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新材料、新能源及装备制造、化工等具有一定优势产业的转移。
9.安庆市。安庆应充分发挥石化产业基础较好和劳动力丰富等特点,重点承接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汽车零部件及船用设备加工、纺织、农副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塑料制品等产业的转移,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
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产业转移是产业转移方和产业承接方共同选择的结果。《规划》的批复给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产业承接重点是各地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就皖江城市带各个城市而言,在承接产业选择上,应该将自身比较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结合起来,重点承接适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此外,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及主导产业选择上应该有所分工,避免城市间的竞争。对于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等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应当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形成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皖江地区的快速发展。对于安庆、滁州、巢湖、池州、宣城等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地区而言,在重点承接各自优势产业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农副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产业地承接力度,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
参考文献
[1] KANAME A. A Histor 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 e[J]. Journal of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1):3-25.
[2] VERNON R.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 ycle[J].The Quarter 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2):190-207.
[3] [日]小岛清. 对外贸易论[M]. 周保廉, 译.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444-445.
[4] (美)阿瑟·刘易斯. 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M]. 乔依德, 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 DUNNING J H. The Paradigm of Intemational Produee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1990(1):1-31.
[6] POR TER M E. The Co 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 Har vard Busin ess Review, 1990, Mar ch-April:74-91.
[7] SCHMUTZLER A.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Economic Surveys, 1999, 13(4): 355-379.
[8] BELTON F,DINGHUAN H, WILLIAM M, et al. The evolution of an industrial cluster in China[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0(4) :l-14.
[9] 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理论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 陈建军,胡晨光.产业集聚的集聚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次区域为例的理论和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8(6):68-83.
[11] 张公嵬.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0(10):1670-1674.
[12] 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3):1-10.
[13] 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6):79-88.
[14] 程必定.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4):24-27.
[15] 李停.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区际合作障碍——基于晋升博弈分析视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654-658.
[16] 吴雪萍.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论坛,2010(6):111-113.
[17] 李强,徐康宁. 产业转移:承接地之间竞争的博弈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1-65.
[18] 刘军,徐康宁. 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7):91-102.
Research 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nd Undertaking Industrial Transfer of Wanjiang Urban Belt
LI Qiang X U Kang-ning
(Southeast University Na njing 2 11189 C hina)WEI Wei(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Bengbu 233000 China)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irty-seven industry agglomeration of nine cities of Wanjiang urban belt by using the location quotient index.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Wanjiang urban belt has the characters of low degree of in dustry ag glomeration, strong res ource dependence of i ndustry ag glomeration,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industry a gglomeration, a nd t he w eak i ndustrial c ompetitiveness of ce nter c ity. On th is basis,considering the cities’ real situation we propose that we should take actions to increase strength of undertaking industry transfer of higher industry agglomeration, undertake industry transfer relying on comparative competition,improve center cities’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conduct reasonable division to avoid malignant competiti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lo cation quotient index; i ndustrial transfer; wan jiang urban belt
F061.5
A
1008-8105(2014)01-0045-06
编辑 何 婧
2012−03−01
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11-12D03);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基金项目(2012SQRW048);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CXZZ12_0130);安徽财经大学科研重点项目(ACKYQ1210ZD).
李强(1981− )男,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徐康宁(1956− )男,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魏 巍(1981− )女,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