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梅 涂 念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0054]
公共事业的运行状态,关系到公众的基本生活质量,也影响着社会整体发展进程。公共广播作为公共事业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它始终肩负着公共服务的责任,可以说,以维系公共领域为宗旨的公共广播不仅是一种传播工具,更是一个国家政治民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市场化的双重挑战,“公共广播危机”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所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中国,公共广播发展也呈现出了“共时”的问题,也就是说,当前中国公共广播同时面对着必要性与缺位性的矛盾。对于成都而言,目前它正处于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在不利的大环境下利用好公共广播的媒介优势,发挥其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笔者认为,公共广播扮演着“第三者”的角色,对政府信息发布、重大问题舆论引导、社会认知教育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基于此,笔者在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针对成都公共广播发展的改革方案,即通过获取国家政策支持,积极推进数字化的改革,创新公共广播的节目内容、制作与播出方式,促成经营模式的多元,加强区域合作,完善问责机制,从而实现成都公共广播网的改造与升级。这样的一系列改革,既符合成都现实情况,又能解决商业势力和新媒体环境之下公共广播的生存危机,同时还能更好地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服务,是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
有关公共广播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所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因为公共广播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议题,所以关于它的研究时间段长、范围宽、视角广,而国内外在此议题上又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研究态势。
国外公共广播事业起步较早,发展已趋于成熟,相关研究以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居多。关于公共广播研究,在1997年以后开始大幅度增多且逐渐趋向稳定。笔者通过整理一定数量的国外文献发现,国外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共广播公共服务的价值探析;二是公共广播的体制及改革研究;三是公共广播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四是公共广播媒介经营策略研究;五是公共广播的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笔者选取了两个与本文关系密切的视角——公共广播的体制改革以及公共广播发展困境和对策,来进行较为详细的综述。
1.公共广播的体制及改革研究
关于公共广播体制及改革这一话题,对其探讨从公共广播诞生之初便开始了,国外有大量关于它的研究文献。马克·莱伯伊将媒介划分为三大体制——公共服务核心体制、私营企业核心体制和国营广播核心体制,作者认为“西欧多数国家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采用的是独立公共服务广播制,但如今,几乎所有这些公共体系都变成了类似后者的“混合”所有制,并由于市场部分的上升而日益衰落,处于边缘,甚至将成为残余……”[1]伴随着媒介环境的变化,西方公共广播在实际运作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关于体制的质疑和改革的建议越来越多的被提及。Jakubowicz Karol在《Another threat to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一文中提到,公共广播机构是不应该做任何的商业部门想要做的,它真正的目标是生产制作可以用来阻止任何变动公共广播服务发展的东西,随着商业媒体的做大,公共广播服务的概念被削弱,公共广播的运作越来越走向私有,其原来的体制在悄无声息地受到侵袭从而发生着变化[2]。Hodgson Jessica在《BBC Licence Fee Should Be Cut,Tory Panel to Argue》一文中提到,英国公共广播公司要继续发展下去,必需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在许可费方面,应该得到一定的削减[3]。Karen Donders和Tim Raats在《Analysing national practices after European state aid control:are multi-stakeholder negotiations beneficial for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中,提出了引进“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运作方式到公共广播发展中来,包括欧盟委员会在内的公共机构、工会、团体代表、少数民族等都可视为影响和(间接)管理公共广播发展的各方。这样的一种方式,就好像是一个国家共同磋商和去解决争端一样,使社会服务的公共广播在市场上的影响达到一个可接受的水平[4]。
2.公共广播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
公共广播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研究,是全世界范围内公共广播发展的一个研究热点。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公共广播的运作带来了挑战,Robert W.McChesney 在《 The Mythology of Commercial Broadcasting and the Contemporary Crisis of Public Broadcastin》一文中指出,公共广播服务系统在世界各地一直下降,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下降与有线电视和卫星广播技术、电视频道的数量增加显著相关,然而,从更大程度上来讲,是新自由主义理论下追寻市场价值和商业价值所造成的[5]。也有不少学者将数字技术与公共广播的发展相结合,指出数字技术的出现为公共广播带来了曙光。Yann-Long chen在《A Study on Taiwan's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中谈到,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台湾公共广播系统面临着许多改革,从服务创新的角度来看,地理模拟系统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这一进程促成了传统的PSB服务和一个新的公共服务媒体的合作,作者将光合细菌理论模型与现有的先进国家公共广播系统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一条我国公共广播电视在数码时代的全面发展路线[6]。
另一方面,市场化运作的升级和商业竞争的压力,也使公共广播的发展陷入了困境,Graham Murdock在发表《Building the Digital Commons:Public Broadcasting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时强调,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商业广播的喧嚣越来越大,它们不能预期提供公共服务节目,未来的公共广播服务比起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要重要。同时,他分析了相应的应对方法,公共广播机构可以积极尝试其在内容和制作上的革新,以应对商业浪潮所带来的挑战,比如公共广播机构可以利用数字压缩方式建立起自身的节目资源库,为受众提供时事、纪录片、喜剧和戏曲以及其他的创新节目[7]。Abhijit Bora 在《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By Radio:Challenges Ahead》中提到,商业广播的出现和广告资金的引进向公共广播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但是数字技术凭借其新的交互式服务技术与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可能性——数字化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生产和分销策略,并且准确提供跨平台和跨媒体的受众范围[8]。
总的来说,国外关于公共广播的研究,其视角伴随着媒介大环境的变化而在不同时期显露出不同特征,学者们大多数站在一个批判的角度来看待公共广播,冷峻地剖析了公共广播发展历程中的相关问题以及新环境下的变化态势,并且针对这些问题和变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
国内关于公共广播的研究文献较少,并没有形成一个稳定有序的研究逻辑。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在公共广播这个话题上早期研究较多集中于对西方国家公共广播发展演变这样一个视角,对国内公共广播发展研究的文献并不多,早在1994年,余步在《美国公共广播网的品牌节目——麦克里尔/勒里新闻一小时》一文中,较早地论述了美国公共广播的发展情况,并且从编辑结构、编辑决策以及记者的报道方式几个方面探讨了美国公共广播网的一档口碑较高的节目——麦克尼尔/勒里新闻一小时。其中作者指出,这档节目编辑划分的系统是它文字新闻化的最直接的反映。记者们被分成政治政府、国内事务、法律、艺术、教育、经济、商务及外交等新闻块,每一块由一名高级制片人负责,下设两三个记者,这种划分的最大好处是便于平时的调查研究,必要时把参加演播室讨论的专家召集起来[9]。早期的这些研究,使国人开始接触到了西方国家公共广播的一个发展情况,增加了国人关于公共广播的认识。随着时间的增长,我国学者慢慢将注意力转移到本国公共广播的研究上,2005年以后,相关文献开始增多。钟恭良在《公共广播的过去现在》中,首次将改革开放前和近20年我国公共广播的发展进行了对比与分析,并指出了新时期公共广播的特点:由于现代传递信息的渠道很多,公共广播网用于发布一般新闻和政令的功能已逐渐淡化;公共广播系统的质量指标有了规范和新要求;关于公共广播的新诉求、新技术层出不穷[10]。
近年来,我国公共广播的研究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视域来展开:一是公共广播节目运作改革研究;二是公共广播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三是公共广播传输设备技术分析;四是关于国外成功公共广播案例分析。但和早期的研究不同,此时更加多的关注于公共广播收入模式和融资模式的分析。笔者主要选取了以下三个视角来做出相应的文献综述。
1.公共广播节目运作改革研究
电视节目是电视媒体经营的核心,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两种电视制度的利益不同决定了两种不同的节目价值取向。公共电视能否在与商业电视的竞争中生存、发展,能否更好地完成服务公众利益的使命,关键在于公共电视节目体系的设置与运作。周雅琦在《公共电视的节目策略研究》一文中,总结了公共电视的节目特征、节目构成以及节目运作等各个方面,这些环节都应贯彻公共电视“服务于大众”这一核心理念,公共广播电视台为应对商业电视的竞争,都需要启动节目传播价值活动——让人们用一种崭新的方式来评价他们从公共广播电视台获得的服务。例如在不同内容、风格、类型的节目编排以及播出时间、顺序、长短上的统筹规划都注意保持平衡等[11]。崔海丰在《广播节目研发机制初探——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研发工作为例》一文中指出,中国广播正迎来创意竞争的时代,只有勇于创新超越自我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节目质量是关乎广播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他在文中建议广播电视台可以成立节目研发部,开展新节目形态研发工作,同时需要注重节目的测试,也就是将研发的节目做成样带,组织目标听众到受众实验室进行节目测试。通过听取意见建议和分析测试数据等多种手段了解听众对节目的反馈,并根据这些反馈对节目做出相应的修改和调整[12]。
2.公共广播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陈积银、彭金山在《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中谈到,从电视资金来源看,目前中国广播电视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公共广播电视空有其名,而无其实。公共广播电视的缺位对于中国建立和谐社会极为不利,虽然中国广播电视目前需要解决广电传媒的产业化,但公共频道的缺位问题同样需要解决。作者认为,当前中国广播电视改革应走向国营广播电视频道、公共广播电视频道和商营广播电视频道共存的局面,而不是将媒体画分为两类进行改革的双轨制[13]。杨金鹏和徐鑫在《我国公共频道的现状及转型之路》一文中,提到目前我国公共频道空有其名,与公共广电的本质相去甚远,地位相当尴尬。生存在宣传教育与追求经济效益的矛盾之中,常使得公共频道既没能承担起公共服务的公益性功能,又深陷于一心追求收视率的泥潭中不能自拔。作者提出,数字化的出现,刷新了传统收费的方式,广播电视越来越可能像普通的市场一样直接收费了。现在在数字电视推行过程中所采取接入收视费用的方式对于今后形成公共广播电视体制具有奠基作用。因此,数字电视的推广为中国开设公共广播电视频道提供了新的机遇[14]。唐海江、孙佳乐在《试论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财政支撑体系的建构》中,明确指出财政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发展的一个基础性问题,目前,我国尚未确认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财源最大化和最优化的途径,也缺乏与此相关的完善的财政运行机制。对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财政而言,仅仅从财源本身来研究资金来源、投入及分配方式显然不够,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的运作机制才能保证资金运作正常并发挥出最大效用,比如以独立性原则和公开性原则建立预算、分配、激励、核算、审计制度[15]。
3.对国外公共广播收入模式和融资模式的分析研究
收入和融资模式是近年来学者关注得较多的问题,也是公共广播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侯红霞在《美国公共广播的公共政策和资金模式》中,强调美国的公共广播无论是从公共政策上,还是资金模式上都与世界其他各国不同,他的优点和缺点都表现在资金模式和相关的立法政策上。如果想改变公共广播的边缘性地位,使之真正发挥促进公共讨论和构建民主社会的潜能,政策和资金模式的改革是必由之路。比如公共广播可以播出少量的广告,少量的广告对于公共电视台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补充性资金来源,同时它也可以依托自身节目,开发相关衍生的商业产品(比如和节目相关的书,玩具等等)并获取利润等[16]。王哲平、陈沈玲编译的《新媒体时代公共广播的盈利模式》一文中,谈到数字化和基于网络的媒体正在吞噬我们的广播听众,为了生存和发展,公共广播需要开发创新型的自筹资金技术。他在文中建议公共广播在运营中,要考虑听众在节目中的兴趣点,然后按照目录制成产品售给他们;建立了一家专注于听众兴趣(成功的作家、食品、酒、住宅等等)的出版和活动公司,作为一个赢利机构,继续独立运营[17]。
国内学者在对公共广播的研究中,之于国外公共广播发展探索的文献占据了大部分,对本国自己进行的探讨并不多。国内关于公共广播改革的文献居多,学者们开始认识到国内公共广播发展中的诸多问题,也积极开始寻求相应的策略来解决,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并没有提出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公共广播发展改革方案,并且理论论证性的文章较多,针对于地区性(比如成都市)公共广播发展改革研究,则更是鲜见。于是笔者寻找到这个空白,在吸取先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国内外关于公共广播发展的相关成功经验,特别是新时期环境之下所做出的转变和调整,基于成都公共广播网的现实情境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于成都公共广播网发展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选取了国内外两个典型的公共广播发展案例——英国公共广播公司BBC和香港公共广播电台来进行分析总结,探讨它们在各自发展历程中一些重要而有益的变化和经验。BBC作为兴起较早的公共广播机构,长期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龙头地位,在世界上的影响极大,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已经沉淀下来许多供后来广播发展所需要的经历,近几年来,BBC在英国广电行业生态环境变迁下所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更是为我国广播的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借鉴;国内视角上选取了香港公共广播电台,是考虑到香港本身所处地位和发展历史的特殊性,它是在英国的管辖下所成立起来的,本身带有一定的“洋气味”,随着香港的回归,香港电台如何来权衡“新环境”和“洋气味”之间的关系,它所做出的调整,以及面临新媒体侵入所做出的改变,都为我国广播的发展注入了可借鉴的经验之源。
Tony Sampson&JairoLug曾说过:“BBC并不是一个理想模型,但是它比私人利益更具有民主的潜力。”1922年,英国广播公司成立,作为私有企业形式的英国广播公司仅仅运行了四年,就被改组为公共服务机构,新的英国广播公司(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也就是现在的BBC)于1926年成立。英国政府以王室的名义,为这个改组后的英国广播公司颁发了长达10年的皇家特许状。英国广播公司首位执行长约翰·瑞思认为,应使广播免于商业机构和邮电部门的控制,去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社会性的、宗教性的和民主性的节目体系,使广播服务超越利润和娱乐的狭窄视野,他将这个理想命名为“公共服务广播”,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共服务”成为BBC的指导原则,并在日后的运作中逐渐成为其制度内的重要规则[18]。大半个世纪以来,BBC以其公共服务传统及高质量节目闻名于世,但它的发展路途并不平坦。BBC的公共服务运营体制在现实中不断经历着挑战和考验,并且为适应新的环境做出了许多战略调整。
1.技术变革:BBC与新媒体技术的互动
近十多年来,英国广电行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商业电台的迅猛崛起,新媒体铺天盖地席卷市场,墨守成规的BBC饱受收视率不佳、机构臃肿、用户流失等问题。在重重困境下,如何来调整如何来改革是BBC所面临的最大难题。BBC高层意识到要在数字时代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壮大自身,最终,BBC选择拓展相关新媒体业务来作为自己的切入点。1998年,“BBC Online”上线,BBC开始利用自有互联网网站播出广电节目,在日益的发展进程中,“BBC在线”逐渐开始过渡为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后台资料库,提供给网民大量与节目相关的背景材料和延伸性报道;2000年,“BBC Online”进行了技术整合,逐渐扩充到包括在线广播、电视平台、多平台与互动电视、音频与音乐节目、手机媒介在内的千人团队。2007年末BBC iPlayer 面世,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众多在线广播节目。2010年初,iPlayer进一步更新和发展,可以在超过40种不同移动设备和平台上使用。BBC通过搭建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为其广播节目的传播铺垫了道路。
BBC在新媒体时期所做出的调整,说明公共广播必须要充分利用当前媒介环境下对自身有利的媒介资源,借敌对势力来发展壮大自身,主动结合新媒体技术,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其带来的冲击和挑战,这也是众多广播媒介面临同样困境的应变之道。
2.内容创新:商业竞争下凸出“公共服务” 本色
面对激烈的商业竞争,BBC在内容方面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创新。BBC意识到,如果单纯陷入收视率之争中,并不能解决其面临的诸多时代问题。于是2004年底,随着新总裁的上任,BBC做出了商业重心的调整:不再一味与商业电视进行收视率竞争,而是把焦点集中在彰显“公共服务”本色上。毕竟,公共服务才是BBC立台的根本和无人能及的优势所在。例如,05年初,BBC所播出的一档新颖的纪实节目——《发现春天》。节目以全新的方式带领观众接近大自然,通过观众的参与记录下春天在英国的脚步。节目要求人们去寻找春天到来的六个信号,以及发现该信号的时间、地点。这个节目激发了普通观众对自然科学的兴趣,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并不拒绝娱乐。除此以外,我们熟悉的《憨豆先生》就来源于BBC的搞笑短剧。目前火爆澳洲、美国甚至中国电视屏幕上的明星舞蹈选秀节目,其源头也出自BBC的《邀你共舞》。在不伤害公共广播电视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制作、播出高收视率的节目,正是这些新颖又渗透了人文精神的节目使得BBC保持了自己“社会公器”的品格。
BBC在内容方面的创新,使得其公服务的初衷得到了维护,节目质量的提升赢回了受众注意力,商业竞争促使了BBC彰显了其公共服务的本质,如何在逆境中寻求发展的空白和空间,是广播发展中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3.组织结构:打破传统“各自为政”局面
汤普森认为,传统媒体的组织结构中,业务部门之间泾渭分明,工作内容太过单一和固定,伴随着媒介的相融,这种结构很容易在部门之间造成壁垒,令企业内部信息交流不畅,高投入低效率。于是他对BBC的组织设置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如表1。我们可以看到,目前BBC的整个组织设置中,分为了执行委员会以及包括视觉团队、音频与音乐团队在内的九个团队。其中,有四大团队和节目内容生产直接相关:视觉、音频与音乐、新闻和北部中心团队,这些团队打破了过去按频道和类型划分结构的方式,例如,新闻团队是将原先独立的电视、广播和网络新闻运营平台整合成一个跨平台多媒体新闻中心,将新闻资源按照受众不同需求与传播途径的差异进行调整,使其适合在各种不同的平台上播发,达到节约新闻成本的目的。日后成立的视觉(Vision)团队,是BBC将娱乐、喜剧、戏剧、儿童节目等部门融合成一个新机构,这个机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内容生产团队,拥有4000多名员工和自由创作者,提供的视频节目内容可在全媒体平台播出。
汤普森的这些预见在新时期得到了证实,他所做出的调整也是适合于现实实际的。公共广播的发展要拥有自己独立的管理组织体系,并且组织的构架要敢于突破传统界限,打破过去墨守成规的设置方式,以受众需求为出发点,充分整合有关联的资源体系,成立有效率的运作平台。
表1 BBC2010年组织结构
4.媒介经营:商业运作的适度渗透
BBC作为公共广播服务机构,资金主要来自每年收取的执照费,执照费是英国建立BBC时开创公共广播的传统投资方法。执照费收取标准由政府决定,并由政府征收,一般情况下,执照费收取形式是以一台电视接收机或一个电视家庭为单位,每年缴纳一定数额的金钱。随着BBC内部的转型和改革,商业运作在公共服务领域的成功渗透,新媒体平台将BBC媒介服务转化为商业经营收入,从出售BBC节目内容、扩展海外市场、出版杂志图书、研发新媒体技术,到收购公司、投资和建设频道都有涉猎。近年来,BBC注重自己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公司向外租播音室和道具,也为其他公司提供实况转播和各类影音制品的制作服务,通过向顾客提供机器设备和服务从而获得收入。不仅向BBC企业集团内部,而且也向政府和第三方提供各类广播技术,甚至是频道、频率节目主持人和相应的策划、创意与设计。除此以外,BBC还独资或合资经营有线卫星电视,向国外受众提供收费电视节目。利用BBC多年公营创造世界名牌效应,通过商业性国际服务来补贴国内广播电视服务,以保持非商业性的特色。
公共广播需要拥有自己固定且不完全依赖于政府或者受众的独立经济来源,这是BBC在媒介经营上带给我们的一大重要思路,传统的执照费可以给公共广播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资金收益,但是过于单一的经营模式也会使得公共广播的发展之路变得越来越窄,适度商业运作的渗透,可以为广播媒介注入活力,为其发展壮大带来资金支持。
香港电台是香港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对社会和市民肩负着传播各种信息的重任。香港电台成立于1928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电台服务日渐增多,1956年,港台正式改组为一个政府部门,其制作节目也越加多元化,并积极配合政府进行各项政策的宣传。香港电台遵循一套行之有效并久经考验的编辑程序运作,同时确立了有效的制度,它的宗旨是充分反映政府和市民的意见,并在两者之间充当沟通的桥梁。在几十年的运作中,香港电台以提供有特色、高素质及一些商业广播机构没有或极少制作的节目为目标,并且始终贯彻三大目标:提供咨询、教育和娱乐以及与众不同和高素质的节目。香港电台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环境的变迁做出了许多的调整,但其公共服务的理念始终如一,为我们日后公共广播的发展演变提供了长足的经验。
1.技术拓展:向新媒体延伸
欧洲广播联盟主席Arne Wessberg 曾经指出在数字化时代,公共广播机构更应该推行民主及多元化,以确保其服务让每位受众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信息[19]。从香港电台的运作来看,数字时代香港电台也面临着重重问题,但如何来挽救数字技术冲击下的这个危险局面?2000年10月,香港电台新媒体拓展组成立,负责制定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多媒体发展策略。该小组推出了不同的节目播出平台,以满足不同受众对于节目的需求,如eTV online和“网上问功课”网站,提供给受众与教育相关的节目和咨询,特别是eTV online的“点指传媒 point to media”,以互动形式让受众了解到更多传媒方面的工作,去学习如何辨别传媒讯息,提升了受众的媒介素养。2010年7月,香港电台网站更新版面设计,功能也相应升级,新闻咨询的流畅度和更新速度都较以往来说有较大的提高,其推出的高质版电台直播,利用P2P点播技术和网络宽频资源,为用户带来了流畅且音质更清晰的6个电台节目直播。港台网站还致力于开拓流动服务,推出“香港电台随身版”iphone程式,以及提升手机版功能,用户可通过手机网络、WIFI及时接受新闻咨询、收听电台直播或者精选的一些节目。香港电台作为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积极发展电台数码化广播,早在2006年港台就开始试行制作高清电视节目,并于2012年推出了5条数码声音广播频道,主要将现有的AM频道转化为数码广播,5条数码频道包括两条英文台,2条普通台和1条粤语台,其中1条频道将用来转播中央广播电台的节目。与此同时,香港电台的专用数码电视频道目前也在积极筹备过程中。
香港电台通过向新媒体技术延伸,搭建新媒体平台,拓展新媒体业务,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转为有效的力量来扩充自己。高科技的浪潮奔涌,给公共广播提供了突围的可能,公共广播处在这样一股潮流中,应打破固有思维和传统仅依靠电波传递这个传输通道的格局,敢于和新媒体技术进行对接,在技术上不断与时俱进。
2.跨地域合作:广播媒体融合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变革中,单个媒体想要获得自身的一席发展之地显得越来越难,“区域合作”这一概念呼之欲出,香港电台很早就关注到跨地区合作的重要性。上世纪90年代开始,香港电台频频与内地联动合作,如1991年5月开始与广东台联办《粤港经贸专线》,节目时间在每天上午9点到10点的黄金时间段,香港贸发局、广东经贸厅的官员在空中热线交流,回答观众提问,这栏节目在当时全国广播深化改革之时横空出世,受到了很多的关注。进入新世纪,香港电台跨地域融合更是频出大手笔,并且不仅仅局限于广播节目制作,在公益和社会层面也多有涉足。跨地区合作给合作双方都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如与上海台、广东台联办节目《三江联播》;加入9+2泛珠合作机制;2000年,在北京举办世纪慈善群星会等,不管合作的方式如何,这些形式的活动都为其以后的发展铺垫了基石。在国内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香港电台基本是港岛第一个报道的媒体,因为他们有多年来与内地电台合作的基础,可以在第一时间和内地电台记者进行连线报道。近几年所推出的“慢一拍”栏目,融网络、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给香港电台赢得独特的地位以及广泛的听众奠定了基础。2010年4月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与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北京签署了《粤港合作框架协议》,“协议”的签订,一方面标志着粤港合作掀开了新的篇章,另一方面为两地媒体之间的合作搭建了桥梁。目前,以“粤港广播联盟”为代表的广播媒体合作组织,已经在筹备和计划之中,广播特别是公共广播作为粤港两地民众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体,其在推动两地经贸往来、沟通合作、文化交流以及自身发展等方面有很多一致的传播目标和价值,所以“粤港广播联盟”的建立也将呼之欲出。
合作对于人类的生存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推动来讲是如此的重要,对于公共广播的发展亦是如此。香港电台的跨地区合作只是一个缩影,广播媒体的跨地区合作应是未来广播发展的一个主流趋势,近年来伴随着各地区域性广播联盟的成立,其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容小觑,公共广播的发展也应遵循这条理路,懂得如何结合如何整合利用有用资源。
3.节目制作:自主与外判的结合
广播为了适应商业竞争的压力,其节目内容和制作手段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进行了许多相关的调整。目前香港共有三家广播电台:香港电台、商业电台和新城电台。其中,除了港台的另外两家电台均采取的是商业化运作模式。从节目内容来看,香港电台作为香港唯一的一家公共广播,并不直接与两个商业服务广播竞争,而是为商业性流行内容提供有益的补充,满足少数群体的需求,比如古典音乐、中国戏曲等方面的内容,如表2。这样的一种运作模式避免了在有限市场上为争夺受众而进行的厮杀和角逐,其所提供的精英文化也符合了公共服务的本质。从节目制作上来看,“编辑自主”作为香港电台节目制作的一项重要原则,可算作是港台的一个特色,它是在港台多年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起来的。港台将“编辑自主”视为其电台的首要价值:“确保新闻及咨询不会沦为任何团里的专利品,也不会被包装成只顾煽情、偏重娱乐性和避重就轻的商品。确保新闻采编及节目策划的决定,纯以新闻专业的固有准则和专业判断为依归。”[20]另外,自2000年开始,香港电台推出外判电台节目计划,引入新制作意念,推动培育本地独立创作。外判节目是一种全新的节目制作模式,是指电台、电视台等大众媒体将部分节目的制作权交给部分私营的制作公司,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引进创新的意念及制作技巧,在节目内容及形式上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
香港电台在节目选取和制作上,既坚持了自身在编辑上自主的原则,又灵活地引进了外判节目的计划,这样的一种方式让我们了解到,公共广播机构要发展壮大,必须拥有一些电台内部的特色节目作为立台之本,同时也需要足够的空间将权利“放出去”,引进或者购买一些新颖的有趣味的节目,给受众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听觉盛宴。
表2 香港电台的电台频率
4.问责管制:追求“公共服务”的初衷
当下商业媒体竞争压力加剧、公共广电认同动摇、媒体新人危机及年轻人越来越追求私人领域的个人生活愉悦,对公共传媒肩负的启蒙性责任的节目内容减淡[21],这些问题督促公共机构亟待增强其公信力,对公众负责,及时回应公众的需求和疑问。面临这些压力,香港电台为了维护其公共服务的初衷,对外十分注重其“问责”的态度,不断完善其问责机制。港台通过不同机制向公众问责,发展强化问责的绩效衡量与评估体系,包括每年举行的公众股咨询会、港台节目顾问团会议、节目聚焦小组、发表年度计划及服务承诺、坚守港台制作人员守则、定期进行收听、收视及欣赏指数调查、遵从广管局节目守则以及与政策局和立法会进行定期会议。除此以外,港台对内还强化对机构内的管制,香港电台广播处处长与跨界人士组成了一个专门的顾问委员会,委员会就有关港台服务的事宜向广播处长提供意见,包括编辑方针、节目标准、服务表现评估、服务改善等等,并听取有关港台节目投诉的建议和公众的意见调查报告,加强对港台的管理。香港电台通过加强自身的“问责”和管制,将公共服务的理念扩散开来,在商业广播横流的时代,港台凭借其对公共服务的坚守,秉持对公众负责人的态度,得到了越来越多听众的认可。
公共广播的发展需要拥有一套完善的问责机制,在运作过程中注重责任的追究,当然,应尽可能地避免发生任何可能的意外,因此内部的管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强化机构内的管制,内外一起来保障公共广播的顺利运行。
BBC和香港电台的实践经验从节目内容、制作和发布、组织结构以及经营策略等多个方面为公共广播的发展提供大量思路和启发。成都公共广播网在其发展的几十年岁月中,许多问题日益暴露,其公共服务的职能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发展较为成熟的公共广播中借鉴经验、规避教训,从而探索出适合自身的一条发展之道,是成都公共广播需要遵循的一个正确的理路。
成都公共广播网发展已有多年历史,目前已形成集新闻频道、音乐频道、交通频道、文化休闲频道于一体的综合广播网,它们主要提供新闻、交通、法治、娱乐等几方面的节目内容给受众。在实际运营中,成都公共广播网的发展受到了包括内容生产、管理体制、媒介经营等诸因素的影响。针对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成都公共广播网的运营改革逐渐被提上日程。笔者结合了国内外公共广播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成都广播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适合成都公共广播网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1.成都公共广播网的政策环境
成都公共广播的发展并没有处于一个有利的环境中,从对成都公共广播网所做的调查来看,当前其发展的一大瓶颈是政府财政投入的不足,作为地方党和政府的喉舌,公共广播的发展理应由地方财政提供足够的经费作为保障;另外,成都公共广播发展中存在着资源分配失衡的局面,包括广播频率、人才资源、技术设备等资源在内,市级电台和县级电台之间都有着明显的悬殊和差别,广播资源的再分配或者调整,则需要政府从宏观层面上着手,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意见,协调市、县两级广播电台,做好一个沟通桥梁的作用。
2.政策支持的力度需加大
结合BBC和香港电台的发展经验以及成都的现实情境,无论国家制度和广播管制存在着如何不同,公共广播的良好运作离不开政府支持这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成都公共广播网的进一步健康运行亟待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国务院今年所颁发的“关于国家公共体系的‘十二五’规划”指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迫切需要。这一规划表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状态,作为成都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成都公共广播网的发展在许多环节应得到政府的支持。一方面,加大财政的覆盖力度和覆盖范围,使成都市级和县级各电台充分享有资金保障,投入的同时需要注意区域的平衡,处理好横向与纵向项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重新整合广播资源,减小市县两级的差距,实现公共广播对全成都居民的广泛传播。政府政策作为一个先行保证和铺垫,它是一个外在的推动力量,促进着公共广播的健康运作,但是要从根本上实现公共广播的发展价值,必须从内部来进行相应的改革。
1.成都公共广播网的新媒体环境
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压力,成都公共广播网也受到了这波巨浪的侵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受众的分流与离散,新媒体凭借自身的超强交互性、实时性等特点,吸引了众多年轻受众。近年来,成都公共广播网也尝试性地运用数字技术来巩固自身的地位,例如数字音频广播的推行,一定程度上挽回了部分注意力资源,但是如何将新媒体技术与公共广播真正地融合在一起,将敌对势力纳入自身势力中来,成都公共广播网在此方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2.公共广播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
新媒体时期,BBC和香港电台同样面临过类似的困境和挑战,从它们的变革中我们可以看到,要在数字时代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来壮大自身,广播技术的升级可以算是未来中国广播行业的一条必由之路,当然成都公共广播也应不断借势发展壮大。笔者认为,我们首先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新媒体策略小组,将新媒体的运用提升到战略高度,该小组负责制定在新媒体环境中公共广播的各种发展策略。同时,结合数字技术,拓展公共节目的播出平台,如英国广播电台的“BBC Online”,成都的各公共广播电台可以尝试推出自己电台的网站版,提供给受众及时点播收听相关节目的可能性,使受众更加方便地收听电台节目;除了电台网站版,相关衍生性服务网站的有益尝试也可开展,如香港电台的eTV online和“网上问功课”网站,这些网站不单单给受众提供了所需要的讯息,发挥了其公共服务的职能,而且也加强了电台和听众之间的互动。成都公共广播还应结合最新的动态,开拓相关的流动性服务,例如推出“成都电台iphone版”,“成都电台ipad版”等,结合流行手机版功能,为听众提供电台直播或者精选的一些节目。
1.成都公共广播网的节目运作现状
广播节目的运作是成都公共广播网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目前,成都各级公共广播电台的竞争力显得有些单薄,在商业广播的巨大竞争下,又由于其本身的制作能力不高,其节目愈渐走入低俗的泥潭中,离公共服务的初衷越来越远。前两年,在与商业广播进行激烈竞争过程中,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和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参与制作和播出一些趣味低下的广播节目,国家广电总局曾经下达通知要求停止此项工作[22]。另外,“制播合一”的封闭式操作模式,生产者、提供者、管理者、监督者四位一体的格局,也造成了广播节目在制作与播出上的单一性。
2.创新节目内容、制作与播出
节目的好坏,是衡量其公共服务如何的一个重要指标。BBC和港台在节目内容的选取上,为成都公共广播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思路,其在节目设置上不应该与商业广播出现恶性竞争,而应与商业电台所提供的内容形成一个有益的互补,注重节目的原创性,把焦点集中在凸显“公共服务”本色上。针对成都的现实情况和听众的收听爱好,成都公共广播网在节目设计时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必播节目和选播节目,如图1。必播节目应突出公共性、服务型和新闻性,如新闻资讯类节目;选播节目应突出体现文化性、科技性和娱乐性,如带有天府文化的资讯、休闲旅游、古典音乐与戏曲类节目。无论是哪一档节目,都需要凸显出自身的特色,打造品牌效应,这是BBC在制作节目时的精髓,由于相同的环境特征,成都公共广播网的发展亦可以借鉴过来。
节目制作和播出方面,综合BBC和港台的经验,笔者认为,成都公共广播网的发展需打破“制播合一”的刻板思维,充分调动各级资源,共同构建一个专门的资源共享平台,实现市县两级对于节目的共同制作与播出。具体来说,公共广播网可以建立一个专属的节目资源库,各级电台根据自身的条件、能力、制作适合在公共广播网中播出的节目,并存储在节目资源库里;另一方面,成员电台根据自己的需求,从公共广播节目资源库里选择适合的节目进行播出。对于部分新闻类节目,可以采取这样的运作方式,对于其他的休闲、养身类节目或者我们上述的选播类节目,各电台可以根据本台的特色,独立进行制作。当然,由于成都许多电台本身的节目制作能力不高,节目内容重复性又高,于是可以效仿港台引进外判节目计划,将部分节目的制作权交给部分私营的制作公司,实现节目内容及形式的多元性,以健康的方式来赢取受众注意力。
1.成都公共广播网的经营模式
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公共广播服务长效机制的保障,目前成都公共广播的收入来源多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财政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支撑起了成都公共广播这片净土。当然其收入也包括一定商业资本的进入,例如通过收取广告费来维持经营,但所占的比例只是很少一部分,另外随着广告涉入公共领域,如何来权衡收视率与公共服务之间的关系,成都的公共广播电台还需要做出很大的努力。因此,一种更加健康并且多元的经营方式是值得探讨和采用的。
2.实现经营模式的多元
BBC和香港电台的经验指明,在新时期过度依赖政府来维持发展,不仅会削弱公共广播的抗风险能力,而且可能会造成媒介声音的单一化。针对成都公共广播发展的实践,具体来说,可以引进“执照费”的方式,为了保证公共广播服务于社会和公众,提供高质量的节目,运营经费采用来自社会公众的收听费方式看上去似乎是明智之举。听众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节目进行筛选,并为自己的兴趣自主地买单,这样的模式似乎更加具有人情味。考虑到成都目前公共广播的发展状况,可以先选取一两个公共广播电台作为试点。邓炘炘认为,这样的财源安排,“既排除了私人资本对广播的控制,防止了广播与报业争利而降低水准,也限制了政府对广播媒体运行实施直接的行政干涉。”[23]当然,执照费的引进并非一两日便可解决的事情,在不影响公共服务的情况下,让商业运作适度渗透,将二者有效结合,可以缓和财政的压力,又可增加公共广播经营的多样性。具体来说,成都公共广播可以注重对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效仿BBC的许多新晋方式,如向其他公司提供转播和影音制品的制作服务,向顾客提供机器设备和服务获得收入等。另外,从香港电台的经营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如图2,在不损害电台原来运行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接受来自其他电台或者媒体机构的赞助。成都公共广播网在经营上,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
图2 香港电台2010—2011营运开支
图3 成都公共广播网经营模式构想
1.成都公共广播网的区域合作现状
区域合作的强大效益在广播的发展中不言而喻,然而,成都地区的公共广播并未把握好这种策略。目前,成都市县两级电台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各个地区广播发展出现“自扫门前雪”的局面,广播媒体运作缺乏一个整合的、联动性的模式;另外,地区间的横向合作也并未有所作为,2011年2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批,国务院明确指出在中西部有条件的地区培育壮大若干城市群,推进重庆、成都、西安的区域战略合作,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上为广播的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但是落实这一设想仍然需要多方做出巨大努力。
2.大力提升区域合作空间
香港电台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地区合作,可以为公共广播的发展带来很多正能量。成都公共广播网的改革,是以整合利用市、县、乡、村的广播资源为目的的,所以更加应该重视合作的重要价值。一方面,以市县两级为重点的纵向合作应该是成都公共广播发展的重点,如何来开展呢?笔者认为,“联制联播”的操作模式是一条具体的可行之路。所谓联制,就是建立专属于公共广播的节目资源库,各级电台根据自身条件制作一定数量的广播节目,并储存在节目资源库里;联播,就是根据各电台的需要和状态,节目共享,挑选适合自身定位和特色的节目进行播出。这样的一种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多余的支出,各级电台都可以提供自己现有的优势资源,进而发挥整体效应。另一方面,地区间的横向合作也不可忽略,成都公共广播的发展不应只局限于成都一个地区,应该通过合作来获取更多对其发展有利的资源。“广播联盟”作为近几年来重要的广播媒体合作组织,对于促进地区间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通过节目资源的共享,可以在较快时间内提升各电台的节目水平,打造节目品牌,形成气候,提升竞争力。因此,加快成都地区公共广播与其他城市,特别是周边城市如:重庆、西安等地的结盟,对广播节目质量有着巨大的提升作用,各联盟台都会派出精兵强将来联合制作节目,这不仅是各个电台业务水平的一次展示,也是各台互相学习和提升的机会。
1.成都公共广播网的问责现状
由于各种原因,“问责”这一观念在国内广电媒体的意识中很模糊,很多从业人员并未把它纳入到自身的工作准则中来,相关的问责机制也并未形成体系,出现纠纷与问题时没有一个完整的责任追究过程。
2.强化问责意识,完善问责机制
综合BBC和香港电台的发展经验来看,问责这一部分直接与听众相关,关系到听众的切身利益,在公共广播的运行中不能被忽略。目前,国内采取得较多的是对于节目的监督和测评机制,以确保公共广播节目的顺利播出,但是对于节目播出后的跟踪反馈以及相关责任承担部分却做得并不好,成都地区亦是如此。成都公共广播网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将“问责”这一责任意识纳入都自身的发展轨迹中来,在各个阶段都注重“问责”的态度,不断完善其问责机制,比如,首先要遵守相关的节目播出守则、广播从业人员守则;并且定期举行相关的收视、收听指数调查;组建相应的顾问团和小组,针对节目以及受众定期进行会议总结等等。让问责成为常态,完善问责机制,使责任人得到应有的惩戒,从而保障成都公共广播网的顺利运作。
著名政治理论家、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德学院前院长大卫·马昆德说过,“现在是时候取回,或者重塑公共领域。”公共领域对于人们来说,是在国家与私人领域之间所追求的一种充满民主气息的理想境界,时间没有抹灭掉它的价值,反而在当代,人们对于它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公共广播作为守护公共领域的利器,在数字化和市场化的浪潮中,显得有些大受挫折,要想更好地去适应时代的节奏,维持其“公共服务”的初衷,公共广播必须进行改革,调节自己的运行规则。
成都公共广播网在其发展的几十年里,总体状态良好,但它依旧摆脱不了媒介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困扰,相应问题的出现,犹如一记警钟提醒我们是时候采取策略来进行调整和改造了。本文选取了国内外公共广播发展的两则经典案例——英国公共广播和香港公共广播电台,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归纳出了在新的媒体环境下,它们所做出的有益改变,从而结合成都公共广播网的发展情况,从国家政策、公共广播的内容、技术、经营模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革方法。鲁迅说过,“不革新,是生存也为难的。”的确如此,通过借鉴成功的经验来改革,来创新,是成都公共广播网继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之举。
[1]马克·莱伯伊.世界公共服务广播的形势:俯瞰与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02):2-7.
[2]KAROL J.Another threat to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J].Intermedia,2004(04):6-8.
[3]JESSICA H.BBC Licence Fee Should Be Cut,Tory Panel to Argue[J].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2004(04):1-3.
[4]DONDERS K.Tim Raats:Analysing national practices after European state aid control:are multi-stakeholder negotiations beneficial for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J].Media,Culture &Society,2012(02):2-5.
[5]MCCHESNEY R W.The Mythology of Commercial Broadcasting and the Contemporary Crisis of Public Broadcastin[J].Vancouver &Montreal,1997(01):3-6.
[6]CHEN Yann-Long.A Study on Taiwan's Public Broadcasting System in the Age of Digital Convergence[D]. Taibei:Shih Hsih Universit,2010(12):2-10.
[7]MURDOCK G.Building the Digital Commons:PublicBroadcasting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J].University of Montreal The 2004 Spry Memorial Lecture,2004(11):4-5.
[8]BORA A.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By Radio:Challenges Ahead[J]. New Media and Mass Communication,2011(06):3-5.
[9]余步:美国公共广播网的品牌节目——麦克里尔/勒里新闻一小时[J].环球试听,1994(03):1-3.
[10]钟恭良.公共广播的过去与现在[J].声频工程,2005(05):2-5.
[11]周雅琦.公共电视的节目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06):31-45.
[12]崔海丰.广播节目研发机制初探——以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研发工作为例[J].中国广播,2012(11):2-4.
[13]陈积银,彭金山.中国公共电视频道的缺位与策略探析[J].视听界,2005(06):2-3.
[14]杨金鹏,徐鑫.我国公共频道的现状及转型之路[J].新闻知识,2010(09):2-3.
[15]唐海江,孙佳乐.试论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财政支撑体系的建构[J].现代传播,2011(12):4-5.
[16]侯红霞.美国公共广播的公共政策和资金模式[J].现代传播,2012(03):2-3.
[17]王哲平,陈沈玲,编译.新媒体时代公共广播的盈利模式[J].前沿观察,2009(03):3-4.
[18]陆小华.整合传媒——传媒竞争趋势与对策[J].北京: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1.
[19]殷琦.从香港电台看香港公共广播服务的起源与进展[J].媒介经营与管理,2011(09):2-5.
[20]李雪.从香港电台看公告服务广电的运营模式和公共性[J].东南传媒,2010(4):2-3.
[21]BRANTS K.Auditing Public Broadcasting Performance:Its Theory and Practice[J].The Public,2003(11):3-5.
[22]金风.广电总局批评四川电台成都电台禁止涉性低俗节目[EB/OL].[2007-09-06].http://www.cnr.cn/news/ 200709/ t20070906_504561550.shtml
[23]邓炘炘.动力与困窘:中国广播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46-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