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脑复苏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2014-08-01 00:13:44李元塔莫俊德钟国荣
当代医学 2014年22期
关键词:脑死亡颈静脉血氧

李元塔 莫俊德 钟国荣

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脑复苏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李元塔 莫俊德 钟国荣

目的 探讨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在脑复苏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2例,对所有患者实施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评估患者脑复苏情况。结果 22例患者中,6例出现死亡,在伤后的4~5d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75%),16例患者存活,在伤后的5d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呈现升高趋势,但<75%。结论 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对于颅脑损伤患者脑复苏具有重要的评估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颈静脉血氧饱和度;脑复苏;评估价值

脑梗死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及脑血管病理改变,甚至出现脑死亡,从而导致患者在颅脑损伤后出现继发性损害,危及生命。通过给予患者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继发性损害的几率,并促进患者脑复苏,降低死亡率[1]。临床研究表明,颈静脉血氧饱和度能够反映患者脑内的氧平衡情况,早期发现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促进患者脑复苏。本研究对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应用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评估脑复苏的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2例;其中男13例,年龄25~63岁,平均(41.2±3.4)岁;女9例,年龄28~70岁,平均(40.8±4.1)岁。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选择脑损伤侧或者颈内静脉回流优势侧进行境内静脉逆行穿刺置管,取患者的仰卧位,头部位于床头水平,选择颈动脉搏稍外侧部位作为穿刺点,对患者实行局部麻醉后,进行经皮穿刺处理,朝同侧的外耳孔方向进针,约4cm深,穿刺成功后,选择14号导管置入保证头端达颈静脉球的位置,应用X线颈椎侧位及导管造影进行证实[2]。最后应用浓肝素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处理,通过导管进行采血,每天进行血气分析。患者入院后即采用多功能监测仪,对ECG、SpO2及HR进行连续监测,同时颅内置管进行ICP监测,每隔2h记录各项参数,并抽取动静脉血样进行分析,直到换车出现ICP正常或死亡[3]。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2例患者中,6例出现脑死亡,在伤后的4~5d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显著升高(≥75%),16例患者存活,出现脑复苏体征,在伤后的5d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呈现升高趋势,但<75%。脑死亡患者与脑复苏患者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2例患者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对比

3 讨论

脑梗死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导致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脑梗死对于患者的危害较大,而且病情复杂,治疗困难,对于脑功能的监护及损伤判断极为重要。对于发生继发性脑缺血缺氧的患者,其致残率和病死率都明显呈现增高趋势,由此导致患者出现脑死亡的几率增加,最终导致死亡或处于植物状态[4]。对此,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脑梗死或者是加强脑功能监测对于患者的脑复苏至关重要。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于22例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均进行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检测,通过评估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改变情况了来判断患者的脑功能改善情况,经过检测发现,颈静脉血氧饱和度上升到75%以上的患者出现脑死亡,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出现异常增高情况,脑氧利用率下降,脑组织出现严重缺氧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死亡。而上升数值仍旧在75%以下的患者出现脑复苏体征,病情改善,脑功能有较大恢复,这主要表明患者颈静脉血氧饱和度呈现正常升高趋势,脑氧代谢情况良好,从而促进脑复苏,脑功能逐渐恢复[5]。除了要加强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外,还要联合分析患者的血氧、血压及脑创伤情况,这样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患者疾病,提高患者的脑复苏评估价值,以更好的进行疾病治疗[6]。

综上所述,通过颈静脉血氧饱和度的监测,能够间接反映出脑梗死患者的脑组织血流情况及氧代谢情况,通过联合分析患者脑创伤的程度及血氧、血压情况,能够帮助分析病情,及时判断患者的脑功能改善情况,从而准确判断患者预后,及时为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7]。

[1] 刘振林,张赛,只达石.脑梗死患者亚低温治疗中颈静脉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0,21(7):78-79.

[2] 席炜滨,汤友林,孙立东,等.脑梗死颈静脉氧饱和度变化及影响因素[J].中国急救医学,2011,32(6):69-70.

[3] 冯东福,朱志安.脑组织氧分压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展[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11,23(1):78-79.

[4] 杨利孙,章翔,易声禹,等.脑梗死患者脑氧代谢变化及意义[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0,63(5):124-125.

[5] 王桂云.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在重度脑伤病人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0(12):98-99.

[6] 杨磊,冯东侠.神经内科脑氧监测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2(7):36-37.

[7] 柳真裕,毛红燕.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5(19):99-100.

10.3969/j.issn.1009-4393.2014.22.017

广东 524037 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内科ICU (李元塔 莫俊德钟国荣)

猜你喜欢
脑死亡颈静脉血氧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单宁酸与牛颈静脉的交联机制研究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测控技术(2018年8期)2018-11-25 07:42:16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
当代医学(2014年35期)2014-08-07 02:53:18
“脑死亡”真的“死”了吗?
颈静脉孔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卷宗(2014年2期)2014-03-31 04:45:14
后组脑神经和岩下窦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脑死亡立法为时尚早
——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谈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