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课堂源自于学生生成性思维合理扩散,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将教学目标及教学程序提前制定清楚,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能够采取灵活稳妥的手段处理课堂上新出现的问题。这两方面都要求教师能够积极发挥自身能动作用。
一.正确认识预设对生成性课堂的重要性
所谓生成性课堂并非与预设课堂全无关系,而是在预设课堂的基础上的发展,是对教师更高层次的要求,所以教师就应特别关注此两者的不同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随时修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形式,以适应环境变化需求,也就是说要在预设课堂制定时保有一定弹性空间,为生成性课堂奠定基础。教师个体知识素养、技能素养等存在区别,再加上其价值观的影响,导致了课堂模式的丰富变化性,而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如果不对这种丰富变化性及早察觉,做好生成性课堂的准备,那么教学成果肯定是一塌糊涂的。当了解到预设的重要性以后,就要分清预设的几个要素:其一是预设学生能力,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经验水平、能力水平;其二是预设教材文本,了解文本的情感点及对学生的可能吸引力;其三是预设突发问题,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课堂新情况。教师要用高质量的预设使生成性课堂趋于完美。比如讲授《木兰诗》这首古诗时,先带领学生花一段时间扫清基本的字词障碍,然后重点研讨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接下来让学生继续研究文本,小组合作探讨,并就文章内容提出质疑,并按照事先考虑好的预设问题给学生设置悬念,带领大家走向深奥但优美的古诗词世界。
二.注重实践积累对生成性课堂的影响
初中语文生成性课堂经常会出现教师事先无法想到的问题,这些问题表面上是课堂教学的麻烦,实际上含有极其丰富的教学机会与教学资源,如果是具有高度灵敏性与深刻洞察力的教师,必定会善于运用这些问题,让课堂更加多姿多彩。教师应当善于处理课堂上的“杂音”。有一次听完配有空灵音乐的《桃花源记》以后,我让同学们谈谈对这篇文章的感受,一位同学的回答出人意料,他没说与文章主旨相关的话,而是说这篇文章很浪漫,因为初中生对于浪漫这个词特别敏感,因此他的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我想既然同学们对这个词感兴趣,那么何不顺藤摸瓜,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对本篇文章的理解,于是我让同学们找出文章中能让人感觉浪漫的词句,同学们很快找出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找出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于是课堂上便出人意料地产生了一个新观点:原来浪漫不止与风花雪月的男女感情有关,也与一种优雅气度、灵魂寄托有关。课堂因为有些孩子的错误甚至是带有捣乱性质的回答而出现了暂时性的停滞,但却因为教师的引领而走向成功的轨道,且生成新的亮点。
三.民主和谐氛围对生成性课堂的意义
语文课标中有规定:语文教学需要依赖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而进行,生成性课堂亦当立足于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尊重学生所想所需,了解学生真实想法,同其平等对话。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快速提升自身素质。在欣赏鲁迅散文作品《雪》的观摩课时,教师首先进行文章朗读,读到“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时,把“枯草”一词误读成了“草地”,有同学站起来指出该教师的错误,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教师并没有指责,而是接续下去说:我们能不能把“枯草”这个词用“草地”来替换,如果不能,那么“枯草”这个词的好处是什么呢?这种突发问题的随机引申,突出了师生之间的平等地位,同时加深了同学们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让课堂教学效果不仅无损、反而受益。语文课堂教学同其他学科存在的明显区别就是其更贴近生活、更方便师生交流,而若是学习情境未能让这种生活性彰显出来,那么学生的心理肯定会处在失望边缘,失去学习兴趣。课堂如同旅行,是向新区域前进的过程,其中到处隐藏有迷人的风景,只要教师善于引导、善于用多种方法促进民主和谐氛围的实现,如实物的展示、多媒体手段的运用等,即可让学生既保持兴趣又加深印象,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如在讲授一些抒情、写景散文时,可以把景物真实图像展示给学生看,并和同学们一起交流景物美在何处、特点如何,师生、生生间便可构建良好有序的互动关系,让课堂更加真实。
素质教育与探究性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发生预期不到的情况,这种预期不到的直接后果就是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教学效果的差距,如果情况不在教师预设范围之内,而此情况恰恰可以成为新想法、新成果的实施机会,那么此种课堂生成则更考验教师的能力,是尤其需要重视的。
邓翠英,教师,现居江苏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