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趣味性对教学效率影响较大。语文教师应当着眼于教学的不同环节与流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教学趣味性程度,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课堂教学容量,以及提高学生的参与效果,满足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这样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氛围中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
一.教学语言要具有趣味性,营造学生乐于学习的氛围
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交流互动的载体是教学语言,有些教师教学语言平淡,无法有效营造跌宕的氛围,也无法让学生内心充满浓厚的兴趣,这就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学吸引力首先要在语言上增强趣味性,教师要从教学语言的内容、语气、表达方式等方面综合着手,提高教学语言的趣味性程度,为学生营造乐于学习的氛围。例如在《国宝——大熊猫》的教学中,笔者在教学开始充满激情地向学生提问:同学们,我国的国宝是大熊猫,那么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大熊猫小时候是什么样子呢?充满启发引导性的语言一下子扣住了学生的心理,学生纷纷表示想看。接下来,笔者向学生演示了一段大熊猫从一丁点大直到长大成年的全过程图片。学生的兴趣被有效调动起来,顺利过渡到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之中。由此可见,生动风趣和幽默的教学语言,能够有效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让他们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之中。
二.教学演示要具有趣味性,补充学生更感兴趣的信息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依靠教材而不进行拓展延伸,教学课堂必然显得枯燥乏味。因此,教师要在教学演示中借助于信息手段的帮助,提高学生学习信息的生动性与形象性,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从而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提高思想教育效果发挥促进作用。例如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笔者专门播放了一段97香港回归时紫荆花旗与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景,这一刻是世界为之瞩目的一刻,也是全世界炎黄子孙扬眉吐气的时刻。同时,笔者还向学生播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港部队进驻香港的英姿场景,这样的教学场景补充让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具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整个课堂洋溢着浓浓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过程要具有趣味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
初中生在课堂上具有更强的参与愿望,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并加以利用,将教学过程设置为学生探究为主、教师启发为促进的自主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具有更为广泛的参与空间,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例如在《枣核》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深刻体会海外华人思乡的心态和对民族、故乡的热爱之情,领悟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笔者专门针对教学内容设置了一组思考题,要求学生寻找同窗后花园中哪些景色富有家乡特色?同窗还想增加哪一个景色?小小的枣核寄托了怎样的浓厚情感?从哪里能够感悟出同窗的这一情感?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同窗如此思念祖国与家乡,又具备这样好的条件,为什么不回国寻根?几颗枣核所包含的情感非常浓厚,课文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题的感悟。在这样一组逐层深入环环紧扣的思考题引导下,学生对于小小枣核所蕴含的思念家乡、热爱民族的浓厚情感,以及教材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具有了更为深刻直观形象的认识,不仅掌握了教学内容,受到了思想教育,同时还学习到了写作的技巧技法。
四.教学拓展要具有趣味性,满足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拓展活动,使语文课堂实现有效延伸。在这些拓展活动中一定要讲究趣味性,既要与语文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提高趣味性,让学生开动脑筋、拓展思维进行相应的活动。例如在《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后,为了帮助学生深刻领会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笔者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文章的续写,以“我的叔叔于勒又发财了”为题,发挥充分的想象来描写于勒重新发财之后回来面对的一群嘴脸,以这种对比的讽刺手法来让学生进一步深刻领会文章的主题,同时提高了学生创作能力、想象能力。再比如在《在烈日和暴雨下》(老舍)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读一读老舍的《骆驼祥子》这一部作品,站在整篇作品的角度更加全面生动地了解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感悟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背景,从而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这样的拓展活动能够较好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教学方面的研究,切实增强教学有效性,让教学成效得到提升。
徐海青,教师,现居江苏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