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致力解决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们各有诀窍,妙招纷呈。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要做到抓纲提要,逐步深入地教会学生阅读理解。笔者认为抓住文章主线,从思路结构入手理解文章内容进而把握文章主旨,体验文章意境是不错的阅读理解训练方法。
一.抓住重点,解析全文思路
无论何种文体、何种内容的文章,都有自己所要突出的重点,这个重点可能是人、事、物、景,抑或一种情感、一个道理。在阅读理解时抓住这一重点,再顺着这一重点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行文思路,可以说是抓住了纲绳。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教学这篇文章时可以从题目入手,解析文章思路。文章的题目告诉我们本文写了作者在十三岁发生重要事件,那么这个重要事件是什么?学生初读课文后能很容易地回答“作者考入了北大”,而这一事件便是理解本文思路的一个纲。教师紧接着提问:围绕这一次际遇,作者写了哪些事件,并以此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于是学生很快就能找到作者还写了十三岁之前对北大的梦想,十三岁进入北大后两年的学习与收获等内容。这样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的行文思路便非常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除了以事件为重点来切入对文本思路的解析以外,本文还可以以情感为重点切入。初读课文后,教师提问:本文是为了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这篇文章,当时的作者虽然只有十六岁但已经是三年级的“老生”了,对于北大,作者有着深厚的感情,作者是怎样表达对北大深挚情感的呢?具体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学生也能很容易地沿着这一思路找到作者从七岁开始到现在对北大日渐深沉的情感,文章行文思路也就很明确了。
二.理性分析,分解上下结构
理清作者行文思路,只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初步把握,只做到这一步当然不能算是真正理解文章,只有对文本结构进行深入理性的分析,才能更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指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理性分析,首先要做的是对文章技巧方法的讲解。教师要向学生深入透彻地讲清楚写作常用的艺术手法,结构技巧,再引导学生由理论到实践,由现象到结论进行分析。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在行文上很有特色,文章一、二段开门见山,点出说明对象“图画美”的主要特征,接下来围绕中心特征从四个方面进行说明,即“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共同表现出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总特征。而且这四个部分在写作时每一部分开头都有一句话作为中心句,点明该部分说明的重点。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写作特点,并且给学生明确归纳出“开门见山”,使用“中心句”、“过渡句”,运用总分结构方式等写作技巧。不仅要借助文章给学生讲解透彻,还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些技巧使用的效果。这样由感性到理性,学生的认识将得到质的飞跃,从而在理解课外文本上能够举一反三,更能学以致用,在自己的写作中有意识地使用这些方法,使自己的文章思路清晰中心突出。
三.感性融入,体验文中意境
理性分析是第二步,那么接下来再由理性到感性,才能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这种感性的融入是在对文本深入理解的基础上所产生情感的共鸣和认识的升华。如九年级下册的《藤野先生》是经典名篇,这篇文章能教给学生的东西有很多。在第一步分析行文思路时,最好的切入角度便是本文一明一暗两条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是叙事的明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为抒情的暗线。第二步便是围绕两条线索的作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作者借助线索将众多材料组合起来,使之脉络分明井然有序。而阅读教学的第三步是什么?就应该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深沉情感。这已经不再单单是阅读教学了,更是寓德育于教学的教育活动了。本文抒发了两种情感,一种是对藤野先生的敬爱和怀念之情,一种是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热爱之情,而且这两种情感又是合二为一,互相交融的。让学生深入理解这种情感,并且产生深深地共鸣,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本文所写的时代,距离现在的孩子已经很遥远。这就需要教师带着学生去进行感性的体会和领悟。比如理解第一种情感,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感激热爱的老师,在此基础上,教师稍稍讲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且文章中也有相关的内容,如果学生没有注意到,教师可以稍加点拨,学生就能体会藤野先生那种超越民族的正直与高尚的品质。而爱国情感的体会,也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鲁迅先生是怎样爱国的,我们现在又应该怎样爱国。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一定对爱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最后还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这两种看似无关,其实关联深刻的情感是如何相得益彰的。
施晓红,教师,现居江苏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