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汇集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学习优秀的古诗词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小学阶段学习古诗词以诵读为主要手段,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为主要目标。初中生学习古诗词显然不同于小学阶段的读读背背,而是让他们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初中阶段,学生已经通过教材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曲,应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通过诵读体味找到一些欣赏古诗词的感觉。《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初中阶段要循序渐进,以学生受到诗歌的熏陶为主要目标,使学生产生审美的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目前,在“诗歌赏析”进入中考试卷的大前提下,培养学生感悟古诗词的能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感悟是学好古诗词的一条重要途径。古人云:“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近代钱钟书说:“学道学诗,非悟不进。”那么,如何来帮助学生提高感悟诗歌的能力呢?我从多年的诗歌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一.为学生提供诗歌背景和其他基本情景。
自古“文史不分家”,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生活经历会使诗人形成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了解某个时代的特点,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时代产生的,鉴赏作品就一定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要鉴赏诗歌就一定要把握作者的生活经历和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了解他生活的时代有助于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涵。
赏析杜甫的《春望》,就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安史之乱”的大背景:唐肃宗至德元载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为叛军俘虏,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了解到这样的创作背景后,学生就不难感悟到诗人心中对“国破山河在”的触目惊心的忧伤;了解到这样的创作背景后,就不难领悟到诗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触景生情、移情于物了;了解到这样的创作背景后,就不难理解诗人在“家书抵万金”中对亲人的强烈思念了。我们只有尽可能多地熟悉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特定经历,才能更好地把握和理解其作品内容以及作者的态度和思想情感。
对某些重要的诗句,同样要提供一点背景常识作为感悟的基础。读曹操的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四句,就要告诉学生: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经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没有这样雄伟的抱负,没有这样阔大的胸襟,他怎能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句呢?
除了背景需要交代,诗歌中其他的基本情景也需要让学生了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次”表明北固山不过是诗人长途旅行中的一个行径地,到北固山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处去;此时正值岁末,人们大多回家团聚,而他依然在外奔波。这就是王湾创作《次北固山下》基本情景。了解了这一点,对诗歌内容才能有更全面的领悟。
还有古诗词中的典故也是我们在教学古诗词中不可忽视的基本情景之一。古诗词常用典故,用典故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很多语文教师对古诗词中用到的典故视而不见,或粗略地解释,或一句话带过,没有作进一步的解读,这给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内涵,体会作者在古诗词中寄托的感情带来障碍。因此,如果在古诗词中出现典故,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了解典故的出处原意,因为作者往往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老师只有让学生弄懂了典故的意思,才能给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扫清障碍,才能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欣赏能力。赏析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就需要让学生知道,此句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指曹魏后期向秀的《思旧赋》。向秀与嵇康、吕安是好友,嵇康、吕安被司马氏杀害,向秀经过两人旧居时,听到邻人吹笛子,其声“慷慨”激昂,向秀感音而叹,写了《思旧赋》来表示对嵇康、吕安的怀念。另一是“烂柯人”,据《述异记》所载,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见二童子对弈,他观棋至终局,发现手中的“柯”(斧头的木柄)已经烂了。王质下山,回到村里,才知道已经一百年过去了,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死尽。只有了解了这两个典故的意思后,学生才能更好地明白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
二.鼓励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理解诗句。
想象就其本质来说,就是通过感知外界的形象或已经在大脑中储存的“图式”,进行加工、组合、改造,重新形成全新的意象过程。想象在诗歌鉴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欣赏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读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事物时,就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想象,把这些头脑中储存的形象组合成一幅深秋时节游子在异乡飘荡的凄凉图景,那么学生心中必然会涌起阵阵悲凉之情,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感悟出这首小令的主题:“断肠人在天涯”的浓重乡愁。这种想象不是学生生来就具备的,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去培养,并使之丰富。
联想也是有感悟的一种表现。有联想才能把诗读活。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无妨让学生在理解诗人本意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联想,要相信学生中总会有说得好一些的。我记得当时课堂上,有学生联想到了成功与失败的交替,悟出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之后才会走向成功;还有学生联想到了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就是告诉我们新事物必将替代旧事物,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世间万物。通过这样的联想,才会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这句诗句中所蕴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学生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除了要联想到诗人的处境,时代的背景外,有时还要联想到我们几千年积淀起来的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欣赏习惯,特别是那些已被赋予特定含义的象征物。诗句中一提到这些象征义,要进而联想这些象征物的广泛的民族文化内涵,这样对诗句含义的理解才能准确、深入,才能真正感受诗歌的文化底蕴。如读陶渊明《饮酒》(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诗中的“飞鸟还巢”不能作简单的读解,要联想到归隐的思想隐士的形象。
三.告诉学生要抓住诗眼。
诗眼往往是诗中最凝练最传神的词语,是诗歌内容的凝聚点,发现了它就等于抓住了中心思想,因此抓住诗眼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鉴赏古代诗歌。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它的诗眼是“深”字,将潭水之深与友谊之深巧妙地联系起来,突出了诗人与汪伦之间的深厚情谊。柳宗元的《江雪》,它的诗眼是“孤”。“孤”字既包含了诗歌所描绘的意境,又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结合诗人当时的遭遇,我们不难理解:在人鸟绝迹,一片冰天雪地的寂寥环境里,诗人在船头独钓,就更显示出他处境的孤独。而他不畏严寒不向恶势力低头,则表现了清高的品格。
那么,如何去找诗眼呢?
第一,抓住关键词找“诗眼”。在逐句品读的基础上,我们要重点关注动词和形容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和形容词。上文提到李白的《赠汪伦》、柳宗元的《江雪》,这两首诗中的“深”、“孤”都属于形容词,并且都有两层含义。又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这个动词,既写了羌笛所吹的曲中之情,又写出吹笛人的心境,它就是诗眼,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艰苦及对朝廷不关心的不满。
第二,把握重点句找“诗眼”。有些诗歌,除了重点词语外,抓住重点句也很有利于把握全诗主旨。贾岛的《题李凝幽居》,全诗的名句是“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但要把握全诗主旨,需要抓住诗眼“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去理解,它表明了诗人喜欢这种幽居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四.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体悟诗情诗意。
对诗歌有效地解读、透彻地理解,还需要联系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淀。因为诗歌源于生活,以生活经验、人生经历来参悟诗情诗理诗意诗趣,也是参悟诗歌很重要的一点。赏析赵师秀的《约客》“闲敲棋子落灯花”,就需要我们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品味,试想:夜已过半,棋友未到,听着窗外阵阵的蛙鸣,此时此景,有谁还会闲适恬淡?“闲”字透出的只能是无奈、焦躁,“闲敲棋子”原来是闲得无聊、闲得发慌啊!
总之,只要我们教师能认识到提高学生感悟古诗词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古诗词教学必能迎来一个全新的世界。培养学生感悟古诗词的能力有多种途径,我只是从自己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一点点经验,把它总结成一点点粗浅体会,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
参考资料:
[1]江西教师网《抓住“诗眼”赏古诗》作者朱爱莲。
[2]《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第43页《诗歌阅读的有我境界与无我境界》彭乐群。
[3]《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第42页《怎样解读古典诗词的主旨》袁红玉 汤道霞。
[4]《教师教学用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陈亚娥,教师,现居浙江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