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森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初中必修课程,担负着培养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信息技术使用能力的重任。
关键词:教学质量;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2-089-1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初中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和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了解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掌握学生的知识发展与教学内容之间的差异,让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优势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形成自身的创新能力。
一、根据学习要求,合理安排
我们的教学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学习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的理论知识,学会在生活中灵活应用,而削弱了纯技术操作。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每一个小节的知识点及重点所在,学习的根本是书本的基本知识,教学的根本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所涉及的每一个知识点,理解了知识点,不管题目如何变化,都能从容应付,以不变应万变。
其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进行合理延伸,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充分考虑初中学生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自由选择练习试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每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清楚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才能合理、有效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目标和安排教学内容,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最后,对于学习起点几乎为零的学生和带着不同教学进度的插班生,教师要在一开始就重视他们,要把他们看成备课和教学的重点,鼓励他们通过师生共同努力,跟上整体的教学进度,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他们,这些学生以后将越来越被动,也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信息素养的提高,成为信息社会的主人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信息意识,把学习的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发展为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养的公民。
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我们意识到学生对于基本的操作掌握得非常到位,针对具体的试题也能很出色地完成;但是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只是停留在了解与模仿水平,还没有达到理解与独立操作水平,更不必说迁移应用与熟练操作水平了。例如:创建并重新命名一个文件夹,学生肯定没问题,但把题目改成整理计算机里的文件,按照使用习惯进行分类,他就不知该怎么做了!整理资料是学生经常进行的操作,像修改手机中电话薄的通讯录的类别(家人、朋友等),把QQ中好友进行个性分组,把电脑中音视频材料与文字资料分开放置,使用mp3、mp4和相机时对存储文件的操作,都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力的培养。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爱护个人电脑,有条理地存放管理自己的文件,就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动手能力和文件的查找使用效率,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受益匪浅。
三、教学有序,复习充分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教学,完成书本基本知识内容的学习。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学习习题的分析讲解,加深对学习重难点的研究和探索,解决操作题动手熟练完成的问题。要对Word、Excel、PPT三个操作应该分开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布置解决生活的任务,与日常的实际运用相结合,就可以把对学习的常规内容的考察,转变成实际应用的一种能力,最后再把所有的知识点融合起来进行模拟测试,把每一章学生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处理,对于ISP、URL,病毒等基本知识点要牢牢掌握,时常进行复习巩固。
四、跟踪学情,紧抓学习困难的学生,争取人人通过学习获得提高
信息技术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的原则,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老师要对每个章节、每个小节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分类归纳,并配合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要训练学生把握知识联系,灵活应用知识,学会运用一个知识或多个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
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训练,总会有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而有的学生表现相对差一些。对于那些通过学业测试有困难的学生,必须进行重点辅导,可以把每个班这样的学生集中起来,单独安排时间进行集中训练,并让他们与班上的优等生结成帮扶对子,遇到问题及时地向身边的好帮手求助。经过一段时间,会有一些困难生,逐渐转变为中等生、优等生,经过不停的筛选和转化,最后使所有学生都能顺利学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无需要求学生掌握非常专业化的技能,而是利用各种条件创设多样化的信息环境,营造和谐的信息氛围,提高学习的效率;要注重基本的技术思想与方法,使学生具备适应新技术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造平台,大力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