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把脉找问题 锐意改革增实力

2014-07-31 16:51关文涛
职业·下旬 2014年6期
关键词:广西实训专业

关文涛+

坐落在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区的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创建于1956年,是广西建校最早的技工学校,享有“广西机电技术工人摇篮”的美誉。如今,一体化课改正在学校有力推进,为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

别开生面的一体化课堂

2013年6月的一天,来自广西大中型企业的10多位企业专家观摩了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数控专业一堂别开生面的一体化课,亲身体会到了一体化课程的别样魅力。

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排列的机床,墙上张贴着各种规章制度和宣传标语,乍看起来,仿佛置身于现代化的机械加工生产车间。但与生产车间不同的是,这里讲台、黑板和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施一应俱全,青春朝气的学生正在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

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这里没有整齐排列的课桌和正襟危坐的学生,呈六角形排列的讨论台旁,围坐着已经事先分配成组的学生,仿佛企业里正在召开的班前小组会。

上课铃声响起,两位老师走进课堂。师生相互问候之后,老师布置了今天的“工作任务”:为某企业加工一批机床用压板。围绕着这个“工作任务”,两位老师将全班学生分为6组,要求每组学生通过查阅信息,分析图纸,制订出工艺方案并加工。学生们接到任务后,立刻开始分头讨论压板的用途、加工零件的形状尺寸、如何装夹加工等,气氛热烈。讨论结束后,各组将讨论形成的方案在多媒体上依次展示出来,由各组推选代表来阐述理由和依据,并接受其他组同学的提问。整个过程中,教师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不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巡回参与每一组学生的讨论,针对学生的疑问提出意见、建议。最后,经过充分讨论,全体师生制订出了一套加工工艺方案。在加工工艺方案的指导下,学生在此后的实习期间,将使用机床实际操作加工,得到合格的加工零件。

看着经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取得的成果,每一位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他们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收获了互助、鼓励和自信。

90分钟的观摩课结束了,企业专家们的掌声响起。来自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国家级技能大师欧玉伟感慨万千:“没有想到课会上得如此生动!环境像企业,设备像企业,工作任务像企业,真正实现了课堂和企业的对接。”来自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的工程师唐南说:“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活起来了,学习活起来了,这样的探索,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好路子。”

学生们的感受更有说服力。一个腼腆的女同学说:“过去最怕课堂上回答老师问题,一说话就脸红。现在周围都是老师和同伴的鼓励,我也能积极参与讨论,胆子大起来了。”班长信心十足地说:“这样学来的知识知道是干什么用的,兴趣更大!”

困境中的思考

“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教?”几年前,一位从事了一辈子职业教育的老教师如此抱怨。教材还是那个教材,教法还是那个教法,然而放眼教室,聊天的聊天,玩手机的玩手机,整个课堂就像菜市场,闹闹哄哄。也有不声不响的,却是趴在课桌上蒙头大睡。

老教师的抱怨可以理解。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技校教育也属于半个精英教育,技校是要考试入学的。然而,随着国家的发展,技校逐渐回归了大众教育的本位,不仅招生人数呈现爆炸性增长,而且入学门槛降到零。有人调侃职业教育(尤其是中职)变为了应试教育的“收容站”,不管基础多差都可以上职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育体系依然沿用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最后到工矿企业“参观式”实习的教学流程,不但与学生知识水平严重脱节,学生没兴趣,而且学生毕业后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就业后还要延续“师傅带徒弟”的老路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用工的需求。

沿用已久的传统职业教育体系,也日益显示出它的弊端。“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习分开。理论课在教室里上,而实践操作课则要跑到实训基地去上,有的理论讲完了,操作还没有跟上,等到去实训基地上操作课的时候,学的理论有的已经忘记了。” 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刘治伟说,“这无疑会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教务处主任戴宽强对此也深有感触:“由于理论和实习分开,理论课老师机床构造都讲完了,学生还没有摸过机床,理论教学只好使用挂图,效果自然很差”。

面对这样的现状,不改革就没有出路。从2009年开始,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开始试水一体化教学改革,并获人社部批准为全国30个一体化教学试点技工院校之一。该校的模具、数控、电气、汽修等专业相继被确定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学校又被确定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体化教学改革已成为全校教职员工的共识。

曲折的改革之路

然而,什么才是一体化?一体化怎么改?一个个问题摆在全校教职员工面前。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路径逐渐清晰起来。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对学校教育教学体系脱胎换骨的改造。”刘治伟说,“这里所说的脱胎换骨,从课程体系上看,不是对原有课程体系的修修补补,而是解构之后的重新构建;从教学模式上看,不是将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简单相加,而是任务引领下的有机融合;从教学环境上看,不是将理论教室和实习设备归于一室,而是真实模拟企业环境。”这一番话,既是刘治伟对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深刻感悟,更是道出了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质。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一项涉及学校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需要周密规划,整体推进。”刘治伟说:“这是我们走了很多弯路后感悟到的。”

一体化教改之初,学校认为只要将现有教师进行一下一体化教学培训,再配套相应的教材,就可以开展一体化教学了。然而试点下来,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经过认真分析并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学校才认识到一体化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整体推进,才能获得成效。

于是,学校组织各重点专业,从行业企业调研入手,摸清企业和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找准专业定位,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召开企业专家访谈会,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列举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要的岗位职业能力,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课程,制订专业课程标准,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配套开发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的工作页教材及教学资源,进行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模式,建设适合一体化教学的实践环境……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势头。

改革助力学校内涵发展

通过一体化教学改革,学校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在内的综合实力均迈上了新台阶。

从硬件建设上看,学校改扩建了118个一体化教室,拥有先进的大型实习实训设备1000多台(套),总设备价值达6000多万元,是广西技工院校综合实训条件最好的学校。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也是学校一体化改革的一大特色。既有数控产教中心与大连机床集团共同创立的数控机床装调修区域服务中心,也有面向高端技能型人才培训培养的国家级技能大师邹火军工作室,还有与航天企业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合作的高精密零件加工实训基地,形成了企业生产车间与校内教室一体、企业技术员与教师一体、学生与企业员工一体的培养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实现了学校学习和工厂实践对接。

从软件建设上看,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关键与核心要素。围绕一体化教学要求,学校在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等综合素质上狠下功夫,每年选送大批教师赴全国各地学习考察,多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学校讲座,引进了150多名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任兼职教师。一支名师带动、骨干支撑、一专多能、专兼结合、德技高超的师资队伍正在形成。目前,学校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58人,省、市、校级学科带头人2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90%以上,教师邹火军为国家级技能大师,乔永荣老师为广西技能大师,学校教研教改成果突出。

作为广西首个在校生突破万人的技校,广西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以示范校建设为引领,坚持“立足柳州、服务广西、面向全国”的办学宗旨,以服务行业、产业为核心,以改革机制为重点,学校内涵显著加强,办学实力大幅提升。

校长向金林充满信心地说:“一体化教改是学校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和努力方向。虽然我们在积极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社会需要的一体化教改之路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但还远远不够。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我们紧紧把握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持之以恒,扎扎实实不断推进,一定能够探索出适合我校发展的道路,创造新的辉煌!”

endprint

猜你喜欢
广西实训专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