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小利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古代设计思想中“文质彬彬”、“材美工巧”和“重己役物”对室内设计的深远影响,为室内设计的实践奠定科学的理论指导,也对室内设计师提出了高要求。
关键词 古代设计思想 室内设计 影响
中图分类号:J509.2 文献标识码:A
Influence of Chinese Ancient Design Ideas for Interior Design
QIAN Xiaoli
(School of Fine Arts,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3)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philosophy of the ancient "Gentle" profound impact "wood art clever" and "self-service heavy objects" on interior design, interior design practice is to lay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science, but also interior designers make high demands.
Key words ancient design ideas; interior design; influence
0 前言
室内设计作为建筑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旨在创造合理、舒适、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需求的生活空间。然而优秀的室内设计应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国古代思想集大成者所提出的“文质彬彬”、“材美工巧”、“重己役物”等思想,不仅属于自然哲学范畴,更是被古今中外优秀的设计师借鉴与运用,创造出大量实用美观的室内设计作品。室内设计作为当代中国新兴的产业,而中国古代设计的精髓思想必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本文就以上谈到的三类古代典型、最具影响力的设计思想进行分析,并就各个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作出探讨。
1 造物首道: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出自春秋《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通“纹”:纹饰,纹彩。质:材质,本质。彬彬:形容和谐适当。整句话译为“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孔子的“文质论”是对做人所提出的要求,只有思想与行动统一才可称为君子。在设计学领域,“文质”则反映为形势与功能的内在关系,这段话可理解为对事物的塑造,应做到表面的装饰与内在功能和谐适度,有机统一。
战国时期,韩非子也提出“文质”见解。《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彩,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之美,物不足以饰之,待饰而后行着,其质不美也。”不同于儒学派的孔子,韩非子代表的法家则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因此韩非子的“文质”理论更强调事物的使用功能。
由两大思想家总结的“文质彬彬”设计思想,表明设计应该以功能性为基本,加之形式设计,在室内设计中,即是满足建筑空间的使用功能和审美要求。
1.1 “文质彬彬”——功能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室内设计具有双重性——功能性设计和装饰性设计,分别对应了“文质”的定义。因此“文质彬彬”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影响表现为功能性设计和装饰性设计的和谐统一。
功能性设计也可称为结构性设计,是由形状、大小、强度、刚度等物理性质和材料性质决定的设计方式。①在我国,室内设计的功能性设计包括室内空间形象设计和室内物理环境设计。一方面,空间形象的设计实际上是对建筑内部空间再设计,也是对建筑本身的延续和创造。设计师需要理解和把握建筑设计的要求,再结合使用者的个性要求,进行设计。最终,合理的室内空间形状、尺度和比例才能最大程度化地科学利用空间。另一方面,室内的物理环境设计包含室内采光、采暖通风、人流交通、消防设施等空间“硬件”设计。物理环境的设计是与空间形象的设计相辅相成的。
装饰性设计包括室内界面设计和陈设艺术设计。②“界面”设计主要指地面、天花、地面。界面的处理要在功能性得到充分满足后才考虑审美功能,即造型设计、风格统一、色彩搭配和质感表征的设计。陈设艺术设计是室内设计的最终表现,包括到饰品、家具、电器、绿化和水体等方面的设计。
功能性设计和装饰性设计在不同的空间形态中各占比例不同。以功能性为主的空间形态,例如:医院、学校、各类办公空间等,这些空间强调使用功能,主要是为了满足实用性和效率性。以装饰性设计为主的空间形态,例如:展示区、饰品店等,这些空间的使用功能并不复杂,所以更加注重审美功能的设计,以此来达到最优的经济利益性。虽然,不同空间以各自需要达到的效益而选择设计侧重点,但是不能忽略功能与形式统一于整体的规律。
大范围来说,室内设计的功能性设计和装饰性设计深受“文质彬彬”思想影响。小范围来说,功能性设计中的空间形象设计、物理环境设计,装饰性设计下界面设计和陈设设计也都体现了“文质彬彬”思想精髓。因此,室内设计从初步设计到最终施工,从整体空间把握到细节考虑,贯穿着文质彬彬的设计思想,表现的是一个全面因素整合的过程,有益于空间的表达更加完善和人性化。
2 材料与工艺的美学:材美工巧
材美工巧出自《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整段话对“天、地、人”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其对“良器”制造的作用进行阐述,与当今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吻合。其中,材美:选用材料美观实用。工巧:发挥人的智慧与技能。因此,“材美工巧”解释为在造物过程中既要合理利用材料性能,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才会是优秀的设计。
2.1 “材美工巧”——主观能动性的室内设计
从18世纪工业革命到21世纪信息时代,室内设计中涌现出许多新兴流派,“风格派”、“装饰艺术”、“高技派”、“后现代”等,各个流派所涉及的家具或艺术陈列品,均采用当时新兴的材料和独特创新的设计,是充分发挥人在设计中的主观能动性的产物。
材美涉及到设计材料和设计风格。随着生产水平提高和科技飞速发展,大量的材料不断被开发和创造。而在室内设计中,可用的材料更是有着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这就需要设计师与时俱进,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性能,提升自身对材料的色彩、质感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不同材料创造不同室内风格的特性的设计能力。近年来风靡的“原木风格”便是“材美”创造独特环境品质的实例。“原木风格”采用实木为主材,在家居制作和设计构造时讲究古朴,注重结实耐用。加工和防护方式简单,通过刷清漆或者打蜡,表现出木料的天然纹理。这种风格展现木质的原始风貌,表达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之意。
工巧,也称为“工艺“,涉及到技术和艺术。技术是基础,艺术是灵魂,两者既是相等的,又是相连的关系。优秀的设计要求是合乎自然、合乎目的和体现创新性的。中国古代工匠创造的“榫卯”结构,是两个木结构所采用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主要用于古代建筑、家具和木制器材的结构中,但在现代室内设计的传统中式风格中也被普遍利用。榫卯结构本身不用一钉一胶,却精巧牢固,不仅展示了工匠的高超技艺,更是完美体现了“工巧”设计思想。
“材美工巧”的设计思想是对功能性设计与装饰性设计深层次的创造和表达,与“文质彬彬”的设计思想融会贯通,相互补充。因此,室内设计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其工艺的特性,还必须考虑到材料与人机界面的特殊关系,考虑其工艺与周围环境的有机联系等问题,选择与功能和形式相适合的材料和工艺才能创造独特且舒适的空间。
3 人与物关系的探讨:重己役物
重己役物的思想最早是有荀子提出,重己:物为人所用,强调人的中心主体地位。役物:人对物有支配和操控的主观能动性。这句话解释为所有创造出来的物器应该是以人为本,为人所用,体现人的在造物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庄子杂篇·天下》:“君子不为苛察,不以身假物。”也阐述了人与物的关系,解释为君子不苛刻计较,自身不会被外物所支配。③这是符合庄子无为思想的,追求淡泊名利,不为外物所惑,坚持天然本性。
荀子与庄子所提出时代背景不同,但两者的思想对造物活动有着相同的影响,设计思想中应该围绕“为人服务”的核心,着重考虑使用者的需求,将设计贴近生活,而不是纸上谈兵。因此,室内设计应该是源于生活,服务于人的创造活动。
3.1 “重己役物”——新时期“以人为本”的室内设计方向
由其定义得知,重己役物的核心即坚持以人为本。室内设计与文化、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息息相关,这三方面也是设计师需要着重考虑的。
不同地域就会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由而产生文化差异。文化很大程度上对人们的起居活动、学习和生活方式、日常习惯都有着决定性的因素,例如高干家庭的书房设计相较于卧室设计更为重要。设计师应该建立“以人为本、以文化为根”的设计理念。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工程系统以及周边环境的科学,④它用规范科学的要求使得空间的形态尺寸与使用者的身体尺寸相适应的,从而提高空间的使用范围和效率。例如以儿童为主而设计的玩具展厅,从桌椅、玩具展柜、卫生间厕具到游戏空间的设计,都要注意到儿童的使用尺寸小于成年人许多。因此,人体工程学对室内设计的指导作用不可忽略。
环境心理学上升到精神层面,由于人的年龄、职业、习惯和爱好不同,不同使用者的心理活动与环境产生作用也不同。心理活动往往是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由感性到理性。经历美感、气氛到意境。例如纪念性建筑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由外到内采用深灰的色调,室内使用昏暗稀疏的灯光,高低错落的展柜,使参观者一经进入,内心就肃然悲重,达到了纪念空间的意境层次。室内设计不仅仅是满足使用者的实用美观的需求,还要有个性、意境和风格的体现。
重己役物的设计思想,从古至今一直都是设计思想的主流。设计师首先要端正设计的核心态度,所有的设计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切勿本末倒置,使物役人。达到重己役物的思想层次,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不仅需要专业技能的基础,更要求较高的人格定位、设计风格和文化修养。
4 古代设计思想对室内设计的启示
中国古代的设计思想远远不止以上三者,还有“物顺自然”、“物以载道”、“致用利人”等,这些设计思想不仅仅只是在室内设计中影响深远,更是世间一切造物活动的指导思想。思想指导应该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作为实践性较强的室内设计,⑤设计师需要感受室内空间的尺度,把握三维空间与二维平面的差异,在真实场景中感受材料,这是创造优秀作品和成为优秀设计师的必经过程。因此,我们能做的是挖掘这些集大成者的思想的精髓,将其融于现代的室内设计中,更好地为现代设计服务,使得我们的设计作品更加合理、美观、独特。
注释
①②⑤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49、5、42-43.
③ 郭娟娟.古代造物设计中的“重己役物”[J].大众文艺,2012(3).
④ 刘敬东.室内环境设计初步[M].东北大学出版社,200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