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叙述了《力的分解》这一课中如何应用小组合作学习,阐述了对比常规教学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优势,以及在上完这一课之后的一点反思,这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着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力的分解;合作学习;反思
高一物理当中《力的分解》这一课作为基础课之一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基本上只了解到而力平衡,只有学习较好的学生才会深入了解三力以上的受力情况。加上初中的实验部分重视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较少细致的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导致一到高中,面对着更加深入的物理知识的摄入,演示实验也没有初中来的精彩和有趣,一些同学开始觉得高中物理好难,好无聊。《力的分解》这一课恰好是个契机,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授课和学习。来激发高一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来达到巩固知识,学习技能的教学目的,接下来是实际上课后的一点反思。
一、摸索前行,勇于实践
1.打破常规,激发热情
《力的分解》这堂课可以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讲授,也可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来授课。在不断摸索尝试之后,发现教师一人讲解整节课的常规教学中,虽然可以利用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以及教师的实例演示,并不一定能够吸引并打動多数同学,让《力的分解》这一重要的基础知识得到真正的落实。倒不如突破常规,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充分调动多数同学的学习热情,积极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不仅能够突出体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
2.未雨绸缪,做好学生情况调查
想要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机制一开始可以用同桌加前后桌的模式随机分组,但是这样会容易出现小组之间的差异。若不及时调整,必然会出现好的更好,更积极,学习较差的就会更加消极,成为边缘人。所以在小组建立之初,有条件的可以事先通过随堂测试来做一些评估 。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分组情况,尽量避免小组间差异过大。
3.培养合作探究意识,强化小组合作的功能
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就可以放心的应用小组合作学习上课了么?我的理解是不一定。因为像《力的分解》这样的基础课,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来进行实验探究还需要组内的同学有团队合作的意识。这样的话在进行组内沟通,交流,和小组之间评比,展示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
二、先学后教,摸索中体现教学相长
(1)经过几轮的教学,每次在讲《力的分解》的时候面对不同的面孔,上课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学生的不断更新也让我感到无形的压力,学生的知识层面,和认知水平,都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素材,尽量做到与时俱进,跟学生之间尽量缩短时代差距。
(2)《力的分解》这一课的实验设备并不复杂,分组实验的仪器可以用:橡皮筋、铅笔、棉线、钩码几个、米尺、三角板、直尺、圆规。上课之前先将各个小组整理到位,老师先演示,并讲解如何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判断分力跟合力之间的关系。随后可以将实验的要求,展示出来,给每个小组5到10分钟的时间,按照实验要求设计实验步骤。在这段时间里,老师就可以在不同的小组之间进行指导。但是每次教学过程中,都能发现在设计试验的时候都会有个别同学能够想出新颖的实验方法。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够达到满意的实验效果,这个时候老师也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样肯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好习惯就是一点一滴逐渐养成的,可以说是来之不易的。
三、及时反思,不断探索升华
(1)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在《力的分解》这一课是常规物理教学的合理补充。适当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有利于提高高中物理学习的课堂实效性。小组合作学不但具有创新性,而且将学科理论跟课堂实践紧密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而且避免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弊端。
(2)在《力的分解》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不可盲目分组,学习的过过后适当调整,及时做出评价和反馈。也不要流于分组的形式,或者整节课都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结果会适得其反。
总体来说,合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门艺术,学无定法,教无定法。所以在《力的分解》中适当运动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对本节课知识的应用和掌握,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性。符合物理课堂教学和新课改的精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朱建英.小班分组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小学数学教育,2000.(7-8)
[2]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3]潘玥舟.体验式教学的理论与应用.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6)
[4]王慧敏.对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管理,2006.(12):28
[5]廖荣堂.合作学习基本理念探究[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6):11
作者简介:
夏春阳(1981~),男,吉林九台人,学历:硕士,专业:物理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