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乾沈
【摘 要】教育疲劳,教育模式的单一乏味,令教育效果收获甚微。作为教育者,要自觉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人格需要,及时更新教育方法和理念,以包容心、耐心和智慧去培育学生的心智,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效果。本文就教育工作中的突出的现实问题,结合科学发展观和实践经验加以探讨,以求进一步拓清我们工作上的困惑,提高教育效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教育疲劳;教育效果
有一种现象存在于现在的教育中,那便是学生教育的效果收获甚微。
我们常看到,当学生犯了错误时,出于一种高度的责任感,许多老师往往会把学生叫到办公室进行批评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明白他的错误行为与班级、学校的学习环境是多么的不和谐。在办公室里,老师的姿态往往是慷慨激扬,学生的姿态往往是埋首懊悔,有时学生因被老师说重了错误的根源,耳根甚至还会微微泛着红状。老师见状,极为欣悦,以为学生知道自己的错误了。于是,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观念的指引下,转缓了语气,转暖了表情。之后总结一番,结束了这场“居高临下”的谈话。
学生走后,老师便满足的松了一口气,泯一口茶,甚至会哼上一段小曲。这就是老师,一个负责任的老师,他心情好坏往往由学生表现的优劣决定。
可是,他万万没想到,这个曾被他教育过的学生,这个曾信誓旦旦说要改掉陋习的学生,没过几天,又犯了同样的错误。于是他又继续着之前的教育模式——批评教育说理,学生依旧低首不语,只是教育之后依旧故我,做着违规违纪的事情。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的教育中,相同的教育模式让老师丧失了激情和耐心,教育的口气也一次比一次变得僵硬愤懑。老師这个微妙的变化,也影响到了学生的情绪,慢慢的、渐渐的学生对老师的教育开始反感,甚至怒视这位好心教育他的老师。而老师在学生的怒视与反感中,感到自己威严受损,在教育的过程中便会掺杂了一些个人的情绪。就这样教育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试问,这样教育还会有效果吗?
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教育者可以从中得到以下启示:我们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随着教育对象的变化,调整我们的教育方法和内容,提高自身的素质,改进教育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杜绝“教育疲劳”,才能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下面笔者结合科学发展观,就如何提高教育效果,谈谈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有意识的调整教育的心态
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自我发展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者的心态如何往往会决定着教育的方式,影响着教育的效果。诚然,教师工作繁重,生活清苦,但是如果我们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努力提高自己的理性认识,愿意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把从事教育工作当作一种理想,一个一生追求的梦想,那么我们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和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并且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寻找到工作和生活的乐趣。
应激研究泰斗塞里曾说:“很多人停滞在一个阶段下进步,就是因为不愿改变现状”。假如我们的教师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拥有“和而不同”的包容的心态,重新燃起工作的激情,那么就能重新寻找到人生的支点,取得满意的教育效果,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幸福的人生。
二、有意识的变更教育场所
教育场所不仅仅,也不应只指学校、教室或教师办公室,凡是能对教育学生起到积极作用的场所,都可称之为教育场所。这就说明,当学生犯错误时,教育者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意识的选择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场所。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见有些老师,不论情节轻重,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强弱,都把学生带到办公室,当着其他老师的面大声训斥学生,揭学生的短,这样的教育怎么会有好的效果?要想教育学生取得实效,就要以“学生为本”,绝不能与人的自尊对抗。
老师找学生谈话要根据实际的需要,以“学生为本”,把握好教育时机,选择好教育场所,不要拘泥形式,学生的心里才不会壁垒森严。老师的情、理也就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育也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有意识的改变教育的方式
“因材施教”,一句我们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话语,可是熟悉的往往也是陌生的。这句来自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呼喊,到现在依旧没有融入到教育者的灵魂,化为一种无意识的动作。当学生犯了错误,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单一的教育模式——批评教育说理。批评教育说理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每次都是这样的教育,学生也会麻木、疲倦,教育就会出现疲劳,虽然学生会有短暂的触动、后悔,但成效不会持久。
生活需要规则,学生需要纪律,但纪律只有得到心理认同,经过内化才能转化为个体的自律,我们做教育工作时,如果只是简单地示之以批评,施之以惩罚,对于叛逆心理强的孩子往往会适得其反。
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正在塑造着国家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善于调整改变,充满梦想,获得专业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消除教育疲劳,取得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才能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的称谓。
参考文献:
[1]龚春燕等主编.《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班主任工作》.漓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