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敏 李斌 张峻峰 李勇萍
【摘要】高校担负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服务社会与创新的重任,高校教师和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担当者重要的角色。全面建成国家富强、民主、幸福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每个中华儿女的努力。中国自古以来便是“礼仪之邦”。现如今的高校对“礼”的重视度越来越低。通过阐述“礼”的内涵及教师如何传礼,学生如何守礼,期望中国早日实现伟大的复兴之梦。
【关键词】中国梦;礼;孝;诚;仁;义
“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为是也?”。教师是礼仪的化身,有着重要的社会作用。礼,是用来端正身心的;教师,是用来端正礼法的。没有礼,用什么来修正自己的行为?没有老师,学生怎么知道礼是怎么样的呢?因为懂礼、守礼,师生之间才能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传承及发扬光大。当下“中国梦”的实现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 礼
在市场经济、西方不良思想及国际环境的冲击下经济和现实利益在人们的心中比重越来越大,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和现实利益,社会开始出现道德滑坡,良心泯。八荣八耻则是对传统礼仪的现代表述。礼的中心是社会关系,所有的社会结构都是从礼这里出发衍生出来的。礼讲究礼制、礼仪、礼貌。“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当代社会的礼,则要求我们应当有四个原则:尊重、遵守、适度、自律。礼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孝、诚、仁、义。
1.1孝
“百善孝为先”。孝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坚、世代传承。在中国古代社会的作用包括民族凝聚、稳定社会和道德教育的功能。孝的目的在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应当是尊老的,但尊老不仅仅是生理的范畴,更应包含对精神领域的尊重。孝的发展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
1.2诚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是对“诚”的阐述。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与信互相贯通,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是信的基础,诚是诚信的概括。“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当前社会诚信危机四伏,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桥梁已接近坍塌。“扶不扶”已升级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根本,诚信的缺失是导致这种社会现象的缘由。
1.3仁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对“仁”的阐述。万世师表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和道德标准。仁,即二个人也。在社会关系的产生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害人人,人人必将害我。”有了“仁”,人与人,人与自然才会和谐相处、互惠共存。仁爱思想在现代社会中主要体现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文化资源,为世界和平的达成赋予正面力量。在现代社会中“敬业奉献”是“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1.4义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是对“义”的阐述。《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爱国守法”可视为“义”德在今天的继承。爱国主义的“义”则是指引我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骨肉同胞、热爱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义”是中华儿女对家园、对种族、对文化的归属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师生之间更应当用“义”来共同承担起这份“爱国主义”。
2 教师与“礼”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处处为学生之表率,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自当孝敬自己的父母,孝敬长辈。每个人都是从小孩到老人的过程。教师树立尊老模范,让尊老思想在学生时代就扎根内心,让尊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修养。让孝文化时时刻刻存在于身边的每一个角落。
《师说》中讲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教师也是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道理的,谁能够没有疑难问题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自己所不知道的领域或未来得及探求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存在错误也是难以避免的。但存在错误应当勇于承认并及时改正,不能因面子思想不诚信,不面对,让错误一代又一代的传下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互动中若能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去评价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恰当,教学方式是否合适,教学目的是否正确,教学效果是否有效,教学反应是否真实,那么,教学相长实现的可能性便会大大增加,教与学的关系也会越来越和谐。
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仅仅是师生关系,更增添了朋友这种情感。高校学生大多在18-22岁,与许多年轻教师年龄相仿。若以正面的“义”与学生相处,相信,教学会更加得心印手,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融洽。
3 大学生与“礼”
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政治教育向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生态教育、道德教育、等多个领域扩展。“421”模式下(4个老人,2个家长,1个孩子)成长的“90后”的学生从小备受溺爱。对老人,对父母的尊重孝敬意识淡薄。父母生养了子女,子女必须孝敬父母,这是儿女们应该尽到的责任。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才会更加美好。大学生只有懂得尊老爱老,有了家的信仰,在学习上才会正真用心,学习才会有了动力,有了兴趣。
“90后”大学生的诚信主要包括经济诚信、恋爱诚信、学业诚信和就业诚信等方面。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父母不再在身边管束自己,学费和生活费完全由自己掌控,由此便出现少部分学生使用各种借口骗取父母的信任,获得更多的生活费用,将多余的钱用于玩游戏、赌博等不恰当课余生活上,影响学业;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当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而在恋爱生活中,有的学生不讲恋爱道德,不懂恋爱底线,欺骗他人感情,最终造成对他人对自己的一生的伤害;在学习中,不真实客观的反应自己的学习情况,上课在课堂上玩手机,聊天,睡觉等现象比比皆是。平时课堂中不认真学习,考试时带小抄,查手机、交头接耳等现象自然屡禁不止;随之而来的毕业也不能从容面对,又妄图通过造假成绩、假证书、假社会经历欺瞒招聘单位,希望侥幸通过初试面试获得应聘资格,殊不知工作能力是不能造假的。诚信的约束从小就该养成,日积月累,大学生才有可能从家庭到学校到社会一步一步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邓福田.儒家的仁义礼与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广西教育[J].2009(6):23-27.
[2]王铭,赵建华.浅析孝、孝道、孝文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7(3):220-221.
[3]王晨.大学生生活诚信制度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3.6.
[4]俞美丽.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3.
[5]郑丽娟.孔子仁爱思想的当代重构价值[D].新疆大学.2006.6.
[6]杨曾宪.“ 仁爱”是普世美德伦理吗?[J].学术月刊.2003 (3):89-108.
[7]万光军.孟子仁义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