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中双方权利与责任关系探究

2014-07-31 04:07杨俊王耀辉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9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校企实训

杨俊 王耀辉

【摘要】校企合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实践的一个方向,更是职业院校寻求自身发的途径之一。但目前职业院校适应行业企业需求的能力不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不足、校企合作的有效模式尚未形成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校企合作的发展。要真正解决上述问题,必须构建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在内涵上的对接。

【关键词】校企合作;权利与责任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职业教育院校正积极进行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探索,职业教育正由学校本位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过渡。实践证明,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对学校资源与企业生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拓展了办学空间,强化了人才培养的合力,提高了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特别是通过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让学生在提高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得到了有效的职业指导、就业信息和就业帮助,提高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但有些职业院校还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双方存在权利和责任界限不清等众多问题,没有形成与岗位能力相对应的独立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与现代企业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导致职业院校毕业生不能达到顶岗实习的要求。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职业院校不适应行业需求

目前,大多职业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仅仅停留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浅层次上,没有从课程开发、专业设置标准、培养目标、人才培养与评价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与合作。某些方面与企业需求不符,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没形成,产品研发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较弱,缺乏对合作企业的吸引力。

2.政策法律法规不健全

校企合作方面的政策法规缺失与滞后,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是造成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在制定区域技能型人才发展规划等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不能及时、定期发布行业企业所需技能人才信息。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没有针对性,造成职业院校设置专业与人才培养是“瞎子摸象”。

3.一些校企合作之前缺少必要了解,匆忙签约,导致矛盾层出

究其原因,是受教育界兴起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风的诱惑,为图虚名而相互攀比,盲目“跟风”签约,学校利用企业的实习场所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人才,而企业想利用学校的名气扩大影响,甚至有的企业想利用学生低廉的“劳动力”赚钱,结果在合作目标上发生严重偏离,在权利与责任问题上出现严重分歧和矛盾,又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和沟通,结果矛盾越积越多,最后只能分道扬镳。

二、思考与对策

职业教育经过多年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探索和实践,虽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有一些诟病,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改进:

1.构建校企合作的政策与管理机制

打造职业院校的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以此来推进校企深层次合作,迫使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1)推动校企合作的战略意识,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只有建立有效的合作模式与机制,才能达到双赢。坚持教产合作、校企一体和工学结合的改革方向,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2)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推动政策创新。健全法律法规,以立法的形式制定有关校企合作法规和条例,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保障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紧密合作,企业对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实现良性互动。

(3)加快制定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在法律层面对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制定指导方针、原则,对校企双方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责、权、利进行明确表达,使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约束力和驱动力。

(4)形成责、权、利对等的运行机制。激励企业完善关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各项规定,对积极支付学生报酬的企业,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发现问题及时沟通、及时解决,保持顺畅,不能“肠梗阻”。

(5)建立面向产业的品牌专业评估公示制度。教育部门按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制定和产业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专业评估标准,重点评估学校与企业是否共建了生产型实训基地、是否共同开发了独立的实践教学课程、是否开发了职业岗位能力体系标准和考核标准、学生在生产线上的真正技能等内容。

2.真正创新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

常规的管理会带动促进工作水平的提高,通过实习拉动学生的就业。认真谋划和严格落实,密切配合企业园区建立院校与创业园与孵化园,校企共同投入并找准利益共同点,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建立学企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1)企业中创办实训室。设立符合生产要求的基地,将校内实训室建在企业。实训室转变成生产车间,基地将其纳入生产、经营和管理计划当中,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学生的实训课程,学生集中到生产实训基地顶岗实习,教师到企业实践,师傅到校任教,实现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相对接。

(2)院校中创办实训基地或车间。以企业为依托,设立孵化园或创业园,引企入校,学校提供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环境、场地和设备,建立生产型实训基地,企业按生产要求提供建设实训基地,按国家政策实行免税。

3.促进校企合作在内涵上的真正对接

根据企业各方面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性目标,成功的建立一套“标准化体系”,争取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赢 ”。

(1)企业文化与社会能力的培养。从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入手,将企业的各项文化诸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融入到学生社会能力体系。

(2)校企双方必须把可持续发展做为衡量校企合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并加以高度重视。而且要对学生展开行之有效的政治思想教育,使学生由最初的“要我去”变成“我要去”。几乎每个人都有了从“新手”向“技能行家”的转变,解开了思想上的结,放下了包袱,达到了学生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与企业实践技能额有效链接,从而逐步获得了今后走向社会的生存技能。

(3)寻找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职能,就必须克服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与问题、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综上所述,由于影响校企合作的双方权利与责任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目前中国教育界存在的问题也很多,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引言”,让我们继续跟踪和抓住这些问题,认真研究并逐一解决,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2]王胜国.《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4年4月号下487期:42.

[3]http://www.fjzzjy.gov.cn/newsInfo.aspx?pkId=62655市指教中心.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其建议,2009.10.13阅读时间2014.03.10

[4]杨俊.对高职专业技能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新探索.[J].职教论坛2011,11:41

作者简介:

杨俊(1971~),女,河北政法职业学院财经系,讲师,会计师,研究方向为经济法学。

王耀辉(1969~),男,河北省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文化基础部,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会计法学。

注: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办公室批准的河北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 2013年度课题研究成果(编号:13051463),课题负责人:王胜国;课题组成员:张焕琴、杨俊、王耀辉、张云朝。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校企实训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校企合作五反思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