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习题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同学们通过独立作业时的积极思维,能更清楚地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同时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就必须认真仔细地研究教材中所配备的及自己将要布置给学生的各种类型的数学题内容、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习题;习题的类型;原则
一、习题的类型
小学数学题根据练习或解题的形式不同而分为:例题、口答题、板演题、课内书面作业题、课外书面作业题、复习题、考试题、思考题、讨论题、游戏题等等。①例题一般地或是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具体例子,用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内容,如:有一块平行四边形麦田,底是150米,高是80米,共收7.8吨小麦,平均每公顷收小麦多少吨?这就是活学活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②口答题常用在我们老师在讲授新知识的前后的提问中,它或为了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或是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知识,或巩固新知识。如:从分别写有4,5,6的3张卡片中抽1张,抽到双数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③板演题都是比较典型,能充分体显数学知识技能的应用。如:新余市南安中学小学部需要用煤110吨,先用大车运20次,每次运1.5吨,剩下的改用汽车运,每次运4吨,问剩下的要几次才能运完?④课内书面作业题通常是与例题类似的,可以让同学们高兴地进行模仿的,让同学们通过练习达到掌握某种类型的方法和步骤;⑤课外书面作业题比课内的就复杂的多,其中的一些数字和运算步骤也相对比较繁,这样有利于提高同学们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如: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要使长是宽的2倍,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用方程解)?⑥复习题一般有单元复习题、期中和期末复习题,用来帮助同学们查漏补缺,但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使同学们能综合地灵活地运用知识,同时加深且巩固同学们所学的知识。⑦思考题和讨论题是让同学们头痛的题型,因为它可以一题多解,解法又多样化。⑧游戏题主要用于课外活动中,让同学们自由先做,这种题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的机敏性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如:聪聪不慎摔伤住院了,小东和几个同学去看他,小东看到他的床头挂着一张卡片,上面有一编号是“外2010051500809”。你能根据卡片上的编号说一说聪聪住的是哪个科室吗?他是什么时间入院的?编号后面的“0809”是什么意思?⑨考试题是考核同学们一个阶段内同学们的学习成绩用的,所以它的主要内容局限于这个阶段内的重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题目的难易程度适中,但还是有少量的难度较高的题,让那些成绩好的同学去钻一钻!
二、编选习题的原则
我们编选给同学们做的习题最好要综合地考虑到以下特性:目的性、顺利性、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
(1)目的性。一方面能帮助同学们深刻地理解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同学们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加强同学们运算的技能和解题技巧,同时培养和发展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还有一点要关注同学们常犯错误,容易被忽视方,以及难点、疑点。如:今有鸡头和兔头共35个,鸡腿和兔腿共94条。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顺序性。我们一定要考虑同学们的认识规律和接受能力,习题要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由单一到综合,要有螺旋形上升,但还要有适当的循环。如: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分析:这道题的列式为2.5÷0.4=6.25(个),瓶子数量只能是整数,此题要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6个瓶子装不下,要7个瓶子才能装下。6.25的十分位上是2,也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需要多少容器、布袋、车辆等物品的数量时,根据需要,求得的结果用“进一”法取整数。
(3)典型性。这个有一点让我们老师头痛的事,因为我们老师本身就要去做大量的习题,找出一些与自己的学生成绩程度相仿的题目,更让我们头痛的事就是要把某些内容或解法有类似的题集中起来,这样我们讲起来有利于师生互动!也能调动同学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又发挥了我们的主导作用!
(4)启发性。这类题会让同学们深人思考的,能启发同学们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小华今年1月1日把积攒的200元零用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准备到期后把利息捐赠给“希望工程”。如果年利率按2.70%计算,到期可获得利息多少元?
(5)综合性。为了解决好同学们解题中出现的片面、狭窄,所以我们应当经常性地编选综合性的习题,让同学们通过几步推理才能解决,让同学们养成做题有几个“弯子”的好习惯!使同学们学会综合考虑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如:甲乙两个建筑队原有水泥的重量比是4∶3,当甲队给乙队54吨水泥后,甲乙两队水泥的重量比是3∶4。原来甲队有多少吨水泥?
参考文献:
[1]王大峰.小学教材完全解读(M).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2]杨弢亮.中学数学教学法通论(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3]宁文苑等.新中考数学(M).江西教育出版社2010.12
[4]周赫.数学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M).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介绍:
朱文耀(1972~),男,专科,从事数学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