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侠明
小学语文老师,对待学生的错别字,要非常有耐心,要找出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总结出规律来,更要趁早消灭在萌芽状态,否则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形成写错别字的习惯,就不好纠正了。
一、学生的粗心大意和老师纠错的不及时性是形成错别字的根本原因
小学生写错别字是由于识字少,大多写成了形近字、音近字或同音字。没学过的字写错了也还情有可原,但已学过的高频字写错了,只能是这个学生粗心大意或者老师没有在发现他第一次写错时纠正。
毕业后,闲来无聊,翻翻《新华字典》解闷。真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原来自己认识的只是极少数字,而这极少数字的意义掌握的又有多少呢?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有的字竟然经常是读错的:为什(读成十)么,咱(读成砸)们,我俩(读成两),还(读成寒)有。再听听媒体上的,身边常说普通话的,不也是和我一样读错了吗?从语音变化中习非成是的实例来看,我们的错可能会成为以后的对,因为语言是约定俗成的。
可是,一个字习惯性地写错,并不会给这个字增加一个异体字,因为字形要比语音稳定得多。
汉字有多少?常用的有多少?我们识不完汉字,也没有必要识完。一个生僻字不会写,不足为奇;一个常用字不会写,会闹出一个让别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来;一个常用字习惯性地写错,怪谁呢?一个老师热衷于写繁体字、异体字、二简字,说明他没有意识到汉字规范化的重要性;一个老师在黑板上能写多少个错别字——不会太多的;一个老师没有在学生第一次写下错别字时纠正,学生会认为自己是对的,便会“对”下去,而很难真对了!
二、我们想方设法,不能让他们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1)口诀的记忆是最常用的方法。读着口诀写字,生动活泼,过口不忘。有老师发现多数学生把“游”的右边写成“攵”,便编了口诀:“有‘氵的地‘方,大‘人领着孩‘子去‘游泳。”我试过了,也是当时有效,事后照犯。于是,我再讲一遍,每当你们再写到这个字时,就想想去年我校一个学生没有大人陪同去游泳,不幸溺水身亡的事情,就不会写错了。果然,这一段时间,没发现再写错这个字,不知能坚持多久?但没想到的是有一个学生矫枉过正,她“放”字右下角写成了“子”!
(2)不防做个实验。既有“艹”又有“氵”的字学生容易混淆结构。如:落、荡、茫、范、萍、满等。我讲了它们的基本义,甚至本义,学生听得很明白,当堂练习了,而一两天后还是照错不误,并且一些没有这种错误的学生也渐渐越来越多地写错了。干脆做个实验,左手拿杯子,右手拿洒壶,不断地倒水,水不断地“满”了,不断地“溢”了出来,所以“满”字是什么偏旁?而且这类字中只有“满”字是左右结构,其他都是上下结构。这段时间,暂时没有发现再写错这个字的。
(3)平时可搜集一些关于错别字的笑话。曾有学生马某,写字潦草,每一个字中的“口”都写成“z”的样子,我指责了几次,也只是有的字改了,有的字没有改,因为成习惯了。我在课堂上讲了个故事:有个病人,左眼完好,右眼有病,去医院治疗。医院里一个医生,写字过于潦草,他的本意是切除右眼,由于把“口”写成了“z”的样子,便在单子上写着 “切除左眼”,手术室医生便照单子切除了病人的左眼。可怜那个病人,不但没有希望治好右眼,连仅存的左眼也被庸医切除了。教室里学生笑个不停。不知那个学生马某,是否还记得这个令人深思的笑话!
(4)查查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用本义来记住字形。我班学生总是把“横”字右中间的“由”写成了“田”,提醒了几回,仍有错误。我便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原来甲骨文中的“黄”字是一个人口朝天大叫,肚子胀得圆鼓鼓的,里面“十”表示肚里有虫。我便在黑板上画了这个字,并说明它本义。把“由”写成“田”,就是这个病人没有了“脖子”,你想让他没有“脖子”吗?多次试验,我发现这甲骨文在纠正学生的字形错误上是很有魅力的!
(5)如果学生知道了字形的发展变化,甚至追根溯源,也许会永久地记住它们。“为”和“办”,笔画简单,书写方便,字形相似,学生最爱混淆。有的把两个点写在撇的两侧,有的写在折的两侧,有的写在左上和右侧,不知是“为”还是“办”。我在黑板上写了个“辦”,学生不认识。然后我说为了让这个字笔画简单,两个“辛”字用两个“丶”代替了。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辦”是“办”的繁体字,“办”字的两个点自然在左右两侧了。接着,我又写了个“為”字,又写了行书“為”和草书“為”,再把草书“為”楷化成楷书“为”。然后看看笔画变化过程:左上的“丶” 和“丿”始终没变,里边的两横四点最后只简化成了一个“丶”,三个折合成了一个折。课后,我详细检查了学生是否再有混淆,有,只有一个学生的一个“为”字不对。
如果学生们端正了写字态度,还害怕出现那么多的错字吗?如果老师们第一次发现学生写错某个字时就指出并让他纠正过来,还会有这么多的错字吗?看到一个笔画写错,能忽略不计吗?如果老师和学生们多想法子纠正错别字,还会有这么多的错别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