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世英
现实中我们时常会听到热心助人却被人以怨报德的故事,当事人往往耿耿于怀、牢骚满腹,并将忘恩负义者骂作“白眼狼”。如何正确看待好心助人却遭逢忘恩负义的现象,关系到人们能否保持心理平衡、塑造阳光心态,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以怨报德的几种情况
小侯(化名)供职于一家装修公司,虽然不到30岁,却是在多年工作实践中磨炼成的“老手”,很多人都拜她为师。但有一天,一位徒弟在遇到一项装修活儿后,托人说一声就接活儿走人了,令小侯非常恼怒和寒心,觉得自己辛辛苦苦教人本领,徒弟遇到了好机会时就只顾自己,对她这个师傅没有半点感恩之心,简直就是一个“白眼狼”。
所谓“白眼狼”,在中国文化语境里指的是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甚至恩将仇报的小人行径。现实中确实有“白眼狼”现象,在职场、官场、商界、学界、家庭、邻里等社会领域中都不乏见,诸如:有一日成名就背弃老东家、投奔新靠山的人,有遇到高薪机会就带走公司机密跳槽的人,更有为升迁踩着他人肩膀往上爬的人。科学史家戈格教授曾写道:“一生不戴乌纱帽,半路常逢白眼狼”,就抨击了那些趋炎附势、媚上欺下、既傲又卑的势利之徒。
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施恩与报恩其实是一种双向关系,在现实生活中还涉及人与人之间多种复杂的心态,若严格追究起来,有些看似忘恩负义的现象,实际上也跟当事人帮助他人的心态和做法有关,应该作具体分析。助人确实是好事,但动机未必都出于“好心”,如果掺杂私心杂念往往会使好事变质。易于导致“忘恩负义”的帮助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明确期待回报的帮助。这类往往是分内职责、义务要求、契约关系、礼尚往来,或是朋友义气之类的帮助,如雇主对雇员、师傅对徒弟、导师对学生、家长对子女之类的帮助。人在施予这类帮助时,一般对回报都有着正当的心理期待,如果未能如愿获得期待,则会感到失望,若对方再恩将仇报,则会令其感到很受伤。如现在一些父母在儿女教育上大力投入,带有望子成龙的强烈期待,若孩子自私任性、不知感恩,甚至有逆反倾向,认为父母的帮助都是其应得的,父母就会感到失望,认为孩子忘恩负义、不孝顺,这其实也是由于内心执著的心理期待没有获得回应所致。
暗含自私企图的帮助。这是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功利性现象——帮助他人就是为了谋取更大利益。如:有的销售员为促成交易、扩大人脉而给客户小恩小惠;有的员工不讲原则地迎合上级领导;个别官员利用职权给他人好处、搞“小圈子”,甚至公事公办之时也要向属下示意关照,以令其感恩;还有行贿者为获得不正当利益而请客送礼等等。若这类帮助的功
用性动机太过明显,可能会令不吃这一套的受助者产生反感,或是拒绝帮助,或在接受帮助后就敬而远之,而帮助者则会因付出落空而感到恼怒,将受助者看成是所谓的忘恩负义,伺机挽回损失。含有自私企图正是这种帮助在伦理上的缺陷,因而难以感动受助者。
体现感恩之心的帮助。例如商家为答谢顾客,为普通客户提供免费或廉价的产品、服务,为大客户赠送特殊优惠或礼物;又如企业管理者为感恩员工而对其进行物质奖励等。从“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基本伦理角度看,每个人的生存和幸福都与社会紧密相关,因而,以感恩为动机帮助他人无疑是一个正大光明的理由。
当然,在商业领域中,这类帮助往往包含着维系和发展合作关系的功利性企图,并具有公关性、竞争性、逐利性等特点。若利益上的考量占了上风,感恩之心就很容易被扔到一边。如此一来,若受助者未能如施助者所愿,就有可能引起施助者的心理不平衡,从而懊悔自己的付出是不值得的或给错了对象。
期盼个人荣誉的帮助。如有的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且不要求任何报酬,并能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优越感或荣誉感;但他(她)却过于在意受助者的反馈信息,得到感谢和赞扬就会感觉身心舒畅,反之就会产生不被认同的感觉,甚至谴责受助者以怨报德。例如有些爱心人士主动资助贫困大学生,但一些受资助者最后连一封感谢信都没有,个别人还得寸进尺,索求更多,以致施助者满怀期待的爱心付出,获得的却是失望、伤心和气愤。
伤人自尊的帮助。例如,有的志愿者为遭受天灾人祸的灾民发放钱物时缺乏尊重和礼貌,给人一种救世主般居高临下的感觉,甚至还联系媒体采访、让受助者公开表示感激。如此帮助,可能引起受助者的强烈反感,甚至令其二次受伤,自然难以获得知恩图报、传递爱心的善果。
此外,因沟通不畅导致误会的帮助,也极可能导致不良结果。
助人不望报,遭怨反求己
由上述分析可见,因忘恩负义而心里受伤,实际上与个人的心理期待有关,包括动机不够纯正,或执著某种物质或精神上的回报等因素,而且期待越高、执著越强,往往失望越大,受伤也越重。该如何做到既能帮助人、心里又不受伤呢?
动机纯正,不求回报。如此帮助他人,不会掺杂私心杂念,不会将帮助当成一种交易或谋利的手段,自然不会受伤。古人说:施恩图报非君子,有恩不报是小人。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可以说,一个人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很难快乐。一心无二、不图回报地帮助他人,而且习惯成自然,不仅是君子的美德,更是获得幸福和快乐的必要途径。
感恩分享,体谅他人。信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以感恩之心帮助他人,将自己看成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愿付出自己的财富、幸福、能力和时间与大家分享,而且帮助他人时能做到平等交谈,尊重有礼,善解人意。这种帮助超越了囿于利益的心理期待,在意对方的心理感受,而不在意能否获得感谢和回报,遇到忘恩负义也不放在心上,如此就很难受伤,而且常能收获真诚的感恩和回报。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亚圣孟子的名言,其意是指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要反省自我,从自身找原因。这也合乎关于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的辩证法原理。依此观点,在帮助他人却遭遇忘恩负义时,我们应首先反省自己的动机、态度、做法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伤人自尊、发心不端,或令对方有所误会等。若确定原因不在自己,而是真的遇到了势利小人,唯利是图、攀炎附势、忘恩负义乃其本性,又何须计较呢?若因此生气发牢骚,实是拿他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问心无愧,果上随缘。尽管心理上的执著、期待是导致心里受伤的主因,但在日常生活中,让人们完全放弃心理期待也是不现实的,尤其是在向他人施予有偿性或功利性的帮助时。因此,为避免执著期待而导致受伤,应秉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的良好心态,帮助人时动机纯正,尽心尽力,无愧于心,在结果上则要按章办事,顺其自然。如此,若真遇到了“白眼狼”,即便利用法律维权都无结果,也能安然对待,始终保持心态的平衡。 责编/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