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研究综述

2014-07-29 02:18付乔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6期
关键词:性状现代汉语语义

付乔

摘要:名词做状语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语法现象,早先的时候对于该问题学术界对其关注并不太多,但近二三十年以来,由于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多样化,有关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持续升温,取得了一系列较为丰硕的成果。笔者通过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研究历程的回顾,以20世纪九十年代末为界分两个阶段综述了前人对该语法现象研究的相关成果,并对研究方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说明。

关键词: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研究综述

对于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性状语,起初语言学界认为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现象,再加上通常情况下只有极少数名词可以做状语,所以早先的时候学术界对这种语法现象的关注及研究并不太多,大多数语法著作对此并无论述,而有的语法学家虽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也并未能展开深入的探讨。近二三十年以来,由于现代汉语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多样化,这种情况日益得到改变,有关现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现象逐渐成为语言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持续升温,取得了一系列较为丰硕的成果,其中既有对这种语言现象的客观描写,更有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深入分析,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深,理解越来越透,研究的面也越来越宽。根据具体的情况,这里笔者以20世纪九十年代末为界,大致把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一、从初始到20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研究

从笔者目前所收集和掌握的材料来看,学界最早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有所关注的是吕叔湘先生。吕先生曾在《中国文法要略》一书中谈到了“名词用作动词的加语”的问题,他说这里的“加语”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状语。[1]但遗憾的是,吕先生虽然注意到了名词做状语的现象,可是由于在研究中他过多地秉承了古代汉语的分析手段和方法,所以在论述时他把该现象归于“词类活用”,这就使其与科学地描写解释此类现象失之交臂。

继吕先生之后,较早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现象展开研究的是洪心衡先生。洪先生(1963)在《关于名词、动词作状语》一文中对此类现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同时也试图对这一语法现象进行必要的解释,[2]但遗憾的是,其创获并不太多。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探讨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现象,学者们既有对这种语法现象的宏观把握,也有对这种现象的微观描写,更有甚者还试图对这种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解释。

李晋荃(1983)不仅较为全面地描写了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做状语的现象,而且还尝试运用结构主义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分析。[3]他认为“在现代汉语中,非时地名词可以充当状语,修饰限制动词性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包括工具、材料)”。除此之外,所述三类名词性短语也能充当状语。究其原因,李先生认为关键在于这种由名词和动词直接组合的状中短语不能进一步扩展,中间不能插入其它的成分。不仅如此,李先生还提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带‘的充当状语,不宜视为名词状语”。他认为在“他的手本能的缩了回来”“这个任务历史的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中,“本能的”“历史的”是“名词加上副词后缀‘的转化成副词做状语”。这种“转化说”认为名词仍旧是名词,而“名词+的”才是副词性成分,所以并非名词做状语。

喻芳葵(1984)结合古代汉语中状位名词的表意类型,从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纵横两个方面探讨了汉语中名词做状语这一语法现象及其规律。[4]他认为状位名词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以及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和材料。这两点与李晋荃先生的分析是一致的,但与李先生不同的是,他认为名词表示比喻以及名词加“地”以后修饰动词也是名词做状语的现象。其中“似的”和“地”可以作为名词充当状语的标志。

邢福义(1988)对名词重叠后加“地”做状语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5]邢先生在文中分别从NN状语的表义范围、必要的构成条件、语义特点、相应的形式特征以及语用价值等方面对NN状语作出了分析,这是对某类特殊的名词性状语所做的专文论述。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和讨论中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

刘月华(1990)对现代汉语中名词性状语的存在和句法位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重点讨论了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6]

李宇明(1992)一方面详细地讨论了“NP出身”中“NP”的类及其与“出身”的句法关系,另一方面还提出“NP出身”是一种特殊的状心结构,与其相似的格式还有“NP毕业”。[7]显然,这是继邢福义先生之后的又一篇专门对现代汉语中某类特殊的名词性状语进行论述的文章。

文炼(1994)以名词修饰动词这一现象为突破口,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名词也可以充当状语。[8]文中指出,关于名词修饰动词,《马氏文通》认为是名字成为状字,即名词变成了副词,而《新著国语文法》则认为是名词作“副附”用,即名词“在副位”。通过分析和比较,同时结合现代汉语的实际,文炼先生说:“我们如果承认名词可以作定语,为什么不能承认名词可以充当状语呢?”显然,文炼先生认为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可以充当状语的。

孙德金(1995)对现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现象进行了句法、语义两个平面的系统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得出词类划分上的处理意见。[9]孙先生在文中指出“能做状语的名词只限于直接修饰限制谓语的名词”,不包括加“地”做状语的名词。在他考察的3892个各类名词中,有56个可以做状语,占1.4%。按名词充当状语所表示的语义角色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方式、范围、工具、依据和其他,其中以方式和范围居多。并且孙先生还认为“只有做谓语的动词有被名词修饰的可能”,“做谓语的形容词不能直接受名词修饰”。

显然,对于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辨析名词能否做状语,哪些现象可以被定义为名词做状语以及名词的表意类型上。

二、本世纪初至今的研究

到了21世纪初,学者们对名词能够做状语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始有更多的人对这一现象作更进一步、更深入地探讨和挖掘。

王建华(2000)探讨了名词性状语在古今汉语中的不同特点。[10]他认为古汉语中的普通名词做状语主要有三种情况:表示比喻;表示对人的态度;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而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的名词是极少数的,仅限于能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的词,取而代之的是由普通名词做介词的宾语,即构成介宾短语来做状语。在对时地名词的比较中,王建华先生认为,方位名词在古汉语中可以单独做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方向,而在现代汉语中,方位词“一般不单用或很少单用”,有些甚至根本不能单用。处所名词在古汉语中做状语极为普遍,不论是在正式的文体中,还是在交谈中都可以看到,而现代汉语中处所名词做状语的范围则有所缩小,并且从适用语体来看,一般只限于口语中。最后,王先生认为现代汉语时间名词做状语的功能最强,这一功能活跃在不同的语体中。

李梅(2001)认为名词状语与动词中心语的组合手段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必须以虚词为组合手段,中间必须加“地”,否则不能组合;二是只能以词序为组合手段,中间不能插进“地”;三是两种组合手段均可,中间加“地”与否是自由的。[11]不仅如此,李先生在文中还着重分析了名词与谓语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同时也辨析了NV式状中偏正短语与其他短语的区别。

endprint

刘慧清(2005)不仅深入分析了名词做状语的音节特征、句法特征、语义特征,而且还分析了名词做状语的语用功能,该文认为“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非常态、非默认值的情况,或者是需要特别强调的”。[12]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王珏(2001)曾以专著的形式来全面研究现代汉语中的名词,[13]在同时期的研究中,王珏先生应该算得上是一位研究名词的集大成者。在该本著作中,王珏先生曾专门用一节的内容来研究现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现象,他在广泛吸收其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非状语名词和状语名词的问题,同时也对名词做状语后与谓语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二三十年来,有关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无论是在现象描写,还是在语法分析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的说来,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句法平面上的研究,这主要集中在对名词性状语的构成及名词做状语的条件和句法结构的分析上;二是语义平面上的研究,这主要集中在对名词性状语与谓语语义关系的研究上,其中也不乏对名词性状语相关语义指向的研究。综合考察前辈学者的研究状况之后,我们会清楚地发现对名词性状语的研究若仅限于句法、语义两个平面上,这是不全面的,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发展。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拟借鉴现代汉语语法学界日臻成熟的“三个平面”语法理论来进行名词性状语的拓展性研究。这一研究将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同时展开,其中由于前两个平面的研究其他学者已涉足较多,且成果丰富,所以我们将主要是吸收和融合他们的研究精华,相对来说这两个平面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而我们的研究重点将主要放在名词性状语语用平面的研究上。

(基金项目: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研究”[项目编号:TSA1024]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洪心衡:《关于名词、动词作状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1期。

[3]李晋荃:《试谈非时地名词充当状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4]喻芳葵:《普通名词能否作状语》,江西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5]邢福义:《“NN地V”结构》,《邢福义自选集》,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年版。

[6]刘月华:《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语法研究与探索,1990年,第2期。

[7]李宇明:《析“NP出身”》,汉语学习,1992年,第6期。

[8]文炼:《论名词修饰动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9]孙德金:《现代汉语名词做状语的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10]王建华:《古今汉语名词性状语的比较》,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11]李梅:《析现代汉语NV式状中偏正短语》,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学报,2001年,第9期。

[12]刘慧清:《名词作状语及其相关特征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13]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endprint

猜你喜欢
性状现代汉语语义
韩国语“容入-离析”关系表达及认知语义解释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一起来吹牛
“大力士”纸片人
山西省2019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现代汉语
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常染色体遗传”等于“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与性别无关”吗
你是如何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