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如兵法

2014-07-29 02:14毕伟玉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6期
关键词:文思兵法天才

毕伟玉+

几乎每年开学,鲁迅文章与中学教材之间总要发生一段纠缠不清的暧昧关系。其中的是非褒贬、爱恨情仇也总让人唏嘘感慨。鲁迅文章是作为过去式的老古董被一删了之呢,还是我们“能够超越意义、是非,超越各种大字眼,去除层层叠叠油垢般的价值判断与意识形态”[1],从而更好地感知鲁迅的文乃至人呢?这恐怕是中学语文学习鲁迅的一大难题。

中学阶段,周树人、文言文和写作是学生的所谓三怕。在学生眼里,一提到鲁迅的文,似乎就是如投枪匕首般锐利,有着博大精深的思想;一提到鲁迅的人,似乎就是头发根根竖立,面目严肃刻板。某种程度上,这确实和中学语文教学中对鲁迅的定位有关。然而,陈丹青先生却说:“依我看,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战斗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作‘游戏文章,以现代的说法,叫作‘写作的愉悦。”[2]照此说来,鲁迅的文章是“好玩儿”的了?如果我们能够在解读鲁迅文章过程中指导学生发现其文章生动有趣的一面,使得学生从此爱读、乐读鲁迅,不再闻之色变,岂不善莫大焉?本文将借助沪版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两篇议论性的文章《拿来主义》和《未有天才之前》试作分析。

一、《拿来主义》——诱敌深入

兵法上有“诱敌深入”一说。说的是在强敌进攻面前,有计划地放弃一些地方,引诱敌人进至预定区域予以歼灭的作战方法。这可以使敌人增加消耗,疲劳沮丧,分散兵力,发生过失,陷于不利态势;并便于自己利用有利条件,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文法亦如此。在鲁迅的文章特别是议论性的文章中,很自然地习惯于用回环曲折的文句组成自己的文章。《拿来主义》一文,鲁迅“时退时进,常常为着一种论辩的需要,如同诱敌深入,几经回环,便将论敌置于一目了然的无可退让之地,这体现了一种战士的风格”[3]。

《拿来主义》讨论的是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鲁迅倡导的是“拿来主义”,揭示的是“没有拿来的,人不能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成为新文艺”的观点。然而,在文章第7自然段抛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之前,鲁迅至少还形成了两处文思上的曲折。因此,阅读此文,我们要注意“他如何把如此重大、复杂,别人写了上万、上百万言也说不清楚的问题,却举重若轻地用一千五百字就说明白,说透了;而且说得那样生动,形象,名誉连篇,让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4]。

我们首先筛选以下反映作者文思的语句:

……

(2)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3)当然,能够送出去,也不算什么坏事情……

(5)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6)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

(7)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

(10)总之,我们要拿来。

我们发现,在第7自然段鲁迅提出“自己来拿”这个结论之前,实际已经有两处提出“拿来”(第2自然段)和“拿来主义”(第5自然段)的地方了。早早提出“拿来”和“拿来主义”,偏偏又不说开去,鲁迅似乎就像舞台上的武生耍花枪,看似朝你刺将过来却有并不真的刺将过来。其间,以两个“但”字(第2自然段和第6自然段)形成了一种回环曲折的文思。

鲁迅首先警告了“送去主义”。送“古董”、送“活人”,“发扬国光”“顺便到欧洲传道”的“送去主义”,就如同自诩太阳、只想给予、结果发疯的尼采一样,后果相当地严重。只“送”不“拿”,只输出不输入,显示了当时中国在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中盲目自大而又自卑兼有媚外的态度。“送去”不行,还得“拿来”,是为第一个“但”字(第2自然段)形成的回环。

接下来鲁迅又警告了“送来主义”。“送来”不是“拿来”,而是“抛给”的,这样的一种态度加之“送来”的东西使得清醒的人们感到恐怖。鲁迅清楚地点出了“送来主义”背后的文化扩张现象。“送来”很危险,我们将深受其害,于是就得“拿来”,是为第二个“但”字(第6自然段)形成的回环。

这样,在倡导“拿来主义”之前,通过两个“但”字,鲁迅似乎花费了很大笔墨,兜了一个大圈子。然而,两个“但”字看似不动声色却给文章带来变化。首先,围绕论证“拿来主义”的需要,鲁迅像一个高超的战略家,且进且退,时进时退,回环曲折;其次,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充分发挥了杂文针砭时弊的功能,批评“送去”和“送来”,提倡要“拿来”。可谓先破后立,破中带立。最后,这不是费笔墨,也不是兜圈子,它使得看似平常的话语不由得你不去咀嚼,文章从而变得缜密有致,有味而富有说服力。

正如刘绪源所说:“作者(鲁迅)不仅让对立的观点存在,而且主动忍让,帮其发挥,这好比诱敌深入,其实是将它的逻辑错误置于高倍望远镜之下了,于是道理自明。”[5]因而,从《拿来主义》一文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诱敌深入的兵法大家鲁迅。

二、《未有天才之前》——围魏救赵

一次,魏国攻打赵国,赵危急而求救于齐。主将田忌意欲直奔赵国,而军师孙膑向他建议不如避实就虚,袭奔魏都城大梁,使魏回援,既解除赵国危机,又能收弊于魏。战事的发展果如孙膑所料,这就是著名的围魏救赵。其精彩之处在于,以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致胜的神奇效果。鲁迅文章《未有天才之前》是针对中国天才产生这一问题的,但鲁迅并未直接给出天才产生的方法,而是反向阐述了中国社会没有使天才得以生长的民众,“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鲁迅清醒地意识到“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是大家都可以做”,从而一针见血地指出,先有泥土,再有好花;先有民众,再有天才。这样的论述,颇有兵法上围魏救赵的意思。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与《拿来主义》一样,该文文思迂回曲折。

同样,我们先梳理反映作者文思的语句:

……

(3)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4)然而现在社会上的论调和趋势,一面固然要求天才,一面却要他灭亡,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

……

(10)然而情形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

……

(12)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然而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怕不容易做。

与《拿来主义》两个“但”字形成文思的转折不一样,我们可以看到,在《未有天才之前》一文中,文思的波澜主要是由三个“然而”(第4、10、12自然段)形成的。

第3自然段中,鲁迅借助拿破仑的例子和好花好土的比喻强调了天才是由民众产生,没有这样的民众,就没有天才的观点。按照常规思维,接下来文章可以阐述我们要做泥土、我们该如何做产生天才的民众了吧,然而没有!通过第一个“然而”,鲁迅又进一步深刻地指出中国社会的的论调和趋势是不仅灭亡了天才,甚至连“预备的土也想扫尽”。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整理国故”的守旧,一是“崇拜创作”的排斥外来思想,还有一样是恶意的批评。“这样的的风气的民众是灰尘,不是泥土,在他这里长不出好花和乔木来。”随后,通过第二个“然而”,鲁迅强调了中国当时社会的情形是“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这样,才导出了“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的提醒。

人人愿做天才,谁愿意做泥土?敏锐的鲁迅似乎察觉听(读)者异样的眼光和不屑的神情。于是第三个“然而”出现了。它的作用就在于强调别小看了做泥土,不是坚苦卓绝者也是不容易做的。这就使得文章更进一步了。

从我们要有产生天才的民众,到我们似乎连这预备的泥土也扫尽了;从我们可以做泥土,到这泥土也怕是不容易做的;三个“然而”可谓层层转折,步步深入。鲁迅行文几乎没有正面阐述我们该怎样产生天才,然而我们却都明白了该怎样产生天才,那就是有了培养好花的泥土,有了产生天才的民众,天才的产生还是问题吗?从这一点上看,鲁迅难道不是一个懂得围魏救赵的兵法大家吗?

通过上述两篇文章,我们看到鲁迅“文章缜密有致,有味而有说服力,看似平平常常的一段话却不由你不爱咀嚼,与这种且今且退、变幻诡谲、在不动声色中不断有小小的出人意料处的组成方式,看来是大有关系的”[6]。

回到开篇,陈丹青所说鲁迅“游戏文章”也大约在此吧。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带领我们的学生发现鲁迅文章文思如兵法的一面,而不是“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和深刻,不看到老先生的得意”[7],笔者认为,我们的学生一定会说,原来鲁迅老先生这么会游戏、懂幽默啊!

注释:

[1][2][7]陈丹青:《笑谈大先生》,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第31页。

[3][5][6]刘绪源:《解读周作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第63页,第62页。

[4]钱理群:《怎样读<拿来主义>》,中学语文教学,2013年,第11期。

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思兵法天才
弱CM环的性质
中共四大轶事
“‘孙子’兵法”等十三则
快乐的中秋节
兵法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张良得《太公兵法》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天才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