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个小书虫,我和书的故事就像“四味糖”。何谓“四味”呢?就是酸甜苦辣四味啦。为什么这样说呢?看完下面的文字你就知道啦!
酸甜苦辣之“酸”
说到酸嘛,有一次,我在家里看书,妈妈唤我:“汪思仪,吃饭啦!”我正被书中的精彩情节吸引着,根本没在意妈妈说什么,只是“哦,哦”地应付着,但脑子还遨游在书的世界。过了两分钟,妈妈又叫我了,这次“河东狮吼”声拖得很长。“啊!来了来了!”我还在津津有味地“啃书”,但又怕妈妈“怒发冲冠”,只好囫囵吞枣地看完了那篇故事,恋恋不舍地放下书,去吃饭了。真有点意犹未尽的酸啊!
酸甜苦辣之“甜”
来点甜的?没问题!一次,我在《新作文》上学到了好多优美的语句和词语。我想:书上有这么多好词佳句,不如摘抄下来吧,以后写作文好处多着呢。于是,我找来一个本子分成好几部分,一下子龙飞凤舞地摘抄了好多好词佳句。后来,这些优美的比喻句、词语不断地在我的作文中“现身”,也使我的作文在杂志上发表了。那时,我心里跟喝了蜜一样甜!
酸甜苦辣之“苦”
苦嘛……记得暑假时,我在奶奶家很无聊,电视上也没有我喜欢看的节目,我就问奶奶有没有书看,奶奶从一个抽屉中随手抽出一本书来给我。我才看了几页就觉得很乏味,有点儿看不懂,“先令”“法郎”“英镑”等“国外单位”,我都不知道面额值多少人民币,再加上一些复杂的语句,我就更不能透彻地读文章了,想把文章读得如痴如醉、浮想联翩,更是望尘莫及了,顶多囫囵吞枣“吞”下文章。这种感觉让我在书面前显得很渺小,真是有种不言而喻的苦啊!
酸甜苦辣之“辣”
辣?记得还是暑假,我去书店看书,拿起一本《故事会》,书中的故事情节起伏跌宕,有时让我兴高采烈,有时让我牵肠挂肚,有时又让我黯然神伤。再配上一些搞笑的小段子,更是令我备感充实。就在这时,书店老板把一个包裹的绳子解开——他在拆包裹取书。突然“哗”的一声,书不听话地散了一地。也许是生气,书店老板看到一旁读书读得津津有味的我,一把将书抢了过去,说:“看了这么长时间还看!”我吓了一跳,缓过神来,只好讪讪地走了。唉!真是有种不知名的辣呀!
怎么样?你“吃”出这“四味糖”的“四种味”了吗?
(指导老师:韦 芳)
湖水冒泡泡
读书也有“四味糖”,这块“糖”的味道怎么样?一看标题,我们的脑海中不由得就会浮出一个大大的问号,想要赶快读一读。这就是一个好标题的魅力!
接着,作者以“酸甜苦辣”四种味道来安排段落结构。怎么处理好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过渡问题呢?最简单、最巧妙的办法就是拟定小标题!每个段落取一个小标题,文章读起来不仅层次清晰,而且,也省去了许多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行文显得干脆利落。
同样的读书故事,因为特别的标题和巧妙的构思,让人读起来有眼前一亮之感,这就是本文的成功之处!(小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