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莉娟,刘立飞
摘要: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本文从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过程模式、表现形式、测量及国内的实症研究方面做了一个梳理,并对今后我国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69-02
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压力体验下所产生的情绪、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严重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也影响着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
一、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研究
1.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其一,组织根源。教师职业倦怠的组织根源包括:学生问题、工作负担、角色冲突与角色模糊、自由度与自主权、社会支持。1979年美国教育协会(NEA)民意测验发现,接受调查的3/4的教师认为纪律对他们的教学效率有很大影响,管教学生的困难已成为教师压力及倦怠的主要因素。当个体面对种种冲突情境而又被期望做出角色行为时,角色冲突就会出现。这种角色定位模糊也易导致压力的产生,继而产生倦怠。其二,社会根源。世界上多数国家都对它们的教育持有很高的期望,因为教师承担着培育英才、传承和发展历史文化的重任。教师肩负着社会的希望,同时也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压力。其三,个人根源。教师职业倦怠的个人根源包括:自尊和外控型归因。自尊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的、起控制作用的因素,它通过影响以环境为基础的组织因素来起作用。罗特根据海德提出的“控制点”归因理论,指出那些外控型教师更容易产生倦怠。
2.教师职业生涯倦怠阶段的提出。许多专家认为,就像人的一生要经历幼年期、少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的生理特点、不同的社会角色以及不同的人生任务。人们的职业生涯也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职业阶段有不同的职业行为、职业任务、职业问题以及职业发展需要等。对教师的职业生涯阶段,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了研究,主要有以下代表人物和观点:(1)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我国台湾学者王秋绒将教师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师范生、实习教师、合格教师。其中实习教师的第二个时期“危机期”,这一时期教师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面临的现实压力越来越大,感到力不从心而产生无所适从的危机感。另外在合格教师阶段的第三个时期为“厌倦期”,该时期的教师认为工作负荷太重,学生表现太差,对教学产生厌倦感,失去教学动力。学者们将以上“职业受挫阶段”“退缩阶段”“危机期”“厌倦期”称为教师生涯的“倦怠阶段”。(2)教师职业生命周期理论。主要以人的生命自然衰老的过程与周期来看待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与周期。主要有以下代表人物与观点:费斯特(1985)的教师职业周期动态模式:职前教育阶段、入职阶段、能力形成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职业受挫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职业低落阶段、职业退出阶段等八个阶段。其中第五阶段“职业受挫阶段”,他认为是教师生涯阶段的中期阶段经常出现的现象,教师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遭受挫折,灰心沮丧,心力交瘁,教学理想幻灭,教师对职业满意度降低,对教学生涯产生怀疑。司德菲(1989)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预备阶段、专家阶段、退缩阶段、更新阶段、退出阶段。其中“退缩阶段”在行为上出现沉默少语,有较多的批评性语言,对教学上的研讨不做任何反应,对别人的批评严厉,人际关系不和谐,有不当的教学行为出现,甚至伤害学生。休伯曼(1993)的教师职业周期主题模式:入职期(求生和发现期)、稳定期、实验和歧变期、重新估价期、平静和关系疏远期、保守和抱怨期、退休期。
二、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形式
美国心理学家法伯认为,虽然教师职业倦怠可以从情绪衰竭、非人性化和低成就感等三个角度进行描述,但是职业倦怠的行为表现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是有差异的[7]。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精疲力竭型。这类教师在高压力下的表现是放弃努力,以减少对工作的投入来求得心理平衡。这类教师的职业倦怠一旦出现,想要恢复就很困难,因为这些症状会得到自我强化。
2.狂热投入型。这类教师有着极强的成功信念,能狂热地投入工作,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使他们的这种热情通常坚持不了太长时间,整个信念系统突然塌陷,最终屈服于精力耗竭。
3.能力富余型。对于这类教师而言,工作本身缺乏刺激,他们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来做当前的工作是大材小用,没有成就感而厌倦工作。
4.混合型。也有教师是以上几种类型的混合,工作中无热情也无创造。
三、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模式[8]
1.四阶段模式。该种模式被广泛采用,共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热情期,个体表现出雄心勃勃,忘我投入。二是停滞期,仍能工作,但更关注个人需要,个人满意度低。三是挫折期,感到无效能,对其他人不满,而且开始经历情绪、生理与行为的问题,虽力图否认问题,但已被身心疲惫所控制。四是冷漠期,要求更少的工作,回避挑战,个体此时的倦怠已达到最大限度,身心健康严重受损。
2.经验性阶段模型。该模式在服务职业中比较有效,主要为人格解体(也称去个性化)、个人成就感降低、情绪耗竭。这个假设认为倦怠先开始于人格解体。
四、国内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的不同取向
1.临床观点。临床观点代表人物是费登伯格,他认为职业倦怠是工作强度过高并且无视自己的个人需要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
2.社会心理学观点。社会心理学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勒诗和佩斯,他们把职业倦怠描述为一种身体、情感、精神的衰竭状态,其特点是身体的耗尽感、持续疲劳和无助绝望感,对自我的全面消极,对工作、他人及生命的消极态度。他们认为倦怠有三个主要特征(即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一是情绪衰竭,即感到耗尽、用完。二是去个性化,即表示冷酷、麻木,非人格地对待来访对象。三是低成就感,即觉得无效能和缺乏适应性。
五、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及国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
在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方面,常用的测量工具有两种,即MBI与OLBI。MBI较有影响力,它有三个版本,其中的MBIES用于教师职业倦怠的测量。OLBI则从耗竭和工作怠慢两个维度测量倦怠。国内学者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国内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成因分析以及介绍了国外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和职业倦怠量表修订等。实证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与人口统计变量、某种心理因素或某一变量的关系。由于采用的量表不同,或是测量样本的大小不同,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差异,甚至相反[9]。
参考文献:
[1]蔡融.教师职业倦怠[J].现代教育科学,2010,(1).
[2]梁云芳,王秀华.教师职业倦怠研究概说[J].教育理论研究,2009,(2).
[3]杨秀玉,杨秀梅.教师职业倦怠解析[J].教育科学,2009,(2).
[4]尧丹俐.关注教师职业生涯的“倦怠阶段”[J].广西教育,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