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识管理(KM)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已成为组织管理领域普遍和有效的工具。现已有很多文献资料讨论了组织中的知识和KM的概念。许多文献资料关注KM商业组织的效率。在高等教育领域,KM是实现有效管理的支柱和工具。在中国,KM仍是一个新的课题,研究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施和应用规模是非常必要的。这篇论文分析和评估了中国的一所职业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如何在实践中实施KM的。
关键词:知识管理;中国;高职;教育管理;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46-04
知识管理(KM)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已成为组织管理领域普遍和有效的工具。现已有很多文献资料讨论了组织中的知识和KM的概念。许多文献资料关注KM商业组织的效率。在高等教育领域,KM是实现有效管理的支柱和工具。在中国,KM仍是一个新的课题,研究它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实施和应用规模是非常必要的。这篇论文分析和评估了中国的一所职业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是如何在实践中实施KM的。同时也给出了未来实践的建议。
一、文献评论
1.知识的定义和范围。知识,一个普通的词汇,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含义。柏拉图在他的泰提特斯篇中陈述道,知识就是经证明是正确的一个真实信仰,随着柏拉图对于知识的定义不断演变,知识,作为一种概念,融入了数不尽的理解。最近,Alvesson清楚地阐述了界定知识的困难。和知识管理(KM)课题相关的主流定义有很多。Wiig说道,知识是由真理和信仰、观点和概念、判断和预期、方法以及专业技能组成的。Bohn定义知识是理解输入对于输出变化的影响。Grant简而言之,把知识归类到个人的已知中。Nonaka和Takeuchi把对于知识的理解带入到了生产和商业之中。Polyani(1967)在知识范围的理解上,留下了他非常重要的知识遗产之一。他讨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指的是那些和经验与记忆相关的技能,它们很难被清楚地表达。显性知识指的是那些已被证实、已被记录的知识。Ackoff(1989)通过对比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来扩大理解。Award和Ghazi(2004)将知识定义为“未加组织和未处理的事实”,Faucher(2008)说知识是一种“最高形式的理解”。
2.知识管理的本质。Beckman(1999)说道,KM涉及到经验和知识的形成和摄取,同时专业知识可以引导出新的才能,产生优越的表现,鼓励创新以及提高顾客价值。Beijerse理解KM是通过战略导向动机和对(知识型)员工的促进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发展,通过赋予这些数据和信息意义的过程,以此来加强和使用他们的能力来解释数据和信息(通过使用可用的信息、经验、技能、文化、特性、个性、情感等)。OSullivan(2007)说道:KM无论存在于哪儿,它是记录企业的共同专业知识的过程,同时它能帮助产生最大的利益。ODell,Wiig&Odem(1999)讨论KM是识别、记录和影响知识的战略和方法,以此来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在他们的文章中,Apurva Anand et al(2011)给了KM定义一个精确的总结,他们解释道:“KM没有单一的定义。KM是对重要知识的明确和系统的管理,同时它和创造、集合、组织、传播、使用和利用知识是相关的。”因此,他们的知识创新模型SECI,说明了在知识转换过程中的社会化、外在化、结合化和内在化。需要组织来提供“Ba”,日语意思是“空间”,使知识得以在组织中产生和转换(Nonaka 2002)McAdam&McGreedy(1999)发展了另外一个有影响力的模型,其注重于社会知识的交换。这个过程被鉴定为知识的构造、传播、使用和体现。这四个步骤发生在组织之中与之间的知识交换过程中。Walsh(1991)讨论的是知识维持的地方,例如在组群间个人的相互影响中,在组织的结构和文化中,在自然环境和文件资料中。在知识共享方面,Wenger(2000)发现联合企业、共同参与、共享的智库是社区实践的三大要素。
3.高等教育学院的KM(HEIs)。根据Du Toit(2000),高等教育学院正逐渐依赖于智力资本的创造和拥有。这就需要全体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知识型员工,包括工作人员和学习者,去认识到在组织中参与KM进程的重要性。Kidwell,Van der Linde和Johnson(2000)同样阐述了KM实践的重要性,包括大学中的ICT(信息通讯技术)。Stankovskys审视了KM模型的框架结构,然后把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对KM的理解分成技术、学习、组织和领导力。Coukos-Semmel(2003)介绍了在高等教育设定中的两种KM:学术KM和组织KM。前者涉及到的是将知识作为核心资产的管理,后者涉及到的是机构的全部业务。在教育设置中,KM应当提供一组关键人物、进程、方法,同时KM工作实践帮助人们获得和共享知识,从而他们将会有更多的人生机遇。组织管理和战略管理领域的许多观点也提出了大学KM的研究,包括网络化管理(Galbreath,2000,p.28)、文化、领导力、技术和计量(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以及Arthur Andersen咨询,1997)、平衡记分卡(Kaplan&Norton,1996)等等。
二、KM在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一个案例分析
1.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介绍。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于1985年,是中国和德国政府在中国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学院以技术技能、高等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来进行教育,这种模式完全引进自德国,名为——职业教育模式的“双元制”。学院根据高考成绩,录取高中毕业生,志在把学生训练成在生产技术领域的合格劳动力。学院有应用技术学科,例如数控、机电、飞机制造、航空电子机械设备维护、航天器生产技术、风能发电技术和物联网。同时,文科类和语言类专业有:德西英日语、人力资源管理等41个专业,涵盖9个领域。学院有7118在校学生及484名教职员工,200名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以及12名长期受雇的外国专家。有166个综合教学和实训室,设备和仪器的数量超过4000台。endprint
2.论据。基于文献资料对于KM在高等教育学院(HEIs)的评论,本篇文章将从学术KM、行政KM、研究KM、学生服务处KM以及社区服务KM五个角度,从知识的获取、维持和分享的方法三个维度来分析中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知识管理。第一,学术KM。获得:(1)受雇教师具有教师和工程资历,258名教师之中,115名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他们中的110名教师具有高级教师职称。在他们工作期间,教师在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例如德国、日本和西班牙等等得到专业科技与职业教育和教学相关领域的培训。(2)200名来自企业的非全日制教师,以及12名长期任职来自国外和国外企业的外国专家。(3)已建设166个教学实训室,其中的大多数都与著名企业有合作,例如:空客、西门子、三菱等等。(4)CLPD(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心)的建设。维持:教师受到培训,来理解校园文化,并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每周学术讨论组会就课程问题进行讨论。课程安排每年都会改变来和目前的教职员工的理解相统一。每学期都会举办学术贡献竞赛。由名人开办系列讲座,是已经植根于校园的一种文化了,讲座的内容包括了解专业知识,也包括企业文化和精神论坛。共享:系与系之间的课程和教学资料是相互分享的,经常举行“说课”系列会议。第二,行政KM。获得:雇佣具有极强能力的职员,以及来自地区教育、地区经济和地区制造项目办公室的执行人员。学院的教育结构不能独立存在,得和经济结构、企业结构,和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企业升级和社会需求共存。维持:常规会议用以讨论原定工作。组织结构每五年重新讨论和思考。相关变化会写进5年计划书中,让员工进行讨论。举办特殊节日和党的纪念日的主题活动和会议。员工内部中国共产党党员的发展。共享:在部门开展党会来分享个人信仰。行政文件上传至网络。常见问题在网站上列出,并时常更新。员工经常在协调政府部门担任临时职务,以此来交流双方工作。第三,研究KM。获得:与当地和国家机构关于职业培训和发展的研究课题相一致,以此而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为有益的课题设置大学等级研究资金。雇佣研究职业教育课题的研究者,来指导大学内的研究项目。创办国家认可的校办书籍期刊。维持:奖励老师的优秀论文和研究成果。赞助老师和学生的研究。建立一种文化——有重要成就的研究项目参与者就会有升职的机会。共享:出版员工的作品。经常举办论文发表者的研讨会。第四,学生服务KM。获取:和国际院校进行合作来交换学生。适合学生的实习计划:例如,西班牙语学生的实习。德国中国海外桥学生交换项目。作为举办国际技能大赛的组织者,给予获奖学生更多的机会,例如:可编程控制器专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硕士项目。维持:学生会,是一个可以去寻求帮助,或是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的地方。系统选拔方法适合任何专业的有任何技能的好学生。第五,社区服务KM。获得:学院建设了12个和跨国公司合作的实训室,例如:天津中德DMG(德玛吉)CNC(数控)实训中心。建立合作关系,为来自天津钢管集团公司、天津通广模具塑料有限公司、天津汽车模具有限公司的30,000人次来提供职业培训,包括数控加工、模具、钳工、电气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和液压气压技术,到2013年已为12家企业,5000人次提供专业面试。建立培训计划,已培训超过700名中职教师、2300名高职教师以及1000名校长和管理人员。维持:实训中心和体验中心在学校和企业间建立、管理和共享。他们直接起到培训技能人才的作用,同时为学生创建一个真实的生产和培训环境,进行教学和研究,以及保持先进技术,最终达到让技能人才掌握先进设备和技术的目的。共享:基于战略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利益和普遍发展的原则,学院完全与企业进行合作,尤其是那些在相关专业技术的发展上领先的知名企业,学院改革实训基地发展,发展新的实训教育资源,创建新的职工培训模式以及为共同发展、管理和共享形成长期机制。
3.分析和建议。(1)优势。可以在知识产生层面上明显看到其优势,如雇佣专家,和与国家标准项目进行合作方面。雇佣好的职员在可以产生新的能力,达到卓越表现,鼓励创新和提高顾客价值的经验、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形成和涉及方面很重要。在教育环境中,雇佣有高水准的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十分关键,同时,理解如何战略地运用它们也很关键,在维持知识的过程中,常规活动对于员工设立的培训项目也是很有益的,因为它提高了员工的适任度和与学校指导方向相适应的能力。记录学院内部每一个智力资本都很有用,同时,经常回顾和修改它们也很有益。在地域有限的校园中,但院校在创造、维持和共享它的组织知识上做得十分出色,它成功引进了国际化教学资源、人力和管理,同时和国际一流著名跨国企业寻求合作。(2)劣势。教育院校适合产业社区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但是,如何学习和保持这些课程中的经验是一个问题。外在化、内在化和结合化进程在每轮合作项目之后都缺乏实施。值得注意的是,重新使用这些材料可能导致道德问题。大学中缺乏结构基准管理,有太多可以学习的知名企业,然而综合的战略少有表现。值得的注意的是,经验、技能、文化、特性、个性以及情感没有在组织中得到正式或明显的讨论。最后,缺少使用信息通讯技术来记录课程,以及不能正规地在大学网站上面共享它们,而它们正是教育院校的核心智力财产。(3)建议。与其他高等教育院校在教学资源、课程发展和学位授予上建立合作。为当地企业创造学术资源,例如课程、培训计划等等。深化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并为当地社区设置定制课程。为教学员工设立培训和后续教育计划。把学习和职业发展中心的活动以及教学员工的研究相结合。建立有效的校友网络系统,为毕业生组织活动。特殊日提醒系统也同样启用。建立教师活动中心、公共休息室、厨房以及儿童日托中心。
在其论文中,Parul D.Aggarwal陈述道,对于KM在高等学校中,有两方面非常重要:获得新知识与传播知识。目前,随着院校、企业和社区的融合,院校正努力研讨怎样结合教育资源的方法。因此,至少在中国的职业教育中,领先的知识管理是把达到社区需求和企业需求作为主要方向的。endprint
参考文献:
[1]Ackoff,R.L.(1989).From data to wisdom. Journal of Applied Systems Analysis,16:3-9.
[2]Alvesson,M.(1993).Organizations in rhetoric:knowledge intensive firms and struggle with ambiguity.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0(6):997-1015.
[3]Apurva Anand et al.(2011).Understanding Knowledge Management:a literature review.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JEST),2011,3(2).
[4]Arthur Andersen(1997).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Tool. Developed jointly by Arthur Andersen & The American Productivity and Quality Center.Chicago, Arthur Andersen,1997:14.
[5]Awad,M.A.,& Ghaziri.H.M.(2004).Knowledge Management.Pearso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Upper Saddle River,NJ.
[6]Beckman,T.(1999).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In Liebowitz,J.(Eds),Knowledge Management Handbook,CRC Press,Boca Raton,FL.
[7]Beijerse R.P.U.(1999).Question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defining and conceptualizing a phenomenon.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3(2):94-109.
[8]Bohn,R.E.(1994).Measuring and managing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6(1):61-73.
[9]Coukos-Semmel,E.(2003).Knowledge management in research university:The processes and strategi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2003 Annual Meeting,Chicago,Illinois.
[10]Davenport,T.H.,& Prusak,L.(1998).Working Knowledge:How Organizations Manage What They Know.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Boston,MA.
[11]Du Toit,A.S.A.(2000).Knowledge management: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the strategic plan of South African universities.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20(3):187-191.
[12]Fowler,A.(2000).The role of AI-based technology in support of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value activity cycle.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9:107-28.
[13]Garnett,J.(2001).Work-based learning and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universities and employers.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8(2):78-82.
[14]Galbreath,J.(2000).Knowledge management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n overview.Educational Technology,40,5:28-33.
[15]Grant,R.M.(1996).Toward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Winter Special Issue:109-122.
[16]Kaplan,R.S.& Norton,D.P.(1996).Using the balanced Scorecard as a strategic management system.Harvard Business Review:74-1,75-78.
[17]Kidwell,J.J.,Van der Linde,K.M.&Johnson,S.(2002).Applying corporate knowledge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Educause Quarterly,23(4):28-33.endprint
[18]March,J.G.(1996).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Organizational Learning.In M.D.Cohen &L.S.Sproull (Eds.),Organizational Learning (pp.101-123).London:Sage.
[19]McAdam and McCreedy,(1999)A critical review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models.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6(3):91-101.
[20]Nonaka,I.,&TakuchiH.(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1]Nonaka,I.(2002).A dynam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reation. In C.W.choo & N.Bontis(Eds.),The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organizationalknowledge (pp.437-462).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O'Dell,C.,Wiig,K.,and Odem,P.(1999).Benchmarking Unveils Emerging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Benchmarking:An International Journal,6(3):202-212.
[23]O'Sullivan,K.J.(2007).Creating and executing an internal communications plan for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deployments.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11(2):102-108.
[24]Parul D.Aggarwal,Ravi Kiran,Anil K Verma.(2011). Enhancing Curriculum and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a Strategic Use of Knowledge Management.Global Journal of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Research,11(12)December 2011.
[25]Petrides,L.A.& Nodine,T.R.(2003).Knowledge Management for School Leaders:An ecological framework for thinking schools.Teachers College Record,104,8:1702-1717.
[26]Polanyi,M.(1967).he tacit dimension. London,;Routledge&K.Paul.
[27]Stankosky,M.(2005)Advances in Knowledge Management:University Research Toward anAcademic discipline,in Stankosky,M.(Ed.)Creating the Discipline of KnowledgeManagement.Washington,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28]Walsh,J.P.,&Ungson,G.R.(1991).Organizational Memory.Academy of Management,16(1):57-81
[29]Wenger,E.(2000).Communities of Practice and Social Learning Systems,Organisation,vol 7,no2:225-246.
[30]Wiig,K.M.(1993).Knowledge Management Foundations:Thinking about Thinking–How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Create,Represent and use Knowledge,Schema Press,Arlington,TX.
作者简介:此文原为英文版,由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教师李美莹撰写,现由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应用英语专业2011级刘畅翻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