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背景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研究

2014-07-29 13:56王水清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9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产业升级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做支撑。然而,社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的高技能人才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存在不足,主要表现为高技能人才数量偏少,学历、职称偏低,结构不合理等。基于这种现状,文章从政府、企业、院校和专业等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升级;高技能人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34-0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再依靠传统的发展“惯性”显然不行。只有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赢得主动,走在前列。正因如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使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为紧密对接产业尤其是新兴产业及为产业人才培养服务。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全社会对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急剧式增长。高技能人才培育对于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1.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组合概念,应从“战略性”和“新兴产业”两方面加以界定。显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迈克·波特将新兴产业定义为新建立的或是重新塑型的产业,其出现原因包括科技创新、相对成本结构的改变、新的顾客需求,或是因为经济与社会上的改变使得某项新产品或服务具备有开创新事业的机会。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应是指新兴产业中能成长为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的那一部分,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知识密集型、物质资源消耗少、发展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需要掌握核心科技的人才,更需要具备从事高技能操作的人才。

2.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一个伴随产业演进与发展不断进行的过程,其实质是产业及结构的升级换代,通常表现为主导产业的变化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衡量产业升级的标准通常是以三产业结构的比例变化及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投入强度进行度量。由此可见,产业升级也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支持。

3.高技能人才。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对高技能人才作了如下阐述:“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高技能人才应具有下列特质:(1)职业品质。从人才的成长周期和发展轨迹看,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诚信品质、坚韧毅力和高忠诚度,才能在工作岗位上获得长期的技能经验积累和专业知识拓展。(2)认知能力。高技能人才应能在较短时间内自我调整,从而符合不同岗位的胜任要求。高技能人才不是简单的熟练操作工,应是具有持续的学习能力,能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学习和快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及总结的能力,确保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适应岗位发展的需求,同时具备独立处事能力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3)综合职业能力。高技能人才是通过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工作的人,其技术能力必须满足技术的发展要求,必须具备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这种综合职业能力要求能在职业岗位上进行主动的转化,体现在由单种技能向多种技能变化,由技术吸收能力向技术消化能力变化,由生产组织能力向生产管理能力变化,由专业能力要求向综合技术能力要求变化。

二、产业发展与高技能人才的关系

一般来说,人们通常将高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两种。动作技能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的操作系统或行为模式,是取得某一就业资格的必备条件。它受练习次数、质量及个别差异等因素影响。而心智技能是指经过练习巩固起来的、接近自动化的智力活动方式。随着现代生产过程中科技含量的迅速增长和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可以预见,高技能人才的心智技能相对于动作技能显得越来越重要。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的比例随着产业发展水平的高移而迅速发生变化。

三、高技能人才培养措施

1.政府层面。(1)加大媒体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发挥多种新闻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国家关于高技能人才的方针政策,更新职业观念,形成全社会崇尚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要改革人事制度,淡化所谓工人和干部的界限,逐步消除干群间的差别。(2)建立市场机制,体现人才价值。市场的游戏规则是:在市场面前人人平等。它看重的是劳动者的真才实学、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并非看重其身份和地位。对于任何人,都将面临市场公正的选择和度量。同时,应不断完善人才供求机制,强化政府对高技能人才信息的宏观引导,增加人力资源信息的透明度,提高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与求职劳动者的匹配率。(3)规范培训机构。政府应统一制定培训机构的申请标准和评估指标,建立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与服务机制,使培训机构严格执行行业准入标准。政府对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评估和经费拨款,都要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率和行业部门的满意率为标准。(4)加大政府对培训服务的购买。政府在平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财政支出的基础上,逐步加大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投入力度。建设一批示范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融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位于一体,提供综合培训服务载体。公共实训中心可充分挖掘培训资源,融技能训练服务、能力评价服务、创业辅导服务、评优补贴服务和信息咨询服务于一体,发挥规模效应和资源整合优势。

2.行业层面。各级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也应积极参与到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完善高技能人才考评体系,为高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对高技能人才进行考评,应包含基础素质、知识技能、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等内容。基础素质和知识技能内容突出了高技能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强调人力资本投资结果,包括通过受教育和工作所积累的人力资本,选择的指标是科学知识、人文知识、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创新能力则体现了高技能人才所实现的创新或递增的边际报酬生产力学习能力是前面三者的升华。同时,应充分利用多元化的考评方法和考评结果,更好地用于高技能人才的表彰和职务或职级的升级。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应积极开展技能大赛,通过岗位技能竞赛,可以最大限度地使技能人才对成功目标的追求转化为一种强大而持久的工作动力和榜样力量,激励后来者,形成一个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良性循环机制,使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endprint

3.企业层面。作为企业来说,应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人事制度。要积极执行《劳动法》,不断提高薪资待遇,加强培训力度,强化激励机制。作为企业,要改善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条件和待遇,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安心工作,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要将职工培训纳入法律化、制度化管理的轨道,确保职工享有接受培训和终身教育的权利。对不同的高技能人才也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激励形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4.院校层面。(1)制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及其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满足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其专业设置和输出专业人才的数量必须与国民经济结构和人才需求数量相吻合,尤其是与产业结构相适应。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确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革新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教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将专业优势转化为办学优势,进而将办学优势转化为毕业生优势,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技能型人才的需要。(2)强化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仅靠高职院校自身的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基地是很难培养出高技能人才的,因此,必须强化校企合作,合作建设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断深化工学交替、现场教学、订单培养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同步发展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3)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高职院校在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的同时要随时整合自己的师资力量,加强对教师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安排教师到企业锻炼,承担一些企业的科研和技术改造等项目来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使教师的动手能力得到加强。在实践教学中,建立专兼结合“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聘用企业技术服务能力强、行业影响力较大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参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活动,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Z].中办发[2006]15号.

[2]罗新阳.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能人才培育机制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11):79.

基金项目:文章获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一般项目“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视角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2013B262)资助。

作者简介:王水清(1974-),男,湖北大冶人,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endprint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能人才产业升级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实施弹性学制学分制的研究与实践
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十二五”回顾与“十三五”建议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间接融资支持研究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位培育模式、机制与策略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浅谈铁路运输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