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闲情偶寄”
——中国绘画理论浅谈
王怡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画论是中国绘画史中特殊的理论形式。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三个特点。首先,其与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等相通。再者,系统性不强,但意义深长。最后,在画论上有建树的,多为成功的画家。
中国绘画;画论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①似乎“美”存在于宇宙间的每一个角落,无处不美。中国艺术的美常常藏在一些小小的角落,如空谷里的幽兰,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兰花,似有若无,也无人注意。在这阒寂的世界中,它自在开放,没有人的干涉。小小的花朵发出淡淡的幽香,似淡若浓,沁人心脾。并不因其小而微不足道,并不因其不显眼而失去魅力,更不因为它处在无人问津的山谷中而顿失意韵,正相反,中国人认为,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也是如此。它有自己的概念、趣味,自己的理论系统,也有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它们大多不是讲章式的理论推演,诗品、画跋,零散随意,如花前赏月、炉前品茗,供人玩赏。三言两语,多是慧心之言,吉光片羽,精辟透彻。这样的理论是论艺的,更是论人生的,是理论的,也是艺术的。中国画论的特点,我认为,大体而言有三个。一是画论与哲理、历史、文学相通。二是中国画论的系统性不强,多是文人的笔记、诗词等。三是对中国古代画论有建树的人,大多是有成就的画家。
中国的艺术精神,一直以自然为最高的准则。唐代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主张,即学习大自然,以大自然为师,同时把大自然的美与自己的内在生命合二为一。而中国古老的哲学也常常以“自然”为法则,例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因为,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的一切,应当是人类最早观察、思考和被感动的对象。我们常常在自然中感觉道的美,也是自己生命内在的经验、记忆、渴望或理想。所以中国的艺术理论与哲学会有相通之处。在这种理论下产生了中国以水墨为宗的山水画派,历时千年而不衰。北宋范宽的《谿山行旅图》中的大山是范宽观察到的北方风景中的自然,也是范宽自己豁达大度的内心世界。人在艺术中流露的美学,常常是自己内在的精神品质。而南宋的夏圭把空灵幽静的溪山一角做心境的比喻,把北宋的雄强变为水的婉转,溪水淡淡的流去,形成一段一段使人仿佛泛舟其上的长卷风景。到了元代,中国亡于蒙古,避居江南的汉族文人受尽歧视,我们就看到,元代画家中的自然风景就更萧疏荒冷了,倪瓒的《荣膝斋图》,仿佛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世界。画家的爱自然,是为了逃避人世现世的悲哀与苦闷。自然中的种种,原本并没有特别的含义,一棵松树是树,一棵柏树也是树;但是到了画家的手中,这些就有了强烈的象征。
中国画论著作数量很多,但条理性强的(例如:《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等等)并不多。更多的是见于文人笔记、题跋、眉批、题画诗词等等中间,虽然缺乏系统,但每每有惊艳之感,如天高韵清的秋之气,如清辉泻落的月之晨。空灵淡素,但却有内在的惊艳,就如茫茫白雪中的一片红叶。沈周在他的题画诗中写到:“浮云不碍青山路,一杖行吟任去来。”“看云疑是青山动,谁道云忙山自闲,我看云山亦忘我,闲来洗砚写云山。”“独把钓竿箕踞坐,白云飞去又飞来。”这种自来去的境界,实际上体现了中国艺术中最高的境界——“隐”的世界。即是坚持自己的真性,坚定自己的信心,自己掌握生命的权利,以致达到“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生命境界。吴镇的一首《渔父图》题词中,也有此般妙悟:“醉倚渔舟独钓鳌,等闲入海即乘潮,从浪摆,任风飘,束手怀中放却桡。”灵魂的自由、性灵的愉悦、意志的充满、诗意的飞扬,在这里都具有。在这些画家心目中的“隐”者,其实可以看做是自己生命的掌舵者,他们驾驶者自己人生的航船,离开尘岸,做精神的远足,驶向那理想中的天国。
“言其深入技艺者”不可否认,中国古代大部分的绘画理论家同时兼有画家的身份。例如:唐代的王维,他常常被视为“文人画”的鼻祖,同时他也是一位出色的理论家(著作《山水诀》)。其改变了唐代以浓艳色彩绘画的习惯,转而以水墨画出意境高远的山水画。他常怀着空灵之心,看江水流入大荒,看山色在有无之间,他似乎在看山水,又似乎感悟到生命的繁华与幻灭,这便影响了中国上千年的绘画,使之不断去追求水墨的渲染与空白的意义。而《山水诀》中“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正体现了其艺术的追求。王维笃信佛教,在他的画论中也放入了一些佛家虚静的心境,使我们产生对现世的反省与检讨,让人萌生心灵上超脱的渴望。后世的苏东坡、赵孟頫、沈周、董其昌直至吴昌硕、黄宾虹等也都是文、史、哲相通,儒、道、佛兼修,书、画、论并善,所以,出于他们之手的中国画论,说理深邃,内涵精密,给人极大的阐释空间。
“中国艺术中,一切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将接受者导入它的艺术世界的引子”一个外国理论家曾今这样说道。这句话也映射了中国的艺术理论,赏读它,就如同在大自然中,雪后寻梅,霜前访菊,雨际护兰,风外听竹,尽享性情之乐,这样的理论需要你的体味,将你的体验融入其中的体会。因为它给你提供的不仅在于艺术本身,更多的是人生的智慧。在中国,艺术本来就不是技术,是耕种性灵的工具。
注释:
①孙通海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②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朱良志.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J205
A
1005-5312(2014)17-01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