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彦斌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现代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的全面分析,结合教学情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的发展完善提出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体育 模块选项教学 问题 对策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模块选项教学的运用,突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是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根本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新课改的指导思想。但是,随着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的广泛应用,一些相关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一、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的问题
1.体育模块选项没有合理设置
在高中体育课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对体育模块选项教学的使用是建立在学生的需要以及兴趣的基础上的,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这种教学模式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师资相对缺乏,模块选项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受体育场地设施以及专业水平等相关因素的限制,导致相关人员在对体育模块进行设置的时候,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求角度进行充分的考虑,出现一些体育模块选项设置不合理的情况。比如说,由于某种原因的限制,学生喜欢的项目不能开设,或是开设的项目相对较少,导致学生的选择范围缩小。另外,学生自主选择会造成人员分布不均匀,相关教师为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可能会干预学生的选择,从而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
2.课程目标评价规范性不足
在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实际开展过程中,相关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要。主要表现在小组互评、教师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评定。但是,这一评定体系在实际应用的时候没有相对客观的评价指标,在开展过程中大多是以主观的评价为主。在一般情况下,相关教师都会给学生评价为优秀,导致评价体系作用得不到发挥。
3.对教学理念以及新课标课程性质理解不正确
在新课标推行之后,一些教师不能正确认识高中体育课程教学理念,认为体育课程中的核心任务就是健康,导致技能教授减少。实际上,高中体育课程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也不是盲目的将学生意愿作为教学主要依据。这种教育理念上的偏差,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相关教学内容在选择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4.教学内容科学性不足
在开展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时,学校在课程开设时将学生作为主体,让学生在自身兴趣的基础上对模块选项进行选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进行时,培养和提高体育爱好和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学生更换选择项目,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连续性以及积极性受到影响,不利于学生体育知识以及技能的学习以及提高。
二、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1.结合实际情况,保障模块选项的规范性
在开展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时,其相关的模块选项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新兴的体育项目或是传统项目进行选择。但是,无论怎么选择,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的出发点都是立足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上的,要与学校实际情况充分结合,保证相关的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2.改进评价方式
对学生基础技能以及知识掌握程度最好的检验方式就是评价,评价在高中模块选项课程开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在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时候,相关的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模块选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保证对学生学习结果以及过程的评价的客观性。另外,在开展评价活动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积极性。
3.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观念
教师作为体育知识的传播者,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在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开展时,相关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观念对体育教学效果以及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学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为高中体育模块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
4.加大对场地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的建设
在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体育场地设施以及师资力量的不足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阻碍,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因此,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就需要强化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培训,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保障体育模块选项教学能够顺利完成。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模块选项教学的开展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形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另外,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的运用,还可以提高学生体育基本技能,拓宽发展他们的知识面。
【参考文献】
[1] 葛建南、孙超. 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 体育学刊,2011,27(19):192-193.
[2] 刘帅成. 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 教师,2013,25(17):122-123.
[3] 雷健. 高中体育模块选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2013,22(12):197-198.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大余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