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 守护精神家园

2014-07-28 00:22李伟娟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4年5期
关键词:白鹤梁题刻石质

李伟娟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而遍布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资源正是中华先祖留给后人的一笔弥足珍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它们寂静而安详,却是恒久历史的载体与见证。但在岁月的流逝中,由于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它们的传承也变得日益艰难。对于这一点,身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的李宏松先生有着深切的感悟。

投身实践,成绩斐然

作为我国知名的文化遗产保护专家,1968年出生的李宏松教授正值风华正茂。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已经主持、参加了几十项重大的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从1994年起,他参与了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项目(实施时间为1994—2003年),并具体负责完成了三峡库区近七十余项地面文物保护工程设计项目,如三峡库区重庆段38处地面石质文物原地保护工程、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壁摩崖题刻保护工程设计(该项目被评为2002年重庆三峡库区文物保护优质工程)等。

1998年,他参与了柬埔寨吴哥古迹周萨神庙保护维修工程(实施时间为1998—2006年),并独立完成了柬埔寨吴哥遗址周萨神庙建筑材料工程性能的研究工作。

1999年,他负责完成了“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技术规范研究”项目以及湖南省澄县城头山遗址保护工程总体设计工作。

2002年,他作为实施现场技术负责人主持了吉林省集安市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地保护规划和本体保护项目(实施时间为2002—2003年)。由于在该处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表现突出,他获得了2004年“中联重科杯”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和2004年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2004年,由于该处文物的重要价值和保护成绩,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在此基础上,他还负责完成了集安市丸都山城瞭望台及西南门址保护工程设计项目,并获得了2004年度国家文物局优秀工程设计奖。

此外,他还独立完成了重庆巫山县大昌古镇拟选搬迁地址综合评估工作,并参与了长江三峡白鹤梁题刻保护工程。

白鹤梁题刻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城北,被誉为“长江古代水文站”,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价值。但是,由于其常年淹没于水下,梁体在水体的冲刷下侵蚀得日益严重。更严重的是,一旦三峡工程竣工蓄水后,题刻区的诸多珍贵资料就将永久地被淹没于滔滔江水之下。因此,为了保证白鹤梁题刻在水环境下的长期留存,必须马上对其采取切实有效的保护手段。

经过缜密的研究,他提出了采用注射粘结、点滴渗透增强和小锚钉加固相结合的工艺措施对白鹤梁题刻的岩体表层进行加固,以确保题刻表层的整体稳定和抗破坏能力。此外,在他的组织下,又一次全面留取了白鹤梁题刻的文字资料,并翻制了题刻的实物资料,在三峡水库蓄水前圆满完成了保护白鹤梁题刻的任务。2001年,由于他在三峡文物保护的工作中的突出贡献,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其重庆市三峡库区“文物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的称号。

这一切,只不过是李宏松教授投身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几年来所取得成就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上下求索,科研路永无穷期

在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同时,李宏松还承担了多项重大的文物保护科研项目,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2005—2010年,他负责完成了国家文物局2005年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碳酸盐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系统研究项目》,对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代表的河南地区石灰岩石质文物、以西黄寺内石质文物为代表的北京地区大理岩石质文物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并发表了《岩石材料工程性能的研究——石质文物保护科技的基础性研究方向》、《西黄寺清净化城塔及其附属石质文物表面剥落劣化机理初探》、《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软件系统》、《两种岩石材料表面剥落特征及形成机制差异性的研究》等多篇论文,同时在AUTOCAD2002平台上自主研发了石质文物劣化定量分析与评价软件系统。

2007—2008年,他承担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重大科研项目《大运河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导则及实施方案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

2008—2010年,他负责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项目《环境因素控制下的砂岩类文物材料性能失效分析研究》,而这一课题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系统首个申报成功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该项目已在2010年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验收,并完成研究报告两份,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

如今,李宏松已经成为我国文物保护工作战线上的重要力量,其负责和主持完成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勘察和设计项目多达20余项。2003年以来,在各类省部级以上专业报纸、学术期刊、国内外学术会议,独著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多达37篇,并独著专著1部。合作专著2部。

但他对于这一切并不满足。在采访中,他明确提出了“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亟需实现从抢救性保护阶段向预防性保护阶段的跨越”,并建议国家尽快展开文物结构和材料劣化评价体系及预警理论研究,从而实现为文物实施预防性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征途中,李宏松依然像当年一样,壮志不减。

【人物简介】

李宏松(1968年—),著名文物保护专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曾负责和主持完成世界文化遗产地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勘察和设计项目20余项,在省级以上专业报纸、国内外各类期刊与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40篇。专著有《石质文物岩石材料劣化特征及评价方法》(独著)、《三峡文物珍存》(地面卷)(合著第二作者)《大遗址保护理论与实践》(合著第三作者)。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鹤梁题刻石质
漆涂层对题刻类石质文物的影响研究
露天石质文物表面苔藓的科学认知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陈卉丽:石质文物修复技惊世界
平果县阳明洞摩崖题刻迁移保护
陕西神木清凉寺石窟金代汉文题刻校录与研究
白鹤梁题刻收录、整理、考古、研究综览
露天石质文物的风化和加固保护技术探讨
国内白鹤梁题刻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国内白鹤梁题刻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