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

2014-07-28 20:28李欣怡
博览群书·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 要:随着改革浪潮的推进,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也呈现出新的时代特点,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本文通过细致分析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剖析其现实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

面对大学生呈现的新变化,只有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避免过时的空洞说教方式,增强其说服力,真正做到把大学生的思想统一到社会主义主旋律上来。

一、客观认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

在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迅速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大学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思想特点,具体表现为:

1.自我期望值过高,践行能力弱。由于受“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的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置身于学校襁褓中的当代大学生对社会形式的估计过于乐观,不能客观的看待自己,这一点突出表现在择业时的就业意愿和对工资水平的要求上。大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使得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而现实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型的人才。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就业压力。

2.价值取向功利化,责任意识淡薄。传统的家庭教育片面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却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大学生择业的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再则,目前大学生实行“自主择业、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就业机制,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舍弃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大学生越来越追求实际。此外,目前,我国还处于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市场经济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大学生身处于市场经济这个时代背景下,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因此,有些大学生理所当然的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对功利的追求结合起来,为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宁可忽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放弃了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3.个性特征强,心理承受能力弱。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日益鲜明,成为其重要思想特征之一。这突出表现在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上。大学生活是个体逐渐走向成熟,走向獨立的过程。他们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附,其追求独立的动机越来越强。且能冷静的思考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大学生拥有一腔热血,加上他们接受的前沿知识,更容易激发爱国热情,其强烈的批判精神上。当代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相当差,每遇挫折,极易引起心理失衡,甚至出现迷茫、困惑和悲观厌世情绪。大学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衔接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的生活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这些矛盾和冲突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心理问题,这与其社会阅历不足和缺乏实践锻炼息息相关。

二、造成当代大学生思想新变化的因素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是客观现实世界的产物。大学生思想上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特点,与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诸方面的巨大变化密切相关,只有深入分析造成当代大学生思想新变化的因素,才能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

1.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和时代的新变化。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当代大学生的视野更加的开阔,比起以前,更愿意接受新事物。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使得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也引起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根本变化。物欲的横流使人们更注重利益和效率,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追求,也使得人们为了自身利益而不惜一切,忽视国家和集体利益,其责任意识逐渐淡化。大学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可避免的呈现出多元化、复杂性的特点。

2.大众传媒与人们生活的紧密融合,信息透明化程度增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加重了人们自觉认知、选择、消化、接收信息的负担,大学生在接受主流文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他各种消极文化的侵袭,在此情形下,由于个人所选择的文化内容和排列组合形成自身价值体系的结构不同,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各异,造成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趋势。

3.传统家庭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偏差。传统的家庭教育是典型的“唯智教育”,家长片面强调学生智力的发展,而忽视其思想道德修养,对其心理方面的辅导极少,导致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薄弱。传统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分的强调理论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轨,再加上理论的陈旧,无法与时俱进。不能紧密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拓展其载体,改进其方法,提高教育实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1.注重理论学习,加强实践锻炼。“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应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三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加强理论教育的同时,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增强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实践,认识到自身与社会的差距,帮助其看清现实,合理定位,减少学习和生活中的盲目性。

2.营造积极文化,加强教育渗透。要注重营造积极向上的家庭文化和校园文化,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不断的更新观念,自觉接受新知识,提高知识水平,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感染子女。与此同时,学校是大学生活动的最主要的阵地。丰富的校园文化不仅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还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为大学生锻炼能力提供舞台,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将文化活动与学生的思想特点和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3.提高教育主体素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俗话说“身正为范,学高为师”,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这就要求学校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师德和敬业精神,教师自身也应该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培养人格魅力,做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做人、做事的态度。在新课改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加紧转变观念,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增强其自主意识。

总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不断变化的,要想对大学生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作者简介:李欣怡,女,1984.6,汉,硕士,工作单位: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研究方向:政治学。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