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海燕
【关键词】幼儿创造力 绘画教学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4A-0124-02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强调,解放儿童,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和创造。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个幼儿机会,挖掘幼儿在绘画中的潜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解放个性,发展智力。那么,在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一、兴趣是幼儿创造的基础
兴趣是激发人们创造的直接动力,在兴趣的支配下能够调动幼儿绘画的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教师首先要让幼儿对绘画产生兴趣,并在绘画教学中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比如,可以通过讲故事、游戏活动、猜谜语等形式,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为幼儿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以教学《小兔过河》一课为例,教师可以首先向幼儿讲述小兔过河的故事:有一只小兔子想到河的对岸玩,但是小兔子不会游泳,过不了河,当小兔子正在发愁的时候,森林里的大象和长颈鹿跑来帮忙了。大象和长颈鹿分别站在河的两岸,大象的长鼻子和长颈鹿的长颈亲密地贴合在一起,搭成了一座美丽的小“桥”,小白兔高高兴兴地从“桥”上过河了。故事很简单,并且充满童趣,幼儿很容易理解,一只小兔子过河的画面就立刻呈现在幼儿的眼前了。接下来让幼儿将小兔过河的情景画出来,幼儿可以结合老师所讲的故事,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以故事的形式展开绘画教学,能够引起幼儿的绘画兴趣,使幼儿产生创作的冲动,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二、创造宽松自由的绘画环境
教师在绘画教学中给幼儿提供宽松的、自由的、和谐的创作环境,能够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和创造潜能。给出一定的绘画主题后,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练习创作,学会构思、设计、选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直接干涉幼儿的创作,或者代替幼儿绘画,只要给予幼儿适当地指导,以生动形象且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幼儿克服绘画中的困难就行了。例如,教学《海底的故事》一课时,笔者首先让幼儿观看海底世界的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各样的鱼和海底植物,然后让幼儿结合视频展开讨论,在丰富幼儿对海底世界认识的基础上,让幼儿自由绘画。在绘画过程中,笔者发现,有一位幼儿画了一条大鲨鱼,大鲨鱼肚子里面还画了房子、大树、小车等。于是笔者就问他:“为什么大鲨鱼肚子里会有人呢?”他回答:“大鲨鱼很大,人可以在里面生活。”由此可见,幼儿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因此,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教师不要刻意要求幼儿怎么画,也不要代替幼儿绘画,只要给幼儿创造一个宽松的绘画环境,运用“不教善教”的教学策略,适当地启发和引导就足够了。这样做能够增强幼儿绘画的自信,挖掘幼儿绘画的潜能,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丰富幼儿生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生活经验是幼儿进行绘画创作的源泉,幼儿绘画的内容与其自身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培训,丰富幼儿的体验,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幼儿只有学会了观察,增加了大脑表象的储存量,绘画时才能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画出内容丰富的画面。比如,在教学大班《服装设计》一课时,开展第一次活动,笔者让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服饰,从幼儿设计的服饰中可以看出,这些服装设计基本都一样,没有什么特色。于是,在开展第二次活动前,笔者让幼儿与父母一起查找有关服装设计的资料与图片,并要求幼儿平时注意观察身边的人的穿着,发现特别的图案或花纹可以用手机拍下来。课上,笔者将幼儿收集的材料和照片一一展示出来,让幼儿共同欣赏,幼儿们收集的材料很丰富,有各种服装的款式、图案与花纹等。于是,在第二次活动时,笔者先让幼儿欣赏这些服饰图片,同时让幼儿讨论自己所看到的服饰图片。有了前期的生活经验,再让幼儿进行绘画,幼儿画出的图画就变得丰富了,有的幼儿还设计了新的服装款式。正是因为有了生活体验,幼儿在绘画时才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妙趣横生、生动感人的绘画作品。
四、教师局部示范,给幼儿留出创造的空间
在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示范和幼儿的临摹,能够使幼儿掌握绘画的技巧,这种示范或临摹只是绘画的一小部分内容,其余内容需要幼儿自己去添补,动脑筋去想象和创造。比如,笔者在教幼儿画蝴蝶时,教学前先让幼儿观察蝴蝶的图片,给幼儿介绍蝴蝶,身上的花纹、飞翔的姿势等,然后给幼儿示范,画出蝴蝶的大致轮廓,再教给幼儿基本的绘画技巧。当幼儿掌握了蝴蝶的画法后,教师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构思,画出妙趣横生的蝴蝶,如《美丽的蝴蝶》《三只蝴蝶的故事》《蝴蝶的一家》等。可见,在开展绘画教学时,教师先进行示范,再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五、正确评价,激发幼儿创作的信心
幼儿绘画评价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欣赏、评价幼儿的绘画作品时,要坚持激励保护的原则,站在幼儿的角度欣赏他们的绘画作品,倾听幼儿对绘画作品的理解,并给予赞美和鼓励,增强幼儿绘画的信心。如果教师看到幼儿画得不好时,便对其进行严厉地批评,幼儿会对绘画产生厌恶情绪,从而丧失绘画的兴趣。因此,不管幼儿画什么,教师都应以幼儿的眼光去理解和欣赏他们的作品,肯定幼儿的创作。比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名幼儿画了几组两个圆圈,且上下两个圆圈连在一起,笔者看了很久也没看出他画的是什么。于是笔者首先表扬了他绘画的积极性,同时告诉他,老师不知道他画的是什么,希望他能告诉老师。于是他认真地指着他的绘画作品说:“这是葫芦宝宝,他们会魔法,能够变出很多葫芦宝宝。”此时笔者明白了,原来他画的两个圆圈代表葫芦,于是笔者对他说:“你的葫芦画得很漂亮,如果给葫芦画上眼睛、鼻子、嘴巴、手、脚,再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这样葫芦宝宝就更漂亮了。”在笔者的引导下,这位幼儿创作了一幅《葫芦宝宝大变身》,这幅画还被评选为幼儿园的优秀绘画作品,并且一直在幼儿园优秀作品栏里展出。在绘画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地评价幼儿的作品,能够增强幼儿创作的信心。
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表现创造力的重要形式之一。实践证明,通过绘画教学活动能够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而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引导和启发,除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还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绘画氛围,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做出适当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