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华,宋晓凯,赵艳敏,刘岱琳,*
(1.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221116;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天津300162)
苹果中的营养功能因子主要为多酚和三萜类成分[1]。近年来对于苹果中的多酚类成分的分离及其抗氧化、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等多种功效研究较为深入[2-3],而苹果中的三萜类成分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在苹果中已经发现的三萜类化合物有熊果酸,齐墩果酸,蔷薇酸,马斯里酸,科罗索酸等,而熊果酸为苹果中总三萜的主要成分[4-6]。苹果中的总三萜有抗癌、抗菌、抗病毒和抗炎等功能[7-9],目前未见对苹果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分析研究。为了全面评价苹果中的营养成分,比较苹果不同部位中三萜类成分的分布,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不同品种苹果果皮、果肉中总三萜的含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为苹果中总三萜营养成分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国产青苹果、进口青苹果、黄元帅苹果、红蛇苹果、青蛇苹果、嘎啦苹果、栖霞苹果、姬娜苹果、花牛苹果、沂蒙山苹果、红富士苹果、西域皇妃苹果均为市售产品。
熊果酸对照品、香草醛、无水乙醇、冰乙酸、高氯酸均为分析纯;TU-1901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ModulyoD冻干机:赛默飞世尔;FA1204B电子天平:上海精科;HH-2数字显示恒温水浴锅:常州市国华仪器有限公司;FW100高速万能粉碎机:天津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
1.3.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熊果酸,置于25 mL棕色容量瓶中,加95%乙醇定容,得0.105 mg/mL的熊果酸对照品溶液。
1.3.2 样品溶液的制备
将苹果洗净、剥皮(厚约1 mm~2 mm),果肉切片,之后快速称量果肉、果皮的重量(鲜果重),在切片程中为防止酶促褐变将苹果浸泡在3%柠檬酸溶液中,经冷冻干燥后分别称重(干果重),后用粉碎机粉碎至100目,真空包装,放于0℃~4℃冰箱中备用。分别称取不同品种苹果果皮、果肉干粉5 g,精密称定,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入80 mL 9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2 h,冷却至室温后用95%乙醇定容至100 mL,摇匀后精确移取10 mL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即得样品溶液。
1.3.3 最佳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熊果酸对照品溶液0.6 mL和红富士苹果果肉样品溶液0.2 mL,置于具塞试管中,水浴上蒸干后加入0.3 mL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和1.00 mL高氯酸,于60℃水浴加热15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却,再加入5.0 mL冰乙酸,摇匀后置于室温,15 min后用分光光度计在400 nm~8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确定其最大检测波长。
1.3.4 显色条件的选择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用量的选择:取熊果酸对照品溶液0.6 mL 6份,水浴蒸干后分别加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 0.1、0.2、0.3、0.4、0.5、0.6 mL,后各加高氯酸1.0 mL,于60℃水浴加热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却,再加入5.0 mL冰乙酸,摇匀后置于室温,15 min后于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确定5%香草醛-冰乙酸的最佳用量。
高氯酸用量的选择:取熊果酸对照品液0.6 mL 6份,水浴蒸干后分别加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0.3 mL,再分别加高氯酸 0.7、0.8、0.9、1.0、1.1、1.2 mL,于60℃水浴加热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却,再加入5.0 mL冰乙酸,摇匀后置于室温,15 min后于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以确定高氯酸的最佳用量。
水浴温度的选择:取熊果酸对照品溶液0.6 mL 6份,水浴蒸干后加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0.3 mL、高氯酸 1.0 mL,分别在 40、50、60、70、80、90 ℃水浴中反应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却,再加入5.0 mL冰乙酸,摇匀后置于室温,15 min后于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以确定最佳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的选择:取熊果酸对照品液0.6 mL6份,水浴蒸干后加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0.3 mL、高氯酸1.0mL,于 60℃水浴中分别加热 5、10、15、20、25、30min,冰水浴中冷却后加入5.0 mL冰乙酸,摇匀后置于室温,15 min后于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定其吸光度,以确定最佳水浴时间。
1.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吸取熊果酸对照品溶液 0.2、0.4、0.6、0.8、1.0、1.2、1.4 mL,置于具塞试管中,水浴蒸干后分别加入0.3 mL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和1.00 mL高氯酸,于60℃水浴加热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却,再加入5.0 mL冰乙酸,摇匀后置于室温,15 min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最佳检测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以熊果酸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1.3.6 总三萜含量的测定
分别吸取上述制备的不同品种苹果的总三萜试样溶液0.2 mL,置于具塞试管中,水浴蒸干后加入0.3 mL 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和1.00 mL高氯酸,于60℃水浴加热15 min后移入冰水浴中冷却,再加入5.0 mL冰乙酸,摇匀后置于室温,15 min后用分光光度计在最佳检测波长下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10]。根据测得的吸光度和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的总三萜含量(以熊果酸计)。
1.3.7 分析方法的评价
精密度实验:精密量取红富士果肉样品溶液5份,每份0.2 mL,按照优化条件显色后测定吸光度,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评价该方法的精密度。
稳定性实验:精密吸取红富士果肉样品溶液0.2mL,按照优化条件,显色后分别在0~60 min内测定其吸光度,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评价该试验方法的稳定性。
重现性实验:称取相同质量的红富士果肉干粉5份,按1.3.2项下方法制备样品溶液,分别取样品溶液0.2 mL,按1.3.6项下方法进行测定,计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评价该方法的重现性。
加样回收率实验:在苹果三萜的样品液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熊果酸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吸光度,计算总三萜的含量,并计算其回收率。
按照1.3.3的方法对熊果酸对照品溶液与红富士苹果样品液在400 nm~800 nm波长范围内进行全波长扫描,结果如图1、图2所示。
图1 熊果酸对照品溶液显色后全波长扫描谱Fig.1 The wavelength scanogram of ursolic acid after colorable reaction
图2 红富士苹果样品液加显色剂显色后全波长扫描谱Fig.2 The wavelength scanogram of fuji apple sample after colorable reaction
由图可见,熊果酸对照品溶液和样品溶液,经过显色反应后,最大吸收峰均在550 nm左右,因此以550 nm作为最佳检测波长。
按照1.3.4的方法对5%香草醛-冰乙酸用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随着香草醛-冰乙酸溶液的增加,吸光度增大,增加到0.3 mL后吸光度开始减小,故选择0.3 mL作为最佳用量。
对高氯酸用量的优化结果表明,随着高氯酸用量的增加,吸光度先升高后略有下降,当加入量为1.0 mL时吸光度最大,故选择1.0 mL作为最佳用量。
对水浴温度的优化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吸光度相应增大;但水浴温度超过60℃时,空白液开始变色,故选择水浴温度为60℃。
对水浴时间的优化结果表明,随水浴时间延长,吸光度增大,15 min以后吸光度基本不变,故选择水浴反应时间为15 min。
以熊果酸量(μg)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作图,结果图3所示。
图3 熊果酸标准曲线Fig.3 Standard curve of ursolic acid
由图3可知,熊果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7x-0.035(R2=0.999 3),R2=0.999 3,结果表明熊果酸量在21 mg~126 mg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
精密量度实验:对红富士果肉样品5份溶液显色后进行吸光度测定,结果其吸光度值的RSD为0.87%,表明该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达到了样品分析要求。
稳定性实验:对红富士果肉样品溶液显色后分别在0~60 min内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15 min~40 min内吸光度值稳定,RSD为1.13%和1.76%;表明该方法在显色后15 min~40 min内完成较为适宜。
重现性实验:对5份由红富士果肉制备的样品溶液显色后进行测定,计算总三萜的含量,其含量的RSD为1.23%,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
加样回收率实验见表1。
表1 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Table 1 Average recovery for ursolic acid in sample spiked and the RSD
由表1可知,5次加标回收试验的最低回收率为97.4%,最高回收率为103.78%,平均回收率为100.32%,其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99%。表明该方法准确可靠,此法可用来对苹果样品溶液进行总三萜含量检测。
取不同品种苹果制备的样品溶液,按1.3.5项下方法测定吸光度,每份试样溶液平行测定3次,由标准曲线和冻干苹果质量,计算冻干苹果果皮和果肉中总三萜的含量(以熊果酸计,mg/g),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品种苹果中总三萜含量Table 2 Total triterpenoids contents of diferent apple varieties
由冻干苹果中的总三萜含量与冻干苹果和新鲜苹果的质量比,即可求得新鲜苹果中总三萜的含量,结果见表3(Df:冻干果肉占新鲜果肉的比重;Ds:冻干果皮占新鲜果皮的比重)。
表3 不同苹果品种鲜果中总三萜含量Table 3 Total triterpenoids contents of diferent apple varieties in fresh apple
1)采用分光光度法,以熊果酸为对照品,5%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反应体系测定不同品种苹果中总三萜的含量。在5%香草醛-冰醋酸用量0.3 mL、高氯酸1 mL、60℃反应时间15 min,检测波长为550 nm的条件下,熊果酸量在21 mg~126 mg范围内与吸光度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
按照优化的显色条件测得加样回收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2.99%)。该总三萜含量的检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精密度高、准确可靠等优点,可用于苹果中总三萜含量的测定。
2)测定结果显示同种苹果的果肉和果皮其总三萜的含量差异较大,不同品种苹果果皮和果肉中的总三萜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异。苹果果皮中总三萜含量高于果肉中总三萜的含量,本课题组前期测定了不同品种苹果中多酚的含量[11],其研究结果也说明苹果果皮中多酚物质含量较高。这些研究结果都充分说明对于苹果,尽管果皮量小,但是其所含功能营养成分却不容忽视。
3)不同品种苹果果皮的总三萜含量为13.2 mg/g~23.9mg/g,苹果果肉的总三萜含量为8.0mg/g~15.0mg/g。不同品种苹果中总三萜含量差异较为明显,其中以红蛇果皮中总三萜含量最高,而黄元帅、红富士和国产青苹果果皮中含量较低;苹果果肉中总三萜的含量以嘎啦最高,黄元帅最低。从原料的资源和可获得性等角度综合分析,嘎啦苹果可以作为总三萜类功能性营养成分开发利用的优选品种。
[1]Clarissa Gerhauser.Cancer chemopreventive potential of apples,apple juice,and apple components[J].Planta Med,2008,74(13):1608-1624
[2]Eberhardt M V,Lee C Y,Liu R H,et al.Antioxidant activity of fresh apples[J].Nature,2000,405(29):903-904
[3]Sun J,Chu Y F,Wu X Z,et al.Antioxidant and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ies of common fruits[J].J Agric Food Chem,2002,50(25):7449-7454
[4]Anna Szakiel,Cezary Paczkowski,Flora Pensec,et al.Fruit cuticular waxes as a source of biologically active triterpenoids[J].Phytochem Rev,2012,11(2):263-284
[5]Tony K,McGhie,Sébastien Hudault,et al.Apple Peels,from Seven Cultivars,Have Lipase-Inhibitory Activity and Contain Numerous Ursenoic Acids As Identified by LC-ESI-QTOF-HRMS[J].J Agric Food Chem,2012,60(1):482-491
[6]Sebastian Jäger,Holger Trojan,Thomas Kopp,et al.Pentacyclic Triterpene Distribution in Various Plants-Rich Sources for a New Group of Multi-Potent Plant Extracts[J].Molecules,2009,14(6):2016-2031
[7]Dolores Mueller,Sven Triebel,Olga Rudakovski,et al.Influence of triterpenoids present in apple peel on inflammatory gene 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J].Food chemistry,2013,139(3):339-346
[8]He X J,Liu R H.Triterpenoids isolated from apple peels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anticancer activity[J].J Agric Food Chem,2007,55(11):4366-4370
[9]He X J,Wang Y H,Hu H,et al.In Vitro and in Vivo Antimammary Tumor Activities and Mechanisms of the Apple Total Triterpenoids[J].J Agric Food Chem,2012,60(37):9430-9436
[10]李菁,曾荣华,陈文俊,等.灵芝孢子油的总三萜测定研究及HPLC鉴别[J].中药材,2011,34(10):1621-1625
[11]王皎,高颖,赵燕敏,等.测定不同品种苹果果皮和果肉中总多酚的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20):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