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2014-07-25 01:58杜好
大学教育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班化班级发展

杜好

[摘要]面向21世纪的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追求个人的全面均衡发展。全面发展的个人,同时也应是具有个性和主体性的人,发展人的主体能力已成为顺应历史与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小班化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是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管理观念、办学宗旨、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的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又有主体性意识的培养。本文通过剖析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有利条件,以期对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提出新的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小班化教育学生主体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11-02

小班化教育是在缩小班级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培养,通过对管理观念、办学宗旨、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评价机制等进行系列改革的新兴教育形式。实施小班化教育是改变传统教育思想,贯彻实施主体教育理论,培养学生主体性最有利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一、小班化教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内在机理

(一)班级规模的缩小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行小班化教育已成为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是真正实现素质化教学,培养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选择。小班化教育相较于大班教学最大最明显的优势在于缩小班级规模。首先,班级规模的缩小有利于教师的常规教学,由于班级人数减少,大大增加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度以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教师由原来的只关注优秀学生,转向了全体学生。小班教学中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的各个层面,拥有较多的时间和机会展示自己,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其次,班级规模的缩小大大增加了教学的灵活性,由于课堂时间的有效运用,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不同的课堂学习和课后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生理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管理观念的更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小班化教育以“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宗旨和行动指南。它通过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运用以及对学生主体能动性的挖掘,促进课堂中的每个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地发展。因此开展小班化教育的学校要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做到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如重庆市某小班实验中学在学校常规管理的环节中引入了行政班值周制度,其具体职责要求为:以班主任、班干为核心,带领值周学生(值周班全班同学),参与一周全校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与管理。班主任提前组织值周学生学习有关检查内容与要求,对各值周岗位合理安排,明确分工职责,按时间到岗,认真检查;值周班级负责本周内学校大型活动的服务工作等。在班级常规管理中实行分工负责制,将学生交叉分入学生会、文体部、卫生部、纪检部等各个部门组织中,由于小班人数大多在20人左右,因此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或多个岗位任职,参与到班级管理的各个方面。在课余生活方面还可以积极组织各种自愿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教学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小班人数的减少,教师不必再为单纯地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满堂灌的被动式教学,而是转为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环境的布置上,也可取消以讲桌为中心,可将学生课桌椅摆放成“口”字形、“小火车”等各种形式,以方便教师走进学生群体中,形成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在教学实践中,应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摆脱学生被动学习的固有模式,让学生不仅能在课堂上学到新的知识,更能学会如何自我有效地运用知识。以最常用的分组教学法为例,首先教师在分组前应尽量均衡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性格特点为依据,做到每组大致实力相当。其次在讨论过程中,要明确每个学生所担负的任务,注意观察是否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讨论中来,避免出现一些学生过于活跃担任所有或绝大部分任务,而有的学生却保持旁观者的角色。在完成小组讨论后,还应和学生进行交流总结经验,查看每个学生是否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并让学生在每次讨论中体验不同的角色。这样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锻炼提升各种能力。

(四)评价机制的革新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在大班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不得不采取“考试”这一单一的评价方式,这就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分注重分数,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小班化教育为改进教学评价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例如采用“成长记录袋”的评价方式来弥补分数评价中的不足。“成长记录袋” 内容相对丰富完整,不仅能清晰明了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记录,还包含了教师的详细说明和对每个学生的观察、参评期学生各项获奖情况等等。通过这个“成长记录袋”,每个学生能随时反思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及时改正,而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也会给学生带来收获的喜悦和进取的动力。“成长记录袋”对于教师来讲也是极有帮助的,教师能从中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和差异,进而根据学生的特征和个性制定相对应的教学计划。也就是说,“成长记录袋”十分重视评价过程中的多主体性,特别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反思,这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学习的内在动机。

二、 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出现的问题

(一)教育观念滞后

从历史层面上看,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学生和家长过分注重分数,孩子学得好不好都以获取分数的多少为标准,因此学生和家长对小班化教育和主体能力的培养的参与度和认同度较低;从教育理论层面上看,我国小班化教育研究起步晚,研究成果偏少,引进、介绍的面窄,缺乏全方位、深层次的案例思考,更缺少有针对性的、深入的、具体的理论分析;从学校管理观念层面上看,由于起步较晚,缺少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在学校教学目标、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内容等方面都还有所欠缺,没能形成统一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

(二)办学宗旨失真

小班化教育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小班化教育的办学宗旨和学生主体性培养存在着内在一致性。然而我国目前小班化教育的试点学校多数是民办机制,依靠招收择校生、收取赞助费来筹集办学经费,学生多来源于上层社会家庭,许多学校以收钱、培养精英、提供优质学生生活条件为主,偏离了小班化教育的办学宗旨,没有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单一

我国的小班化教育多数是在大班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观念、教学方式、评价机制等方面都还有着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子,教学方式上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接受”基础上的单一分组模式,在评价方面只重视学习成绩和各种奖项的浅层次罗列展示,易于忽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参与动机和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开发与探索。

三、小班化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建议

(一)革新教育理念

加强宣传培训,革新教育观念。家长和学生应认真分析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式,明确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个人兴趣,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对已有研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关注新主题和新领域,深化小班化教育研究,为小班化教育的改革发展提供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观念。学校领导和教师要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摒弃不合时宜的传统管理方式,研究当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遴选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提供多样性的教育管理服务。

(二)回归学生本位

加强国家资金政策引导,回归学生本位。小班化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因此小班化教育必须是最优质教育资源的叠加,小班化教育实现的条件必须是优越的和充分的,需要增加新教师,培训现有教师,扩充校舍和教学设备等,这无疑都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有了充分经费支撑的小班化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学校才能实现自立自主,才能面向更加广泛的学生群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三)拓展教学模式

蔡元培先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的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创设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灵活采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探索性地学习,把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落实到小班化教学的每个环节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锋.课程实施中的学生主体性及其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施迎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益[J].素质教育论坛,2007,(10).

[3]郑桂华. 语文有效教学---观念·策略·设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李庆蕾.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分析与实施策略[J].现代教育论丛,2012,(1).

[5]闫守轩,朱宁波.小班化教育实践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责任编辑:雷艳]

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班化班级发展
班级“四小怪”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不称心的新班级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