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金龙
[摘要]高校院系教育质量预警机制能够弥补传统评教只侧重事后评价与监督、测评周期较长的不足。通过构建院系教育质量预警系统,能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各项因素的事前、事中及事后观察,收集来自于不同渠道的各种信息和信号,引起学校决策层对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或者已经出现的苗头性问题产生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及时制止或规避教学质量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高等学院教学质量预警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03-02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正由以往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注重提高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提高质量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在五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完成后,高校纷纷从内部管理着手,建立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提高监控能力,深化教学过程质量管理的探索和实践。通过对国内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各高校基本都是采取每年汇总一次院系的教学状态信息数据,然后对优秀院系进行奖励,希望以“先进带后进”,也有的学校“奖”、“罚”并用,奖励先进,“惩罚”落后。这两种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无论哪种方式,最后都落在“奖”和“罚”上,对于院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予重视,将导致存在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这两种方式,都属于事后处理,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某方面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也就是说,有可能要用一个年级或几个年级的学生作为“实验品”,等到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显现后才引起重视并解决。
在大学里,院系是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和基础。院系教学工作状态的好坏,教学水平的高低,是否将更多优质资源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将直接影响整个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所以分析构建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一、建立高等学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的意义
预警一词英文称之为Early-Warning,是指在灾害或灾难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险发生之前,根据以往总结的规律或观测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发生,从而最大限度地减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的行为。后来,这一概念被逐步应用到政治、经济、社会、自然等多个领域。高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是指高校的管理部门根据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相关数据和其它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院系某些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作出科学的估计和推断,并对某些异常指标发出警示,提醒院系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和消除导致教学质量降低的活动。
研究高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危机意识、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健全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 研究高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能帮助我们树立教育质量危机意识
以教育质量危机的确定为出发点,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应对措施,果断地处理教学质量危机,就可以有效地防范、控制、化解危机,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更充分的效益。
(二) 研究高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能够帮助探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思路
要借鉴现代管理科学及其它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分析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探索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新思路,以适应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 研究高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有利于促进高等院校管理现代化
高校管理现代化是保证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建立高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是高校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调整和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有利于高等院校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二、高等学校建立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的基础
(一)理论基础
建立高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的理论基础有:
1.危机预警理论
危机管理是专门的管理科学,它是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的灾难事变,尽量使损害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危机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危机管理的关键所在。教学质量预警机制的构建主要是基于危机预警理论。
2.系统论
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按照系统论原理,开放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随机涨落是改善教学质量的诱因,非线性作用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机制,教学质量维护的关键在于高校本身。
3.教育评估理论
学校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标准,采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教育工作中的活动、人员、管理和条件的状态与绩效,进行质和量的价值判断,为学校改进工作开展教育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评估工作是国家对高校教育质量进行评判的一种有效方式。
(二) 实践基础
各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可以作为建立高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的基础。我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从1985年起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测评制度,2001年以来相继成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2007年成立了教学质量评估办公室,完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大力推进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系统开展院系教学工作状态评价、教师课堂授课评价、课程建设、教学过程监控及信息发布、教师警告退出等方面的工作,基本形成了以院系、教师、课程三要素评价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框架。
学校于2010年出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学过程监控及信息发布工作实施办法》,对教学过程监控及教学状态信息的采集、分析及反馈等内容做出了具体规定。教学过程监控及信息发布工作主要通过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抽查抽测工作,及时采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如学生课堂教学网上测评、教学秩序检查、教授(副教授)授课、相关教学成果等不断更新的动态数据,通过分析整理后,及时分项在全校范围内公布。每年年底,汇总当年度产生的数据予以统一公布。
实行教学过程监控及信息发布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反映学校教学工作状态和教学管理水平,及时发现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质量保证提供翔实、多维度的信息,为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建立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提供了初步条件。
三、高等学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的研究内容和难点
高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系统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1.分析影响院系教学质量因素,确定预警指标体系。高校院系教育质量预警系统,是多方面多个指标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影响因素主要有教师、学生、管理方式、教育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2.监控指标的管理。选取监控指标时应考虑的问题:(1)指标要有科学性,选取的指标要能较好地反映学校所要观察的工作。(2)指标的连续性,也就是说,指标的信息是可以持续得到的。(3)指标体系的相对稳定性。指标应该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在系统运行中,可以根据情况变化对指标进行适当调整,但变化不能过大或过于频繁。(4)指标要根据情况的不同而与时俱进,及时适当更新。
3.高校院系教育质量预警机制的运行及运行环境。高校教育质量预警机制的运行是以信息管理机制为起点,以决策机制和专家分析机制为重点,以警报机制提供警报信号和排警机制提出排警决策为终点。高校院系教育质量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依赖一定的环境。首先要有危机意识。尽管危机多以突发事件形式出现,发生的概率很低,但突发事件是一种客观存在。与常规事件相同,偶发事件也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甚至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事故发生前,总会有一些征兆出现。只要及时捕捉到这些信号,加以分析处理,及时采取得力措施,就能够将危机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甚至避免危机的产生。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构建院系教学质量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流程、方案及方法,对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召芬.关于建立高校教育质量预警机制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董毅,程乐森,胡善菊.层次分析法在高校教学质量危机预警体系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0,(8):684-686.
[3]黄福涛.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国际趋势与中国的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114-124.
[4]刘纳.从教育技术革命视角看教育评价技术发展[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4):20-23.
[责任编辑:雷艳]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