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路径

2014-07-25 16:05宋文滇
关键词:生态安全安全教育大学生

摘要: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存在较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国家生态安全观及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实践指导,也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确立全新的培养目标,转变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大学生安全教育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大学生;生态安全;安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5-0107-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从而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建设的战略层面。生态文明建设是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下提出的,是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解决人类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生态安全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可见,维护生态安全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和要求。以此为契机,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和生态安全现实,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者应当不失时机地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大学生安全教育实践过程中适时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态安全观,对于我国当前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深远和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安全观的内涵

显然,安全观属于人们的思维和观念范畴,安全观表现为一定的安全理念、安全意识和安全思维,不同的人或群体即不同的安全主体面临着不同的安全问题,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不同,其思维习惯也不尽相同,最终导致不同的行为习惯和结果。大到国家,小到一个单位、部门,甚至是个人,都会形成一定的安全观念,通过这种安全认识的形成,在这种安全观的引导下去维护国家、单位、部门或个人的安全。总之,安全观是植根于个人或集体思维中关于如何保障安全的思想观念的集合。“一个人的安全观会受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塑造、形成或改造的。安全教育的目的或作用之一就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安全观,指导人们的安全思维、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以维护人们自身安全。

人们面临不同的安全问题会形成不同的安全观,作为安全观之一的生态安全观,是在人类赖以存在的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的形势下提出的,旨在维护和解决人们的生存环境问题,并伴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整个发展过程。人类从原始文明到工业文明,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政治文明到生态文明,代表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但是,伴随着人类这一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是自身的物质生存条件的改善,而同时却又破坏着我们的生态环境,这一矛盾发展的结果就是人类最终灭亡,而且伴随着人类灭亡这一过程是一系列的生态灾难,当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人口膨胀、耕地减少就是这一危机的真实写照。生态文明应运而生的现实危机就是生态安全观直接接种的土壤,生态文明建设很大程度上需要这种对现实最直接的关注,二者是统一的,生态安全观也可以看作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另一种解读。

人类发展中的国家、经济、政治、信息和生态等诸多安全威胁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安全系统,树立正确的生态安全观要避免陷入孤立和片面。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实现的前提和条件,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建设生态文明就要在思想、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关注生态安全,保障生态安全,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创建。所以,大学生安全教育就要从这一理论前提入手,提高大学生对生态安全的关注度,培养大学生生态安全意识,积极引导大学生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向现代的生态文明方式转变。

二、大学生生态安全观培养的意义

大学生安全教育作为安全基础性工作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但是纵观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无论从教学形式还是教学内容,仅仅关注“个体人”的安全问题,从安全常识普及或者技能的培训到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对措施,安全教育都以此作为出发点,以期从保障个体人的安全角度出发,被动地实现或达到维护整个群体安全的目标。这一出发点是传统安全模式在安全教育领域的延伸,虽然这是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必须承担的任务,但是在非传统安全问题凸显时期,安全教育工作角度和方向更应多元化和开放,不能仅仅从维护个体人的安全角度出发去解决群体的安全利益问题,或者说不能仅仅关注“个体人”的安全,还要关注“群体人”的安全,大学生安全教育普世的价值关怀应立足于大学生对现实的关注,让大学生从被动的或无序状态转变为主动地积极的应对现实安全问题。实际上,群体的和宏观的安全利益维护才是保障“个体人”安全的前提和基础。当然,传统安全教育过程中对此问题也有涉猎,而近些年提出的生态危机和生态安全问题更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生态安全是全体人类面临的共同安全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群体人”的安全观念培养不失时机地将大学生安全教育引领到宏观层面,只有维护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安全才能保证“个体人”自身安全,这是安全教育宏观维度适应非传统安全形势的需要,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新的生长点和关注点。这种对传统安全教育模式的改变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团结与合作的共赢精神,这无疑会提高大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大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改变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精神面貌。

总之,生态安全观培养是未来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三、生态安全观视角下大学生安全教育完善的路径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有的学校甚至还没有完全走入课堂,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之处。当然,生态安全观教育不仅为当前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带来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还需要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和探索。

(一)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培养目标

传统安全教育内容多涉及消防、治安、交通安全等,注重的是大学生个体安全教育,通过个体安全防范和处置,保障个体的人身财产安全,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常识,躲避灾害和防范侵害的能力,内容明显单一。而以关注人类自身生存环境为特点的生态安全教育恰恰与传统的安全教育方向相反,它注重的是集体安全,强调个体对社会乃至整个自然环境的影响,通过规范个人行为进而保障集体安全,最终是从集体安全中使个人获得安全保障。生态安全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大学生生态伦理道德,强调的是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并注重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这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显然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一个公民在处理自然灾害等生态安全问题过程中,公民的集体观念和应对危机能力不能依靠传统安全教育模式。日本民众在处理大海啸和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中表现出的整体素质给我们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不论是生态安全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教育,这种目标确立理应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选择,更应当成为我们工作中的培养目标。

(二)完善教学手段和形式

当前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主要由高校安全工作者或者学校的部分辅导员兼任,教师队伍组成人员单一,生态安全教育问题涉及环境、资源、人口和国家发展战略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很难承受如此专业性、理论性强的教育工作,生态安全教育具有生态学科的特点,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法和模式很难实现将生态安全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展开。再加上传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以课堂教学和理论教学为主,大学生实践性不强,种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生态安全教育任务很难完成。因此,应根据生态科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和多学科交叉特点,涉及的生物、化学、土壤、水文、经济、法律、政治等多门学科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学科交叉形式教学,在教学内容上要逐步进行改革,渗透进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另外,开展多样化的生态安全教育模式,例如必修课、选修课、专题讲座、辩论会、课外活动、第二课堂、主题班会、公益实践活动等,也是今后的改革方向。

(三)引导学生维护生态安全

笔者曾做过调查,当前高校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还仅仅限于课堂教学。而生态安全观视野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具有十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多种形式的教学内涵,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走入社会积极从事维护生态安全实践。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绿色校园”建设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在节假日参加生态宣传和维护活动,植树、种草,美化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校园志愿行动,清理校园垃圾和白色污染,改善环境质量,创建绿色校园,还可以组织相关专业学生开展参观、调查、环境监测、科学研究等活动,继而通过校园活动推进整个社会的生态安全意识。

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这样不仅丰富安全教育内容,还不断丰富了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在校大学生生态安全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生态安全教育的宣传工作,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使每个大学生养成节约的习惯,约束自己的生活方式,制止铺张浪费,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适当地将生态安全教育纳入学生管理当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管理水平,同时也促进校园安全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国愈,雷玲.海因里希事故致因理论与安全思想因素分析[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3,(1).

[2]李朝晖.全球化背景下高校生态安全教育探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6).

[3]魏彩霞.高校生态伦理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

[4]王文勇.当代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05,(8).

[5]崔胜辉.生态安全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5,(4).

收稿日期:2013-10-03

作者简介:宋文滇(1980—),男,山东烟台人,黑龙江大学安全保障部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高校安全保卫理论及安全保卫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大学生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研究” (11JDSZ10104)成果之一。

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安全安全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云南林下经济模式中生态安全问题探析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