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本质探析

2014-07-25 11:23王夏莲
甘肃教育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文教育生命教育本质

王夏莲

〔关键词〕 语文教学;本质;人文教育;生命教育;能力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1—0064—01

语文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些什么,语文教学究竟要让学生学会些什么,这些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热门话题。许多学者认为,语文课程是人文性的课程,所以语文教学就是一种人文教育;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承担起生命教育的重任,培养学生的生命情怀,所以语文教学就是一种生命教育;还有人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能读会写,能听会说,所以语文教学是一种能力教育。凡此种种,都反应了当前大家对语文教育的关切。

一、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语文课程应该是语言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课程。过去,我们的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教师要讲解、要分析,一篇文章往往被分析得支离破碎,从讲解到听讲解,学生没有时间看书,没有时间消化和吸收,整个教学都是教师唱主角,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是教师教学中任由摆布的“棋子”。其实,这些都严重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学科和其他科学不一样,它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以及文本内在思想情感的体验和感悟。语文教学中有人文教育因素,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但是这种人文教育和人文情怀,绝不能仅依靠语文教学来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也绝不仅是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从语文的人文性这一角度来考虑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以此来达到语文课程的最佳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方方面面的思想。它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内容而孤立存在,其中就有兼顾生命教育的传统。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剥离了技术至上的解构主宰,确立了昌明的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终极价值等已成为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样的前提下,重视对学生的生命教育,提升“人”的生存意义与质量,显得很有必要。生命教育包括人的生存能力的教育,热爱珍惜生命的教育,还有人的发展教育等。生命教育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以承认不同秉赋、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为前提,以倡导人的生命和自身、自然、社会、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构建人的生活方式,激发人的生命活力,提升人生命质量的活动。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唤醒学生生命之意识,引导学生欣赏生命之美好,领悟生命之艰辛,探求生命之意义,建构生命之信仰,实现生命之和谐,全面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

三、语文教学中的能力教育

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强弱,不仅决定其生存和生活质量,而且决定其事业上的成败。语文能力强的人,鉴赏力强,兴趣广泛,富有生活激情,时时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具有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活得轻松、愉快;语文能力强的人,识别和判断能力强,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解决问题思路开阔,富有创意,具有超人的做事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非常重要。语文学科之所以不是按学问性质划分出来的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科门类,而是以文选为教材的教学科目,就是因为它是为学生获取字词语汇,并借以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而设置的。我们说,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能读会写,能够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阅读是从看到的语言向说出的语言过渡的过程,写文章又是从内心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过程,二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写作以阅读为基础,而写作水平高了,阅读就能更为广泛与深刻。因而,教师有责任一手抓阅读能力的培养,另一手抓写作水平的提高,只有二者兼顾,才能互相促进。

我们认为语文首先是语言的学习,语言学习的特点是人文性的又是生命性的,我们要充分重视语言学习的这种特点,将语文学习从传统的那种靠传授、讲述的方法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说道底,透析语文教学的本质,实际上是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编辑:郭裕嘉

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文教育生命教育本质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