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装备制造业“羽翼”丰满时

2014-07-25 20:26鲍烨童
中关村 2014年7期
关键词:羽翼装备大赛

鲍烨童

6月8日,由国务院国资委主办、北京嘉克新兴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第三届)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闭幕式暨颁奖仪式隆重举行。大赛为期3天,评选出5个手工焊项目和1个机器人焊项目。

这虽看似是一个小型的焊接比赛,但其承载的含义却沉重之极。

“比赛是一个龙头,集合了技能、交流、认证标准、企业发展等需求于一身,寄托得比较多。”

北京嘉克董事长刘振英强调,焊接行业是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行业。在装备制造领域,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工艺都会如影随形,相生相伴,焊接工艺也是与各种新技术相互促进、向前发展的。

北京嘉克是中关村海淀园高科技企业,在金属材料增材制造领域有很高的建树。此次焊接技能大赛内容包括焊接机器人操作、表演赛等。目前来看,工业机器人在我国缺口极大的同时,这一领域技术人才的补充也是亟待解决的事情。

从更广泛的层面来看,焊接技术和焊接机器人产业水平的高低都与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提升有紧密的联系。例如,高铁、汽车、制造制造等,都需要高水平的焊接技术和人才作为其支撑。

机器人产业的人才需求提升

据媒体报道,曾经以人力资源支持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正在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买家。据英国《金融时报》1日引用位于德国的世界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称,2013年中国购买了36560台工业机器人,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购买国。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中国当年购买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五分之一。2013年,日本购买工业机器人26015台,排在第三位的美国的购买量为23679台。

在这种形势下,瑞士ABB、日本Fanuc、德国Kuka等全球机器人公司都已将大量资源投入中国市场,以追赶中国的快速自动化潮流。2011年,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宣称要用三年多时间建立一个“百万机器人军队”,以替代工人的重复性手动操作。国内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应用工业机器人,奇瑞汽车芜湖生产线上就使用了焊接机器人。

然而现实是,由于国内工业机器人生产起步较晚,这一块市场长期被国外技术及品牌垄断。据估计,6大日本公司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一半,而中国本土4大机器人设备制造商加起来仅占5%。目前,国内市场95%以上被国外产品占领,主要来自欧洲及日本。

我国机器人企业大多走的是传统的模仿跟踪发展路线,依靠价格优势参与竞争,赚取微薄的利润。

“要想改变行业现状,首先要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国内是短板,发达国家同样缺少这类人才。国内外都将技术人才的培养列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刘振英强调。

“中国是应用焊接机器人的大国,最近连续三年焊接机器人采购量超过一万台”,北京嘉克董事长刘振英在接受《中关村》记者采访时说。“这也爆出了另一个问题,中国焊接机器人操作员缺口很大,这要求技工既要懂焊接技术,又要懂编程原理。”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袁振国撰文指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强国的车之两轮,羽之两翼。一辆车的轮子一只大,一只小,这辆车就行而不快,鸟的一只翅膀硬,一只翅膀软,这只鸟就飞而不高。”

实现产业升级调整,既要不断寻求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也要有强大的、训练有素的高技能队伍。而从中国现状来看,职业教育还存在明显差距。首先,中国职业教育的扩张速度与工业化进程不相匹配。其次是职业教育内部结构亟须调整。职业教育质量与普通教育存在较大差距,并且不同类型职业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体现在生师比、生源质量、教师素质和教学效果的显著差别。第三是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支出低于普通教育。第四是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导致我国产业技能型劳动力不足,制造业的附加值较低以及高端服务业发展乏力。

尤其重要的是,职业教育要与企业紧密结合,构建完备的共同培养学生的保障制度和动力机制。

装备制造产业升级的配套问题

记者从随后举行的“职业教育与焊接及表面工程国际研讨会”上得知,以焊接为重要环节的装备制造业,在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有许多新问题需要发现和解决。

作为2014北京“嘉克杯”国际焊接技能大赛的一个有效补充,与大赛同期举办的“职业教育与焊接及表面工程国际研讨会”在增材制造技术、表面工程技术、焊接职业技能教育、焊工培养培训与认证方面站在了国际的最前沿。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潘际銮教授指出,核电工程制造的关键技术几乎都与焊接相关。汽轮机转子锻件,特别是大型核电汽轮机转子锻件,锻造生产工艺复杂,技术条件要求高,对生产设备也有很高的要求,世界上只有几家大公司能够生产。而所有这些焊接装备我国均没有制造能力,全部依赖进口,同时还要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

“焊接技术已经或者正在出现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这必将引发由传统焊接向现代焊接的战略转型和核心技术的实质提升。”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监事会主席宋天虎强调,国家提出的16 个重大技术装备领域中,如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大型乙烯和煤化工成套设备、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及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高速列车、飞机及航空发动机等领域都与焊接密切相关。这些重大工程的需求正推动传统的焊接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以及“高精度控形”、“低损伤控性”的先进制造模式的转变。

在装备制造行业,一名优秀的焊接技工往往在企业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铁技术刚刚引进中国的时期,国内高铁制造企业不惜花几百万美元的重金送企业内焊接人才去国外培训,学成后回到企业以师傅教徒弟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高铁技能人才。

围绕焊接人才教育,各国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本次研讨会上交换了经验和看法,介绍了国际先进的焊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认证体系,为各国焊接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亚洲焊接联合会秘书长ANG Chee Pheng 介绍了由亚洲焊接联合会开发的《通用焊工认证计划和人力资源优化系统》。

北京嘉克董事长刘振英谈到,承办此次焊接大赛的目的之一,是要将国际焊工认证引入到中国,一方面可以提升焊工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国内制造企业走出去。

可以说,这次研讨会上嘉宾各抒己见,也为我国的焊工培训和认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开阔的思路和更有力的借鉴。

猜你喜欢
羽翼装备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好装备这样造
港警新装备
羽翼
防晒装备折起来
“梦幻羽翼”选美大赛
粉蝴蝶的羽翼照亮我青春
德霖,祖母绿都腾飞的羽翼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