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五律《鲁山山行》的一点思考

2014-07-25 21:04魏小东
成才之路 2014年19期
关键词:梅尧臣山行幽径

魏小东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部分,所选的这首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五言律诗《鲁山山行》,不同于常见的写景诗。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这首诗的图景并不“引人”。诗人笔下的山多而高低变化多端,这并不同于常见古诗词中描写的秀丽、明净、碧透之类的山具有显而易见的美,也不同于奇峰陡起、峭壁横出、绝壁倒挂之类的山具有奇险之美。诗人只说“高复低”,尽管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但依然让人觉得平淡无奇且色调单纯。尽管有因“横看成岭侧成峰”而随处可见的“好峰”,但配上一条令人“行迷”的“幽径”,便不再令人产生欲“置身此山中”的向往了,反而会扫去读者的些许愉悦,甚而给人留下一种“凉意”。要是顺着诗人的“画笔”仔细看,因为美景即将出现的欣然之感,顿时销声匿迹。霜落树木、熊攀高木,空林死寂、鹿饮溪水,无不给人冷清凄凉之感。无论这与作者的情感有多大的紧密联系,都不会给人带来美不胜收、乐此不疲的审美余韵。再听听那一声来自云外的鸡鸣,倘若不是幻觉的话,又怎能相信鸡鸣之声会是来自天外仙境呢?最令人信服的唯一解释恐怕是作者描画的这个世界和人间现实绝少联系,甚至可以断言“遥远得没有联系”。整个画面几乎全部笼罩在“灰”色调之中,很少有人能欣赏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或者“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

其次,这首诗的构境并不“动人”。虽是秋天,读者却只是因为读到了“霜”才清晰了判断。没有“孟、仲、季”的确切标示,似乎是在有意模糊,没有常见的与“秋”相伴的其他诸如风、雨、云、雁、红叶、飞蓬、征夫、凉意等复合元素的混入,这就给审美者以单调乏味之感。虽是在林中,却没有盖地或飘落着的红叶,没有子规啼叫,秋蝉鸣叫,雨打梧桐,更没有暗示是动景还是静景。唯有一条“幽径”有可能唤起人们的一丝审美幻想,却以“独行迷”打破了它与读者之间的好感。幽径本是一种求之不得的美妙情境,诗人却吝啬地用迷路的后怕将其破坏殆尽,将要被唤起的一丝美丽霎时被捉弄得荡然无存了。这首诗里面,虽说出现了动物,但是“别出心裁”到了足以拉大与读者的距离,进而产生更大的陌生与隔阂的地步。“熊”无论怎么活动,都没有三声鸣叫足以使人落泪的“猿”那么具有审美上的亲切感,这一动物帮助作者寄托情思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而且,人们总能将“笨拙”和它联系在一起。我们很难想象,诗人在目睹笨熊攀爬高树后,内心深处是在受到怎样的审美启发和感染下将其纳诸笔下的。“鹿”和“熊”相比,自然是轻灵多了,但在空林边伸首饮用溪水的鹿却给人一種生命萧条和惨淡甚至苟延残喘、穷途末路的景象,远不如在春天里蹦跳自如、生机勃勃、交颈游乐的鹿群之动人。再看原本熟悉的鸡鸣声,却在作者的安排下从遥不可及的“云外”传出,缥缈得不够动人,绝不似飘自仙界的那般触动人心,更没有“鸡声茅店月”般的亲切熟悉。

作为一首写景诗,我们不能苛责诗人千篇一律地写成什么样。但这首诗,无论从“图画”还是“构境”都没有习见的“美”,解析起来也用不上轻车熟路般的思路,给人的阅读感受不是浓厚的美不胜收,也不是平淡自然的纯净明丽,却伴着阴森的凉意,让人不时生出惊恐之感。连这样的感受也得靠我们殚精竭虑地“扣”,却又不是意在言外、音在弦外的含蓄蕴藉,或是有意模糊,而更像是一种简单的粗糙或审美不清晰。这样一首诗被选进八年级语文课本,初步思考着实令人费解,而且这也与在北宋诗坛颇有诗歌成就的梅尧臣给读者的阅读期待不太一致。解释应该在哪儿呢?

其实,梅尧臣是专力作诗的文人,又岂能不懂诗歌的图画与构境之美呢?这首诗之所以被写成这样,是因为作者力求“平淡”的艺术风格的结果。梅氏主张“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在坚持这样的艺术宗旨进行创作时,诗歌的现实阅读效果便成了次要,写出来的诗也多少会有“矫枉过正”之嫌。这一首诗正是作者艺术匠心独运的实践,也恰恰见证了一位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更兼这是一首镶嵌在“写景”框架中的诗,自然容易让读者产生饱满的审美期待,但出乎意料的审美结果却与这首诗的艺术成就无关,即使“大失所望”,作者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在教学工作中,与其挖空心思地寻找写景诗共有的美感所在,倒不如轻描淡写、粗枝大叶地予以指导。能背诵且理解梅尧臣的这首诗,或许更符合《鲁山山行》的实际。

(甘肃省通渭县第三铺乡花兰寺学校)

猜你喜欢
梅尧臣山行幽径
范仲淹 梅尧臣 因心而友,唯才是举
网师园的岛屿、深山与幽径
前行
《山行》
登翠微峰
山行记及其他
山行
山行
昔日,今天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