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勇锋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着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学生社团的建设既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战略。本文就中职社团建设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中职社团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87-01
步入21世纪,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职校学生社团逐渐成为职校德育十分有效的载体之一,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既是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战略。学生社团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学校的直接管理部门了解学生社团建设的基本情况,总结社团建设的有益经验,促进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对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进行正确的定位与思考。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为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全方面的支持与引导。加强中职学生社团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优化育人模式的内在要求,是创新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观念,需要有效载体。学生社团的群体凝聚功能、思想教育功能,以及开展的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活动,能把学生共同的兴趣和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丰富中小学生课外活动内容,保证学生课外活动时间,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课外文体活动体系。
二、要符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做到三个结合
我校学生社团建设目标:让每一位学生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而言,对推进学生社团建设与定位,还必须做到三个结合。
1.与专业相结合
学生社团建设要与学校专业相结合,为专业型社团的建设创造条件,为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服务。
我校电子专业是省级示范专业,依托该专业,我校2000年3月成立了电子社,成立之初,以发展无线电爱好者为对象,做各种电子小制作,后为扩大影响,以电子社成员为主,成立了小家电志愿者维修服务队,该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节假日,经常的进社区,下农村,为社区居民义务进行小家电维修服务,不仅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还为电子社成员增加了动手机会,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强了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2.与学校的课程特点相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的课程以专业骨干课程为主,同时兼顾其他课程,学生社团建设与定位要紧贴中职课程特点、课程设置。如我校的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该专业目前已成为热门专业,汽车应用与维修初中级技能型人才较为紧缺。我校于2009年成立了汽车发烧友协会,通过社团内部的交流活动、走访4S店、定期请专家来校讲课等活动,来提升社团成员对该专业课程的认识,更好的为课程服务。
3.与学校的二课堂相结合
中等职业学校要整合教育资源,发展学生社团,创造良好条件,保证社团活动的场地、时间,使学生社团不仅形式上存在,更重要的是要实实在在的开展活动。我校自2008年开始,把学生社团的建设、学生社团的活动与二课堂进行有机的结合,解决了社团建设中遇到的活动场地、活动时间、指导教师等问题,更好的引导学生社团健康的发展。
三、完善管理机制,努力加强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的规范性
1.完善领导机制
要将学生社团活动纳入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整体工作之中,建立学生社团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生社团的开发建设、活动策划和组织管理等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分管校长任副组长,并由分管学生工作的相关部门具体管理,其他部门共同关心支持。
2.加强组织构建
要立足校内外实际,按照学生社团创建标准,筹划建立数量规模适当,专业部社团、学校中心社团、草根型社团、精品社团相互衔接的社团组织体系,确保每一位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至少参加一个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展示个性特长的平台,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3.修订制度章程
要加强学生社团的自主化管理,制订校本化的《学生社团管理办法》,在社团成立、审批、活动开展、权利义务、工作考核、评优奖先、监督管理、队伍建设等重点环节明确管理内容、目标和办法。要督促学生社团制定、执行《社团章程》和内部工作制度,对学生社团及其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实现社团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学生社团健康、持续、稳定运作。
四、开展多彩活动,务求实现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的实效性
活动是社团的生命。要支持和引导学生社团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各自《社团章程》,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特长,因势利导,独立自主地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
要使中职学生在社团自治自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拓宽视野,加强交往,增强体验,提高综合素质。各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举办优秀社团评比展示、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演等,进一步活跃社团活动,扩大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为学生社团的发展创造条件、搭建舞台、营造氛围、注入活力。
五、提供政策支持,自觉保持中职学生社团建设的长效性
1.落实保障机制
要通过政策扶持、强化宣传、评先树优等举措,为学生社团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发展空间。要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评优表彰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统筹安排社团活动时间及活动场地、设施设备。
2.完善评价机制
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是实现学生主动参与社团活动、达成社团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要把学生社团活动作为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育人功能、组织过程和活动效果为主要指标,以年度考核为主要方式,积极探索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情况的考评机制,科学评定学生社团的活动和建设情况。
3.优化激励机制
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使中职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正常化,活动形式多样化,活动组织规范化。要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参加省内外各类相关竞赛活动,以赛促建。要定期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社团、成效显著的社团活动、工作出色的社团负责人、积极参与社团活动的学生个体、成绩突出的社团指导教师和工作人员给予适当的表彰和奖励。
4.建立创新机制
要顺应时代要求,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特点,研究学生社团发展的规律,掌握学生社团工作的动态信息,开展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格调高雅的社团活动,使社团成为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需求的阵地,成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要整合地方资源,积极创新,培育特色,提升层次,努力打造一批立意新、品味高、策划好的社团活动和精品社团。
参考文献:
[1]肖迪明.浅析高校学生社团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2]牛俊红.浅谈高校社团建设[J].华北工学院学报,2003,(4)
[3]陈华英.对中等职业教育现况的分析与思考.职业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