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 注重实践 激励创新

2014-07-25 20:53梁志兴
关键词:节奏创设情境

梁志兴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音乐教师,就要设置好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策略的改进,使学生在课堂这个有限的音乐天地里,充分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一种与“新课程理念”最为合适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创设情境注重实践激励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83-02

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对于开拓型人才的培养,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已得到全方位的实施。通过音乐教育,把每位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审美能力与表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精神上得到美的滋润。因此,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设置好音乐学科的教学目标,重视教学策略的改进,使学生在课堂这个有限的音乐天地里,充分发展他们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构建一种与“新课程理念”最为合适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创设音乐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为了激发学生的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设多种情境,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自愿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从而去感受音乐的真谛,体会音乐的魅力。在教师创设的合乎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激发情感。

1.音画结合联想法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来自多方面的,而对形象具体、形式新异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兴趣。如果在音乐教学中结合画面(与音乐主题有关的图片或图像),让视觉系统分担一部分信息接受任务,使学生能够从形象直观的画面中得到更多的审美愉悦,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塑造的音乐形象的理解。在教学中,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如欣赏乐曲《苖岭的早晨》时先在多媒体上展示几幅“苗寨风光” 的图片,和学生一起领略苗族风土人情,启发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乐器、速度、节奏来表现这些图片,教师根据瑶族的音乐特点、传统乐器及节奏特点引导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让学生听一遍《苖岭的早晨》的音乐,重点感受作品的情绪,领略图片中的“苗族风光”与音乐所表现的“苗族风光”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学生在图画与音乐的启发和感染下,通过想象,对乐曲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愉快地学习。

2.叙述故事情境法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教材中,不少作品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和强烈的思想感情,它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给学生讲一段动人的故事,引导叙述情感上的共鸣,做到未有曲调先有情。如教《一个真实的故事》时,先讲述歌曲中一个被誉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徐秀娟的真实故事,徐秀娟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小时候常帮着父母喂小鹤,潜移默化中也爱上了丹顶鹤。1987年9月16日为寻走失的天鹅溺水牺牲,被追为烈士,誉为“中国第一位驯鹤姑娘”。《一个真实的故事》就是以她的事迹谱写的歌曲。在教师讲述故事的渲染下,从情感上打动学生,引起他们对《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喜爱,使他们产生努力学好这首歌的强烈愿望,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韵律活动愉快法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根据这一教学规律,教师可利用教材创设韵律活动,让学生在韵律活动中领略音乐知识的乐趣和奥秘。在课堂教学中通过韵律活动,可以制造出快乐的学习气氛,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如学习《瑶族舞曲》后,让学生欣赏一段瑶族耍歌堂的视频片段,并学习简单的瑶族舞步,让学生进入瑶族歌堂情境,边听边律动,这样学生就能在愉快地气氛中把握瑶族音乐的风格特点。

二、注重音乐的表现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美国教育家苏拉·丹代克说过一句话:“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课堂上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是很重要的,因此,必须十分重视音乐的表现性和实践性。即通过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亲身实践,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对音乐的节奏美、意境美、韵律美获得深刻的感受和体验。这样既能促进学生求知欲望得以持续,又能使教学内容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例如,教学《青春舞曲》,教师根据《青春舞曲》这首歌曲的节奏韵律、内容意境,教师边唱边跳地进行表演。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模仿中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演、自我体验、自我感受和自我提高。这种载歌载舞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直接、更容易地受到艺术的感染和激励,使他们积极参与,把自身的感情尽情的抒发出来。这是音乐教学注重其表现性、实践性的第一阶段的做法“教师带”。第二阶段是“放手学”,就是学生的自我激发。这一阶段是通过学生的自我感受和体会,自然地流露出音乐情感。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我们每节课上都会遇到它。运用打击乐器辅助教学,进行多层次节奏的击拍练习,能给学生带来无穷的乐趣。如《梭罗河》,这是一首比较活泼、欢快的歌曲,强弱变化大。教学时,教师放手让学生用一些打击乐器为歌曲编配简单节奏,并要求学生在敲打节奏过程中能表现出力度和速度的对比。学生在边敲边唱的表演中情绪越来越热烈、欢快,很好地表现了歌曲的情感。这种注重音乐的表现性、实践性的课堂,教学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之中,受到音乐的美的熏陶,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追求美、创造美的精神品格。

三、激发创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新课标下的音乐教育,要更加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艺术教育,不是单纯的技术教育,不只是教会学生弹琴、唱歌,更主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常可听到学生随意哼唱自编的歌曲,这是他们艺术意识和情感的一种流露。可见,学生不仅有创作的欲望,而且有初步的创作能力。作为音乐教师,应该因势利导进行培养,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简单的音乐创作开始,让学生从填补一两小节简单的节奏或进行声音模仿等方面入手,使学生享受到成功之后的喜悦和自豪。教师给出一段乐曲中前面几个小节的旋律,让学生把后面的旋律补充完整,或按指定节奏谱写旋律、创作简单的儿歌等等。这样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轻松愉快地发掘自己创作的潜能。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必须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放手让他们根据问题的要求展开自己的想象,大胆进行音乐创作,教师只需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如学生填写节奏练习时,教师给出“火车奔驰”和“军队行进”的创作要求,要求学生写出四个小节的节奏。教师如直接写出一两个小节的节奏让学生模仿,则会造成学生想象的局限性。如果提示学生联想火车在奔驰时的车轮与铁轨的碰击声和军队在演练时的英姿飒爽的那种感觉,就会更有效地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从而创作出合乎要求的节奏。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无疑是一种有效途径。

音乐艺术教学是不同于普通学科的教学,它不是一种纯粹的传授知识技能的活动,在音乐艺术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突出本学科的艺术特点,注重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艺术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音乐的表演实践,激发艺术情感,培养艺术创造能力,使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教育方法与艺术全书》

[3]《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

猜你喜欢
节奏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花有自己的节奏
不同情境中的水
吃饭有个最佳节奏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YOUNG·节奏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