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堂如何让“告诉”走开

2014-07-25 20:53:22胡富强
关键词:丑小鸭黄河语文课堂

胡富强

【摘要】《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关键词】感知品读研讨自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124-01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充分享有自主学习的权利。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师重引导,少讲解;重指点,少分析;让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得到提升,从而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主发现、自行构建文体的意义,教师必须让“告诉”走开。

一、朗读、感知中获得。

《华南虎》教学片段剖析(人教版七年级下第28课)

师:同学们,朗读这首诗应该注意什么?

生:语音、节奏、感情。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下诗人笔下的这只华南虎具有什么样的个性,试从文中找有关诗句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归纳:华南虎维护尊严、向往自由、蔑视世俗、威武不屈、勇于抗争、高傲不羁。

学生从文中找出的诗句:

(1)背对胆怯绝望的观众,安详地卧在一个角落(高傲不羁)。

(2)梦见了苍苍莽莽的山林(向往自由、追求独立)。

(3)灰灰的水泥墙壁上有一道一道的血淋的沟壑(不屈于压迫,勇于抗争)。

遇到此种情况,教师常是反问学生,或是告诉学生答案,这样的“告诉”代替了学生本应有的思考和探究。我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告诉学生答案,把决定权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文本进行了探究性阅读,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同学间相互讨论探究,合作学习,学生从无疑到有疑,从有疑到解疑。随着思考的加深,感受的加深,对文体的体验也在不断地加深,并自然而然地感受到华南虎的个性特征。继而学生也能感受到“能够给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正如“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就是教师让“告诉”走开所得的结果。

三、感悟中升华。

《丑小鸭》教学片段剖析(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师:请同学们找到丑小鸭遭遇的部分读一读,划出你认为最能反映丑小鸭可怜的句子,并找到重点词语品读它,理解它。

生:“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他。”这里“除了……都……”意思是说只有鸭妈妈疼爱丑小鸭,大家都欺负他。

生:“哥哥、姐姐咬他……连养鸭的小姑娘也讨厌他。”养鸭的小姑娘本应照顾好每一只鸭子,可是她也讨厌丑小鸭,这使丑小鸭感到很难过,今后的日子怎么办呀?

生:“丑小鸭感到非常孤单……”,孤单是说丑小鸭因为长得丑,谁也不理他,他只好一个人呆着,很可怜。

生:“他白天只好躲起来,到了晚上才敢出来找吃的。”因为大家都欺负丑小鸭,他没办法,只能这样做,生活得一点也不好。

生:“丑小鸭来到湖边的芦苇里,悄悄地过日子。”“悄悄”说明他不敢随便出来,怕被人欺负,非常孤单。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丑小鸭为什么躲到芦苇里去?

生:芦苇能把丑小鸭遮起来,那样不会被人发现。

师:对,不会被人发现,它躲起来了啊,悄悄地过日子,后来啊,冬天到了,丑小鸭又怎么样了呢?

生:冬天到了,丑小鸭被冻僵了。

师:被冻僵了。幸亏农夫救他,如果农夫不救他,他就怎么样了呀?

生:会被冻死的。

师:唉!真是多么可怜的丑小鸭啊!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课文吧。

在学生的朗读中,明显地表明,学生在动情之中,情感移入了课文描写的对象上,犹如身临其境,使情感弥散而趋于稳定。一篇课文,这样培养孩子的情感,这在整个内心世界中仅是一次积淀。如此反复、迭加,孩子高尚的审美情趣、道德情感是不难培养起来的,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同步得到了培养。

三、品读中理解。

《黄河颂》中教学片段剖析。(人教版七年级下第6课)

师:《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同学们品读颂的部分。

生:“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生:“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

生:“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师:同学们读了课文,看一下作者歌颂黄河想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生讨论归纳: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广大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在这教学片段中,学生亲历读书过程,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感悟着语言的形象美、意境美、韵律美。没有一丁点儿的朗读技巧指导,学生却能把“啊!黄河!”读出不同的感受;没有一个个连环式的问答,学生却在优美的情境和无限的遐思中丰富着内心体验与情感世界,吸收、积累着生动的语言。这就是语言无尽的魅力!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教学中对“啊”一词的赏析,学生借助于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有所感悟。片段教学中教师没有丝毫“告诉”,学生的收获却比“告诉”更深刻,在研读的过程中,感悟了民族语文蕴涵的丰富内涵和耐人寻味的灵动与传神,享受了审美乐趣,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也在慢慢生成。

我们的教学,它不仅仅是一种告诉,它还是一种感知,一种体验,一种对沉睡潜能的唤醒,一种对封锁记忆的激活,一种对幽闭心智的开启,一种对囚禁情愫的放飞……教师在其中可能起向导作用,但决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应该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让我们的“告诉”走开,就是把学生的“倾诉”留下,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让“告诉”走开,留下学生独立地阅读、主动地思考、积极地探究,学生也就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平等对话,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引导学生敢于参与、乐于参与、善于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学好语文,培养健全的人格。我们的语文教学能不能走出困惑和无奈,决定我们教师是不是能让“告诉”走开。

参考文献:

[1]李坤梅.浅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 新课程(上). 2011(04)

[2]张中合.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07)

[3]常景.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阅读教学[J].新课程(上). 2011(03)

[4]赵红星.刍议初中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策略[J].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2010(08)

猜你喜欢
丑小鸭黄河语文课堂
多彩黄河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46
黄河宁,天下平
金桥(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42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09:54
『黄河』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2
黄河知道我爱谁
当代音乐(2019年2期)2019-06-11 21:17:05
丑小鸭的蜕变
快乐语文(2018年25期)2018-10-24 05:39:08
《丑小鸭》后传
《丑小鸭》续编
小主人报(2016年1期)2016-12-01 06:23:08
灰灰鼠要娶丑小鸭
读写算(中)(2016年9期)2016-02-27 08:47:32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