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烛虚
摘 要:以小学基本教学原则为理论指南,提供相应具体可操作的学习辅导方案。
关键词:教学原则;练习指导;学习辅导
小学低段开启人生第一步,教师很重视学生在这一阶段多元智能的开发,特别在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方面的开发尤其重视。这种现象的产生有来自学业考评的外在原因,还有来自教师自身的主观原因,在这里不做过多分析。由于过分关注学生在这些智能上的开发,出现了越俎代庖、揠苗助长、以偏概全等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形成“有心栽花花不开”的辅导困境。这些辅导困境的形成,一般是由于教师对小学教学原则的认识不全、理解不深、运用不当造成的。针对低段学生练习指导中出现的几个典型困境,本文以小学基本教学原则为理论指南,提供相应具体可操作的学习辅导方案以供大家斟酌参考。
一、启发性原则——授之以渔的辅导
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效率,经常在学生练习时亲力亲为,许多需要学生思考摸索的部分,教师却快速准确地给出答案,造成学生只会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的学习状况。这种状况形成就是典型的“授之以鱼”导致的,学习不是单纯地追求正确答案,而是运用学习方法掌握知识概念。怎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呢?这需要在辅导中使用启发性原则。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这一原则指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运用这一原则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学习的主人。另一关键在于教师要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辅导中要多提开放性、有一定难度的问题给予思考探索发展的空间,少用闭合性简单的问题和重复机械记忆的训练。在练习指导中怎样体现启发性原则,下面案例将提供具体操作过程。
我会连。
淘气的 楼房
高大的 阳光
温暖的 小猫
首先请学生读左边的一组形容词,接着让学生解释或模仿“淘气、高大、温暖”都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形容词,让学生尽量总结出用来形容人或者事物是什么样子的词就是形容词,再接着把这些形容词和形容的对象进行连线,最后请学生自己设计一两道形容词连线题。第一步采用读的方式是为了集中注意力,使学生眼到、口到、心到。第二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词语有这几个作用:(1)创设符合低段学生喜欢的学习情境;(2)激发学习兴趣;(3)促进自主思考。第三步鼓励学生探索归纳这些词语的共同点,在教师的引导下推进学生对形容词的理解由个别具体到整体概括。第四步是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操作,以此检验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第五步设计类似练习再次激发学习的自主性,进一步固化对形容词概念的理解与运用。
运用启发性原则进行练习指导是一个先慢后快的过程。其一是因为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到运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其二是学生在理解过程会呈现各种不同的状态,如,理解有偏差、理解有局限等,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调试,使其归正或拓展。其三在运用中会出现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现象,这就需要回溯对新知的理解,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查缺补漏再次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耐心启发慢慢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是他们在摸索中掌握和运用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才能被真正掌握和熟练操作。
二、直观性原则——诉诸形象操作具体
六至七岁学生的精细化动作有所发展,但是动作的精确度不高,并且在进行这些精细化动作时学生的注意力持久性不够,这也是导致动作失准的原因。在思维发展方面,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前运算阶段,对具体、生动、色彩鲜艳的事物有兴趣,对个体细节观察细致,而对个体成因、发展、所处环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缺乏全盘考虑。如果在知识传授中,教师一次性将学习某一知识点的所有环节抛出,常会出现学生不知所云、不明就里的现象。或者教师只讲运用操作的流程而不具体落实怎样操作,也会出现操作失误频率高的现象。怎样让学生清晰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呢?直观性教学原则会达成这一目标。直观性教学原则是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直观的手段有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语言直观。针对小学低段学生直观手段的运用不仅要综合多样,还要符合本阶段的年龄特征。具体操作案例陈述如下。
查字典。
字母、音节、页码、组词
我
首先讲解查字典的先后次序,在每一步骤名称前标上相应序号,并让学生依次读出并能记下复述。接下来讲解每一步骤的具体内容,如,运用语言直观和实物直观使学生明白字母指的是“wo”这个音节中的第一个字母“w”。然后在每一步骤的内容理解准确的基础上,开始进行操作过程的示范。如,怎样通过音节找对应页码,先用食指指认音节“wo”,接着教师示范“直线平移”这个动作找到对应页码。这个动作一定要语言和动作结合起来示范,因为六七岁学生指尖动作不灵活不精准,只用语言表述“直线平移”学生又不理解。教师把每一步骤操作演示后,学生开始进行查字典练习。整个查字典的过程分三步:呈现步骤流程、解构每个环节、示范细节操作,这三步的实现需要多种直观手段的层次落实。
在小学低段运用直观性教学原则,不仅要考虑学生精细动作发展的状况,还要关注注意力的持久性。六七岁学生注意力的专注时间为30分钟左右,而且这段时间中学生的注意力很有可能被更有趣的事物转移,因此教师要注重多种直观手段的综合运用。语言不仅要清晰简明,而且还要充满童趣、激励性高。六七岁学生容易被色彩鲜艳、音调活泼、画面动感的事物所吸引,所以在练习指导中要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吸引或延长注意力,帮助学生喜欢理解所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明确维持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尽可能地使直观手段作用于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来。
小学低段教学原则言简意赅,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它并不难,但是要在实际中操作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1)教师有比较丰富的理论知识贮备;(2)教师能够从教学中发现问题;(3)教师能够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4)教师能够“对症下药”,也就是找准合适的教学原则,解决学习指导的困境。因此教师要在学习指导过程中不仅要多多学习借鉴,而且还要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过程中学会顺推和逆推。只有这样,才能积累多样类别的解决方案,更加深入地领悟教学原则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齐建芳.儿童发展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07.
[2]李秉德.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9.
[3]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01.
编辑 郭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