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荣伟
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高能化学激光的奠基人、分子反应动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存浩院士,在60多年的科研生涯里三次转行。他始终坚信,因为国家有需要,搞科研等不得,也等不起。他就像是一位一直在和时间赛跑的人,从未停止过挑战的步伐。
张存浩1928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无棣,1948年赴美留学。1950年,22岁的张存浩放弃在美国攻读博士的机会,毅然回到当时条件十分艰苦的祖国。
1951年春天,张存浩谢绝包括北京大学在内的4所京区高校和研究所的邀请,辞别家人,来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正式开始了他报效祖国的科研人生。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石油资源十分短缺,被外国称为贫油国。当时水煤气合成石油是世界性热门课题,面对新中国石油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他急迫地要为新生共和国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学。于是,寻找新的催化剂、新工艺,尽快使国家甩掉“贫油”的帽子,一度成为张存浩和同事们的奋斗目标。
在我国催化学奠基人张大煜的指导下,张存浩开始与楼南泉等人全力投入水煤气合成液体燃料的研究。他和同事们在很短时间内就研制出高效氮化熔铁催化剂,研究成果在产率、产品分布及催化剂寿命等方面都在国际上领先,每立方米煤气得到产品200克,而当时美国只能达到150克。该成果1956年获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随后,他开始面临人生中第一次转行——研发火箭推进剂。50年代末,紧张的国际形势迫使中国必须独立自主并迅速地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张存浩很快转入火箭推进剂研制这一对他来说几乎是全新的领域。60年代,他和楼南泉负责领导火箭推进剂和发动机燃烧方面的研究,参与提出燃速理论及侵蚀燃烧理论,并开展激波管高速反应动力学等研究。火箭需要高能燃料,为火箭研制新燃料是一个全新课题,一系列复杂问题必须求得准确回答。张存浩和同事们在硼烷高能燃料、固体推进剂、固液推进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在这项重要前沿课题中,他同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当时,这些研究在国外是绝密的,文献资料很少,而且实验的毒性和爆炸危险性很大。满头银发的张存浩回忆说:“当时这方面资料少,我们几乎是从零做起,非常艰难。”他们的工作受到了周恩来、陈毅的高度期许:“这是对我们外交工作的支撑。”其间,张存浩与合作者首次提出固体推进剂的多层火焰燃料理论,并建立了理论模型。
1973年,为了国家战略需要,张存浩再一次转行——研发化学激光器,参与发展燃烧驱动连续波氟化氢、氟化氘化学激光器的研究。
回首当年,张存浩说:“搞激光比搞火箭推进剂还难,主要是一无所有。资料、仪器、设备样样都缺,光谱仪、示波器什么都没有。”这是一个全新的前沿高技术,以当时的中国科技水平和科研条件来搞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很大,而这项工作又需要集成多个学科的知识。对张存浩来说,这的确意味着又一次“转行”。尽管如此,他领导的中国第一台超音速扩散型氟化氢(氘)激光器的研制工作,取得的成果相当于当时美国达到的水平,为发展中国国防高科技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80年代以来张存浩与合作者从事双共振多光子电离光谱、激发态分子光谱及化学、量子态分辨的分子传能及新型化学激光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实现了第三次转行,在激光化学和新型化学激光器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开拓性工作。1983年他与合作者开展脉冲氧碘化学激光器的研究,首次发展出光引发(放)电引发脉冲氟碘化学激光器。1992年,研制出中国第一台连续波氧碘化学激光器,整体性能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60多年的科研经历,张存浩将它分为5个阶段:从上世纪80年代前,每10年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他有着不同的研究方向,然而,这其中有个共同目标,就是满足国家需求。“回国后,做了这么多任务性科研,有没有关注过自己的科学兴趣?”面对记者的提问,张存浩坚定而从容:“从青年时代起,为自己树立的最大科研理想,就是报国。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研究方向。”
张存浩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理事长。2014年1月10日,这位耄耋之年的老科学家赢得了他一生最重要的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每年不超过两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作为我国著名科学家,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技事业。